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周官云
[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使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发生改变的同时,也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活力[1]。
        周官云
        湖北省潜江市周叽办事处逸夫小学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使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发生改变的同时,也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活力[1]。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不但提高了语文教学的便捷性,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六年级 语文教学中 应用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和信息技术进行相互结合,也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教育教学方式。通过教育小学语文和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不仅可学内容进行丰富,还能够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从而更好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这也是教育教学当中的一大重要决策。
一、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进程中,教师可以将其与教育工作有效地结合到一起,借助生动、形象和丰富的图像、视频及声音等,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所学习的内容,真正激发其学习兴趣,强化其学习的主动性,确保教师自身的教学压力得以有效缓解,促使教学成果更加优质。
        (二)通过信息技术拓展学生视野
        小学时期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语文学习过程既是语言能力提升的过程,又是构建学生思维意识的关键要素。此外,这一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学生自主认知事物,进而有利于其对个人思维意识提升。因此,教师可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有意识地提高他们思维能力及认知能力。
二、小学六年级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耗低效”偏离语文学科的特征
        在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活动,在课程教学之前制作电子课件,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收集资料,此项工作“耗时费劲”,如果仅仅是想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大,就会产生“高耗低效”问题,也不利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文中的许多内容思想性强,每篇文章也是段落清晰,中心思想明确。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引导学生仔细阅读上来,使学生能够通过反复阅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如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忽视语文的本质,片面地认为信息化教学是最后的教学手段,就会在教学过程中偏离语文学科的特征,很难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二)没有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的地位
        当前,部分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依然沿用传统化的机械模式,难以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无法实现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要求。传统教育模式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单一化的死板教学内容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中几乎不存在师生的沟通和交流。在“互联网+”背景下,广大教师应该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积极利用好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语文智慧教学模式的优势,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方面,应该实现教学模式以及方法的创新。
三、信息技术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教学情境创设中利用信息技术,使课堂导入更有效
        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是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进行情境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通常都是进行语言描述,缺乏生动性和有趣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声、图、像等结合,创设出生动有趣、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从而增强情境教学的趣味性。例如,老师在教学《北京的春节》这一课时,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可以将关于北京春节风俗习惯的视频通过多媒体播放,从而创设出欢庆喜乐的课堂情境,在播放后让学生谈谈对北京春节的体会,不但顺利进行了教学导入,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的多媒体,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感知信息,启发学生的心智,使得学生的思维向深层次发展。小学生好奇心强,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直观的演示的画面,更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收到记得快,记得牢的效果。所以,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在避免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高耗低效”和“画蛇添足”现象的同时,教师要能够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小学生阅历有限,有些文字知识内容比较抽象,读起来不容易被学生感知理解,而生动直观的多媒体教学内容,更容易给学生引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打下基础。
(三)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师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很重要,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全部依靠肢体和语言的交流。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的学习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师生之间零差距,形成一种温暖和谐的氛围。
(四)加强教师交流,构建综合性小学语文教学资源库
        在当前信息化交流如此发达的今天,各种信息渠道已经逐渐成熟,按照传统的教学理念,仅凭教师一个人的单打独斗,是无法实现教学技能的提升,我们必须要加强跨区域,甚至跨学科之间的教师交流,将不同的教师的经验进行共享、整合这样才能够吸取不同的教学经验以此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首先学校要建立一支团结一致的教学科研团队,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师参与其中,让负责人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组长,每个星期定期举行一次教学研究活动,不同学科的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可以对上周的教学工作进行一次总结和反思,指出教学存在的哪些不足,以及通过感悟,有哪些值得探索的好的教学方法,其次还需要对后一阶段的教学工作进行布置。教研团队每个月应该抽出两天的时间作为学术月,学术月的主题可以从说课、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等方面展开进行,但是应该要鼓励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每一位教师可以自由的点评其他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每一次教研集体活动,组长及相关领导人应该要认真地归纳好,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意见和思路,搜集整合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素材等,并上传至教研组资源库当中,这是强化校内教师交流的方式。针对不同区域的教师交流互动,学校的领导应该要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和其他学校的沟通交流,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通过专递课堂、云教学、慕课堂、实时微视频直播教学等信息技术手段,让学校的老师都能够享受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优质名师资源。
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进军教育领域既是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产物,又是现代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无疑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显著提高。本文阐述了小学语文创新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同时对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应用的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希冀对广大教育同仁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乔瑞社.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20(34):113.
[2]屈娜.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8):103-104.
[3]张淑琴.信息技术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6):144-145.
[4]沈丹青.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3(11):208.
[5]季卫倩.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02):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