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孝文化选文及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曲娜
[导读] 百善孝为先,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孝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是一个汉民族繁荣进步的基石。
        曲娜
        安徽省合肥师范学院锦绣校区   安徽省合肥市  256100
        摘要:百善孝为先,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孝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是一个汉民族繁荣进步的基石。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这个大背景下孝文化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统编版语文教材刚投入使用,对于“孝”文化的研究的还比较少,本文旨在梳理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孝文化选文并对其教学解读,并参考大量文献,归纳总结教学策略,以期望给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统编版语文教材 孝文化选文 教学存在问题 教学策略
一.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孝文化选文分析

        翻阅统编版七至九年级教材,发现关于亲情和家庭的作品很多,其中或多或少都蕴含着孝文化精神,其中较为典型的选文有12篇。其中七年级8篇,八年级2篇,九年级2篇。具体篇目列表分布如下: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孝文化”选文在七年级所占比重较大,八年级和九年级“孝文化”选文较少。选文既有古文又有现代文,体裁涉及散文,文言文,诗歌、戏剧等。涉及“孝文化”的内容也比较为多样。
二.“孝文化”选文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查阅大量一线教教师的教学设计,对“孝文化”选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对“孝文化”传承不加以重视。
初中生面临着中考压力,许多一线语文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忽视学生的道德教育。过于重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忽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在很多语文课例中教师对与“孝文化”都是一笔带过,不去思考“孝文化”应该怎样传承,“孝文化”选文应该怎样教才能发挥最大的教学价值,以达到学生对“孝文化”继承。
        2.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学生情感并未有效调动起来。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孝文化”选文时,主要采用讲解法,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式不够多样,学生很难与作者作品产生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学生很难理解到“孝”文化的深层次内涵,无法对学生产生触动,无法实现对“孝”文化的传承。
        3.教师忽视对学生进“孝文化”行为的训练。
教师对“孝文化”选文的讲解时经常容易出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的现象。任何知识的学习出发点在知,终极点在行。只有教学生把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这样的教学才算是达到了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孝文化”选文的教学策略
        1.确立初中学段“孝文化”选文总体教学目标,规划“孝文化”选文整体教学进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促进学生和谐的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孝文化”资源确立整体的教学目标,并对整个教学进程进行合理规划。必要的话可以对“孝文化”选文进行重新整合,甚至把“孝文化”选文整合成一个大单元来进行教学。
        2.加强对“孝文化”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孝文化观。
        教师要加强对孝文化知识的学习。如果教师自身对孝文化知识不够了解,认识不全面,那在课堂上可能就很难将孝文化知识传达给学生。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结合当今时代的要求批判继承孝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社会发展要求丰富“孝文化”的内涵。
        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
        教师课堂教学中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多的把课堂交还给学生,教师可设置丰富多彩的教学环节,也可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视频,让学生产生感官刺激,从而达到与作者作品的交流,体会选文中蕴含的深层次“孝文化”精神。
        4.组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孝文化”,达到“知行合一”。
        目前,许多一线语文教师忽视对学生进“孝行为”的训练,导致课堂教学中学生领会到了“孝文化”精神,却不去践行,导致学生“知”和“行”的分离。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践行。如在学习完课文《背影》后教师可布置作业让学生回想一下父亲做过哪些让自己特别感动的事,让学生借鉴《背影》的写作手法写一篇作文来感恩父亲,同时让学生帮助父亲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5.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渗透“孝文化”。
        “孝文化”的教学,仅靠课堂教学是无法实现的,要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渗透,教师要通过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孝文化”。如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孝文化”阅读会,“孝文化”板报比赛,“孝文化”故事分享会等各种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孝文化”的熏陶。另外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校外的实践活动如去敬老院看望老人,让学生践行“孝文化”。
        小结:“孝文化”的传承对于我们当今来说仍然有许多现实意义,教师应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仔细钻研教材,改善教学方法,在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渗透。
参考文献:
[1]刘芳.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8.
[2]张彬福.如何理解和使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J].语文建设,2018(07):10-13.
[3]邵珮翔. 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孝道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20.
[4]姜园园. 统编本初中语文孝文化教学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20.
[5]熊雪莲.中学语文教育中孝文化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9(21):47-48.
[6]高玲.孝在当下——让语文教学充满孝文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8):135.
[7]张静. 中学语文教材中孝文化资源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
[8]刘芳.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8.
[9]张彬福.如何理解和使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J].语文建设,2018(07):10-13.
[10]许智艳,许建荣.语文教学中的孝亲敬老教育[J].人生十六七,2018(02):43.
[11]王爱君.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J].学苑教育,2016(1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