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职学校《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李秋玲
[导读] 考虑到目前中职学校在开展幼儿卫生保健这门课程的时候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要适当地进行改革。本文针对中职学校幼儿卫生保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李秋玲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南宁市 530000
        摘要:在中职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当中,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关于幼儿身体的发育规律以及卫生保健的相关知识,这也是学生将来从事幼教工作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考虑到目前中职学校在开展幼儿卫生保健这门课程的时候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要适当地进行改革。本文针对中职学校幼儿卫生保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中职学校;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教学;改革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早期教育也变得更加重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变得十分紧俏。中职学校是培养学前教育人员的一个重要场所,幼儿卫生保健这门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但是很多学生并不是非常重视这门课程,加上他们的文化课基础较差,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难做到完全投入。因此,必须要进行幼儿卫生保健课程的教学改革。
一、中职学校幼儿卫生保健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基础薄弱,并且缺乏学习的兴趣
        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学生文化基础都比较差,因为成绩达不到普通高中的标准才选择了职校,他们对学习基本上也没有多大的兴趣,尤其是在学习文化课的时候更是如此[1]。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幼儿卫生保健课程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记忆较多的知识点,加上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枯燥,所以学生更是难以提升学习的兴趣,这样就会导致整体的教学水平难以提升上来。
(二)选用的教材缺乏实践性
        就目前来看,中职学校选择的幼儿卫生保健教材从内容上看条理比较清晰,不过对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过于重视,缺乏一些和实际相关的实用性知识,比如说,在教学到幼儿的常见疾病以及预防这节知识的时候,原本应该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内容,但是在整个章节当中都没有出现一个图示,对于一些常见的疾病也没有设置典型的症状图,全部都是用文字进行叙述的内容,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性。加上中职学校的学生对这些病例都不是非常了解,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描述,很难让他们形成一种清晰的认识[2]。由此可见,幼儿卫生保健教材的内容在设置时候缺乏实践性,这也是导致教学效率难以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课堂教学脱离实践
        中职学校在开展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基本上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很多教师都是不断地给学生讲解需要注意的问题,但是教师并没有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机会,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难对知识形成一种深刻的认知,这样他们的学习能力也就难以提升上来。由于课堂教学脱离实践,导致中职学校幼儿卫生保健课程的教学效率不能有效地提高上来。
二、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幼儿卫生保健这门课程的时候,教师必须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不断地改进教学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充分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合理地选择以及安排教学的内容,还得积极地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3]。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将教学方式不断地进行创新,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并且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能够有效地分析以及解决。

另外,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也可以让他们就教学的方式提出自己的建议。在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时,学生必须要注重发挥自身的想象力,这样才可以将思维能力有效地提升上来,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由此可见,在教学幼儿卫生保健这么课程的时候,教师需要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可以充分地借助多媒体设备以及翻转课堂的形式展开教学,这样可以有效地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选择合适的教材
        在开展幼儿卫生保健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过程当中,为了实现课程教学的有效改革,必须要注重选择合适的教材,还得结合学前教育机构现阶段的保育实践情况,确保可以在教材当中系统地阐述有关幼儿卫生以及保健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通过选择合理的教材,不光可以实现教与学之间的紧密联系,还可以提升教材的应用性。在选择教材的时候,需要确保内容涵盖了幼儿的生理发育特点,还得具备幼儿保健以及生长发育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于一些幼儿的问题需要做到提前预防,对各种意外事故也需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在教材当中,不光需要系统地阐述各种理论知识,还需要结合幼儿园的日常保健工作制定相应的指导方案[4]。与此同时,在教材当中需要添加一些生动活泼的案例描述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时候更加容易。这也是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紧密结合的一个关键之处,在实际选择教材的时候,需要结合教材范本以及教学的实践情况,然后制定一份更加科学的教学标准以及教学大纲,这样有利于将教学的效率有效地提高上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所以中职学校还得注重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借助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能够将教材不断地进行开发以及利用,这样才能让教学的内容更加符合实际的教学需求,从而加快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教学的改革。
(三)建立合理的实训实习机制
        在教学幼儿卫生保健这门课程的时候,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实训实习机制,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结合幼儿卫生保健课程的教学以及实际的要求,把生理、营养以及急救当做实训过程中的重点内容。首先,要注重加强校内实训的训练力度,并且建设相应的校内实训室,建设实训室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提供验证课堂所学内容的机会,还可以有效地模拟以及熟悉重要的实践内容,在进行模拟的时候主要是针对学生在今后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5]。比如说,中职学校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保育室,然后配套专业的实训器材,让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分组练习,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以及掌握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其次,需要注重建设以及管理校外见习以及实习基地,要积极地要落实幼儿园接收学生见习以及实习的制度,确保学生在每个学期都能有一次去幼儿园见习以及实习的机会,在学生实习的时候中职学校需要安排专业的教师在现场指导学生,这样有利于将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效地提高上来,给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幼儿卫生保健这门课程具有较高的特殊性,加上目前中职学校在教学这门课程的时候存在一定的问题,必须要注重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教材、建立合理的实训实习机制,只有不断地完善教学的方法,才能将幼儿卫生保健课程的教学效率提高上来,从而给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婷婷,赵敬明.浅谈中职学校《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教学改革[J].才智,2020(05):40.
[2]李方.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现代职业教育,2018(03):174.
[3]丘洪丽.浅谈中职学校《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教学改革[J].赤子(上中旬),2016(03):250.
[4]吕姝.关于《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4(39):52-53.
[5]白晶.试谈中职《幼儿卫生保健》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5):16+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