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雪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实验幼儿园
新疆省昌吉回族自治州 831100
摘要:有教育学家指出,人的一生充满了探索,每个人在心灵深处,都希望自己是某个领域的探索者和研究者,这种根深蒂固的理念,如果能在儿童时期合理培养,将会受益终身。而面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应研究出相应的教学方案,进而促进教学的革新。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艺术领域;应用研究
引言:幼儿这个年龄段,只能接受相对简单、生动的语言表达,比如幼儿经典故事的讲述、儿歌的传唱等,教师在教学课堂中,通过信息技术将声情并茂的图文、动画等形式惟妙惟肖地展现给孩子,并通过启发性提问,激发幼儿的思考,经过长期的锻炼,幼儿对艺术的感知力将会大幅度提升。
一、幼儿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在教学理念上缺乏引导
在幼儿园阶段,虽然执行了教学改革,但大多都流于形式,由于不能坚持或看不到直接效果,很容易回到简单的灌输模式,加之幼儿之间存在差异化,教师没有一套成熟的教学方案,家长对孩子能否学到知识比较看重,而忽略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很多家长关心今天孩子学了什么,比如会唱的儿歌,能背诵的诗句、会写的生字等等,而教学理念的引导,是培养孩子长期学习思考的能力,不是直观能看到的。
2.教学方式单一
虽然利用信息技术更能让孩子理解和接受,而很多幼儿园的教学设施并不齐全,或者设备不够先进,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互动性体验比较少,从而影响幼儿的学习和成长进度。教师一般在课堂中简单互动,幼儿开心、家长满意为目的,而信息技术教学中将会涉及到备课内容的更新,设备的调试和熟练掌握等,为了简便省事,很多教师并没有执行。
3.教师综合能力不够
幼儿教师的特殊性决定了综合素质并不能达到严格的标准,比如有些教师教学能力可以,但在耐心上不足,幼儿的孩子不具备学习能力,会因生活中自理能力、控制能力差,而影响教学的互动,有的孩子情绪不好,容易哭闹或者捣乱,教师要变身父母维持秩序,最终成了引领大家玩乐,从而影响教学效率。幼儿在家主要以玩乐为主,还没有形成学习的习惯,甚至整节课堂不能坚持下来,加上幼儿的情绪易变,没有控制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一部分时间是在疏导孩子的情绪,如果没有合理的方法,是很难让幼儿进入到积极的学习状态。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艺术领域中的影响
1.有利于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自身没有美的意识和概念,教师通过信息技术传递给幼儿大量艺术性图片或视频,通过色彩、构图、搭配等,让幼儿接受艺术的熏陶,教师通过创意性启发、引导,幼儿有了浓厚的兴趣,积极探究色彩和图形背后的寓意,打开想象的空间,对美有了基本的追求,在愉悦、积极的氛围中,幼儿的审美能力有了提高[1]。
2.有利于发展幼儿的观察力。信息技术通过科技手段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现象,无法直观向幼儿展示,比如,四季的变化、音乐乐谱的记忆等,而信息技术则能通过视频动画详细展现出来,把抽象的事物通过讲解、细节放大,变得更具体,更直观。比如在进行主题活动《秋天》时,让幼儿通过课下采集多种多样的树叶,体会大自然的美,观察每片树叶的不同,从颜色和形状大小等方面,观察树叶并模仿画出简单的图形,通过涂抹色彩,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现孩子的作品,并进行拍照留言,给予鼓励。
3.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幼儿通过信息技术将自然界或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声音、图片、颜色等,详尽而直观地进行了解和感受,从而有了对美好事物主动探索的能力,每天通过信息技术的立体和动感展示,更加全面去了解生活中的动、植物、山水画等,从而开阔了视野,打开看世界的窗口,在艺术的氛围中,提高了理解和认知能力,激发幼儿的创造性[2]。
4.有利于扩宽幼儿对社会的认知。幼儿每天接受到的人和事是非常简单、有限的,遇到生活中的小麻烦、小挫折,如果没有家长教师的引导,他们将会成长的很慢。而信息技术能有效加速幼儿的思想成长,更全面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从而提升综合素养。比如教师在每天教孩子如果遇到陌生人,如何避免上当受骗时,很多孩子表面听懂道理,但真正遇到坏人时,却失去了判断。如果通过信息技术中,富有情景、画面、具体的演绎过程,孩子将会有更深的印象,也会有更直观的判断。幼儿的综合素养其实包括很多,待人接物、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唱歌和绘画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有效传授给孩子。
三、信息技术在幼儿艺术领域的应用策略
1.通过信息技术,开展语言教学
幼儿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他们对信息技术更感兴趣,对动画教学、图片和特殊的声音更有记忆,所以在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将故事类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导入教学中,以开发和提升幼儿的语言领域。比如,在《龟兔赛跑》这个故事中,教师如果只是讲述故事,幼儿的想象空间有限,没有强烈的兴趣,如果通过信息技术以动画的形式,让孩子边听故事,边仔细观察,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这样将声音、视觉感官融入到幼儿的思维中,就会让他们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或者让他们以自己的语言和角度将故事梳理一遍,从而锻炼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编排一些简单有趣的故事,让幼儿以小组团队的形式,分别角色扮演,幼儿就会通过故事揣摩角色,锻炼他们的肢体表现力、语言表达力,从而让教学内容更丰富、更有趣味性。
2.通过信息技术,开展音乐教学
在音乐教学中,有很多抽象的知识,教师在传授的过程中只凭语言表达,幼儿很难理解,如果能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图片的处理,音乐的配合,教师不再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幼儿也不会听得云里雾里。信息技术容纳了音乐赏析,将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技术手段,变成通俗易懂的信息,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戏说脸谱》时,幼儿对京剧没有任何概念,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相结合,制作出有针对性的课件,让幼儿通过有感染力的视频录像,感受京剧的魅力,边欣赏乐曲,边学习相关知识,欣赏到京剧的不同脸谱,以及背后的含义,如每张脸谱对应什么样的人物形象。教师也可以带领幼儿模仿唱腔,从而开拓他们的艺术领域,对中国博大精深的艺术文化,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在趣味性的表演中,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
3.通过信息技术,开展美术教学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思维活跃,对未知的一切充满好奇,教师要将美术中抽象的理念,通过信息技术让幼儿产生兴趣,并主动学习和探索。比如,在学习到蝴蝶的绘画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视频,把蝴蝶飞行的过程,以分镜视频的形式,更直观、更详细地展现出来,幼儿对图片和视频的记忆,远远超过语言的描述。同时,也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示五颜六色的蝴蝶,通过放大图片细节,了解蝴蝶的种类、颜色,以视频短片暂停和回放的形式,让幼儿在观察中思考,引导他们提出问题,寻找答案。这个启发的过程,将会让幼儿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结束语
幼儿阶段是培养一个人对艺术领域的兴趣,艺术的培养是漫长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将教材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打造适合幼儿阶段的教学方案,让幼儿在艺术的海洋中遨游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晓蓉.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艺术启蒙[J].学前教育,2017.(8):39—41
[2]张倩倩.多媒体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方案探究[J].校外教育,2018(10).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