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如何培养学生开展真情实感思维写作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廖晓虹
[导读] 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其中的重难点。
        廖晓虹
        广西藤县中学 广西梧州 543003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其中的重难点。怎样让学生能够对写作的意义有着一个了解,怎样让学生能带着真情实感的进行写作,写出高质量高水平的作文,是每位语文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高中语文的作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对学生情感方面的指引,让学生将自身的真情实感在作文中表达出来,通过自己的写作去抒发自身的情感,进而去感染别人。本文将对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如何去培养学生真情实感的思维进行写作进行简单的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真情实感;思维;写作
一、情感表达思维
        情感表达是指将内心深处的想法通过不同方式来进行抒发和表达,从而使得别人能够了解到自身的情感。情感表达是需要内心深处的实际表达,而不是无病呻呤。情感表达主要是需要自身真情实感的自然表露,不添加任何的虚假成分。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促使学生写真作文的重要因素,也是在进行作文写作培养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方面[1]。例如我们以“母亲”为题写一篇叙述文,这个题目虽然简单,但是需要我们进行真实的表达,以最疼爱自己的母亲为题,表达出对母亲的喜爱和尊敬。
        情感交流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进行加强,从而改善以教师为主的现状,学生和教师之间能够搭建起沟通的桥梁。这种密切的情感交流,能够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意义。
        大量的社会实践能够让学生去接触和认知到社会,从中体会到社会的多种形态,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效果,并且这样的方式也能够帮助学生去进行日常的积累,能够有助于学生进行素材的积累。防止学生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只是对一些固有的模板进行照搬,或者对一些名人名言进行生搬硬套,看似在提高作文的内涵水平,其实这样的作文都是较为死板的,作文中没有自身情感的流露。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需要教师去培养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去进行文章的表述。当在写“母亲”的作文时,怎样写母亲、怎样写真实的母亲,应当要写出母亲的真正形象,和对其的真正感情。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文字和名言。因此教师要对学生情感表达的能力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用自身的真情实感的思维去进行作文的写作。
二、高中语文中培养学生进行真情实感思维写作的策略
(一)命题要有“情”
        要想培养学生在写作文时有真情实感,首先在作文的命题过程中就要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情”,使得学生和作文之间有一个情感交互的过程。那些死板的命题会很大程度上打击到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欲望。例如:让学生根据十三五规划的内容为素材进行议论文的写作,这会使得整个作文的内容变成一些套话的堆积,学生并没有对其有一个真正的感受。

这时如果稍微对题目进行修改,“从生活中体会十三五规划”,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的实际变化去着手,去感受十三五规划对生活的改变,并通过自身的视角将其进行文章的表达,这会让学生去进行真正的情感思考,提高作文所蕴含的情感。
        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长期在校,学业较重,对于生活中的观察和积累是较少的,在进行作文时比较喜欢去进行一个名言和套话的采用,这样的思维会很大程度上阻碍到学生思维表达能力的发展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并且,学生在进行名言的套用过程中也会由于其对生活和名言的内容缺乏一定的理解,所以导致在使用一些名言的过程中和整个文章的内涵是不那么贴切的,难以去真正的表达文中人物的心理状态。怎样对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思考是一项需要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思考的问题。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去收集一些真人真事让学生去发表自身的看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的能力[2]。例如感动中国的人物“雷锋”,让学生能够切实的去寻找和探索其所作的那些真人真事,让学生对名人的事迹进行收集,并且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去进行讨论,通过这种共情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收获到更多的情感体验。从而将自身在这一过程中的自我的感受融入到作文的写作中,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的对学生的情感表达和写作能力进行提高。
(二)让学生走入生活,创设体验情境
        文学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只有让学生去真正的接触生活,才能够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真实的情感,在写作中才能够做到有情可抒。教师在进行真情实感思维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可以积极的给学生创设出一些实践的场景,让学生能够去参与一些社会实践。例如:在养老院做义工,植树、小小交通指挥家等方面,让学生能够去真正的经历社会中的一些小方面,让学生的情感能够不只是局限在书本中,而是要去细心的观察生活。
(三)培养学生关注自我,进行自我表达
        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学业的压力较大,往往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进行写作的,并没有一个写作的激情。所以,需要教师去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其懂得写作的真正含义,了解到什么是写作,让其能够直到写作是通过情感来通过文字的方式和读者之间进行一种情感的交流,是一种思想的碰撞。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去对自己有一个自我的定位,关注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提高自我表达的意识,和情感表达的欲望,从而达到让学生自发的去进行作文的写作的目的。这种自发的写作,能够很好的体现出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能够通过写作来对自己的内心进行表达[3]。
        结语: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开展真情实感思维的表达是十分重要的,其不只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和情感交流能力,也使得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够得到更好的释放。要想对其进行培养,需要教师注重命题的“情”,增强学生的生活实践、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知。通过这三个方面达到提高学生作文情感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莉.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中 学生作文指导,2019.
[2] 周平弟.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高 考,2019.
[3] 钟方梅.高中作文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J]. 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