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新路径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陈丹婵
[导读] 本文就对新时期的幼儿园家长工作进行深入探究,为幼儿园工作提供有力参考。
        陈丹婵
        深圳龙岗区吉华街道翠枫幼儿园   518000
        摘要:家长工作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是每个幼儿教师都需要重点关注的,在日常教育中,只有幼儿园和家长形成紧密的联系,构建和谐关系,最终才有可能取得最佳的结果。因此,本文就对新时期的幼儿园家长工作进行深入探究,为幼儿园工作提供有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幼儿园;家长工作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其一言一行无不在深深的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而且,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曾经就明确指出,在幼儿教育阶段,幼儿园要积极和幼儿家长交流和配合,在完成幼儿园教育的同时还要引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深入讲解科学育儿的知识,共同肩负起培养未来祖国栋梁的责任。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真正感受到了家长在幼儿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但随着不断的发展,新时期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关系、教育出发点、教育需求等等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做好新时期幼儿家长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一、观念认同是家园合作的前提
        1.家长要对幼儿教育重要性形成深刻认识
        在平常的幼儿教育工作中,很多家长都认为将孩子送进幼儿园,所有的教育责任就全部都是幼儿园的,教师应该负责孩子的所有教育问题,在教育上自己不会再发挥较大作用。但事实并非如此,家长和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必须要让家长认识到这一现实[1]。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充分利用起来,向家长灌输新的理念,让家长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虽然孩子入园有老师的教育,但这并不代表着教育责任的完全转移,教师更多的还是给予孩子专业上的教育,只有让家长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理解幼儿教育的意义,才能更好的推动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2.教师要认识到家长工作是自己的职责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幼儿教师都认为自己是幼儿家庭教育的主导者,对于家长有绝对的指导意义,在课下活动中让家长按照自己的要求展开教育工作,很少考虑到家长的真实想法,在这样的教育过程中,家长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位置,只能被动的接受幼儿教师的教育结果,而对于教育的过程没有太大权利。鉴于这种情况,幼儿园必须要将这一问题重视起来,教师作为家园合作的基础,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幼儿园应积极了解教师在幼儿教育以及家园共育上的想法,转变幼儿教师传统的教育理念,让其真正意识到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要让教师放下自己作为“专业者”的角色,与家长形成平等、合作的观念,相互支持,共同推进,与家长共同承担幼儿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对家长的教育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其更好发展。
        二、良好的家园关系是家园共育的基础
        1.以真情打动家长,架起家园共育的桥梁
        要想打动家长的心,“一流的服务”是非常关键的,那么,什么才算是一流的服务呢?通俗来说,就是要用实际说话,家园共育不能只是写在纸上、画在墙上的,更应该落实到所有教师的教育活动中,让家长真正感受到幼儿园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所作出的努力,让家长真正了解到孩子的变化,就拿幼儿园的一日三餐来说,对于幼儿使用的自助餐盘,幼儿园有必要加大在此方面的投入力度,每次使用餐后都要进行及时的清洗和消毒,虽然后勤人员的工作量有所增加,但孩子的饮食氛围和习惯却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且之前很多孩子吃饭后不愿意漱口的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孩子回家后,家长们真切的感受到了孩子这一系列的变化,了解到幼儿园对孩子的爱。只有用真情打动了家长,才能为家园共育提供更好的支撑,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2.构建家园联系渠道,增强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
        通常情况下,对于大班的幼儿,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回到家中向家长描述一天的活动情况,并让家长将这一天的活动内容记录下来,在此过程中,不仅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家长也很好的了解到孩子一日活动的内容,知道孩子的一天是非常丰富的[2]。在与家长的沟通上,教师应该形成一种为家长服务的思想,将幼儿家长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伙伴”,与家长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及时了解她们在幼儿教育上的意见和想法,换位思考,真正考虑到家长对孩子的做法,尤其对于一些家长在孩子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急躁的情绪,对待教师的教育也不够理解,对于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冷静处理这些问题,学会从家长的角度设身处地的考虑。只有真正考虑到了家长的想法,以实现孩子健康成长为目标,才有可能赢得家长的理解,即便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家长也能从教师角度给予更多的体量。就拿中班一名在学校出现骨折情况的幼儿来说,当得知这一消息后,教师立即就到家中去看望孩子,给予亲切的问候和关心,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责怪,反而字字句句中都给予了教师充分的理解,并提到老师也不可能想让孩子受伤,况且教师们也都在孩子身上集中了很多的精力,孩子在幼儿园的磕磕碰碰也是在所难免的。当听到这些话后,教师就会感觉到有一种很大的力量支持他们干好工作。家长工作到位了,才有可能在出现突发事件时给予教师充分的理解,不生事,不闹事,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同时,也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三、多样化的实践是家园共育的关键
        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构建家长参与的学习共同体,让幼儿家长真正参与到幼儿园教育和孩子活动中来,才能更好的达到预期的教育质量,为幼儿的更好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所以,在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园应积极开展家长参与的实践活动:
        1.组建家委会
        在幼儿日常教育中,教师可组建一个家委会,让不同层次的幼儿家长都参与到家委会中,每月或每一季度召开一次,引导家长们对幼儿园的伙食进行讨论,分析当前饮食上的不足,督促幼儿园及时改进,为幼儿提供丰富、有营养的餐饮;而且,还要积极进行家园沟通,通过家委会总结家长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给幼儿园,在此过程中,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也要及时贯彻给家长,保持双方沟通的畅通,为幼儿教育质量提供更好的支撑[3]。
        2.构建《联系手册》、家园专栏
        联系手册可以帮助家长更加全面的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情况,从某些程度上来看,这就是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学习和发展情况的主要窗口,幼儿园以及教师应将《联系手册》的完善重视起来,可以对《联系手册》进行多样化的设计,在《联系手册》的“精美赠语”一栏设置“当代孩子的物质生活是丰富的,但精神生活却是匮乏的,父母应该也必须要参与到孩子的童年生活中,从小引导孩子走向人生的正途!”其实,《联系手册》真正将家长和教师联系在了一起,促进二者相互沟通,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而努力,而且,这对于家长和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以在每班内设置家园专栏,然后每个班的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认知和发展情况,在综合考虑家长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开设相对应的专栏内容,向家长传授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和知识,引导各位家长和教师交流教育技能,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个广泛交流的平台,同步推进家园共育工作,为幼儿教育的最终效果提供保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教师和家长在其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者缺一不可,尤其是家长教育,只有让家长真正意识到其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全面贯彻和落实家长工作,才能充分抓住幼儿教育的先机,确保幼儿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在社会上赢得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认可。因此,在今后的幼儿教育工作中,必须要将家长工作重视起来,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引领下,将家长这个关键的教育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转变教师和家长的观念,丰富家园沟通渠道,构建良好的家园关系,尤其要积极开展多样的实践性活动,促使家长一同参与进来,真正实现家园共育,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以及今后的良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童玲. 有效开展幼儿园家长工作之我见[J]. 新课程(综合版),2019,(03):206.
        [2]孙茜. 重视幼儿园家长工作,实现家园和谐共建[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04):367-368.
        [3]钱莉琴. 探索新时期幼儿园家长工作[J]. 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2,(0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