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盼
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杨守敬学前教育集团 湖北省宜都市 443300
【摘要】:随着对幼儿焦虑情绪研究的发展,小班幼儿焦虑成因和缓解焦虑情绪策略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明确幼儿焦虑情绪表现与影响的基础上,剖析小班幼儿焦虑情绪的成因,进而尝试性探索缓解小班幼儿焦虑情绪的策略,旨在解决幼儿园小班新生的心理问题,指导幼儿和家长顺利渡过新生入园分离焦虑期,提升教师指导能力与指导效果。
【关键词】:焦虑情绪;小班幼儿;成因;策略
引言
幼儿园新生,即小班幼儿刚入园时,总有哭闹的行为表现,这是小班幼儿焦虑情绪的集中体现。小班幼儿焦虑情绪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集中体现于外在与内在两方面。焦虑情绪会对小班幼儿的身心发展形成消极影响,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小班幼儿的焦虑情绪进行有效干预,达到缓解小班幼儿焦虑情绪的活动效果。
一、幼儿焦虑情绪
(一)幼儿焦虑情绪表现
幼儿园小班新生,因为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幼儿自身又缺乏幼儿园集体生活的经验,所以导致小班幼儿刚入园后有焦虑情绪。小班幼儿刚入园多会有哭泣、喊叫与哭闹消极情绪的行为表现,尤其表现在晨间入园时间段。个别小班幼儿入园后,会表现为行为异常,比如紧抓自己的书包不放手、尿裤子、不吃饭等。同时,小班幼儿还存在不愿意参与集体活动的行为表现。小班幼儿的消极性行为是受其入园焦虑情绪所支配和影响的。幼儿的焦虑情绪不但具有敏感持久性,而且幼儿的焦虑情绪还会反复性出现[][1]。
(二)幼儿焦虑情绪影响
焦虑情绪是幼儿心理问题,是一种消极性情绪,不仅会影响到小班幼儿的心理健康,比如幼儿更容易缺乏安全感,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容易造成孤僻的性格,而且会对小班幼儿的身体发展形成负面性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免疫力与进食睡觉方面。
二、小班幼儿焦虑情绪的成因
(一)外在因素
环境陌生会使小班幼儿产生情绪上的焦虑。小班幼儿从熟悉的家庭环境进入幼儿园,幼儿因与自己所依恋的对象,如爸妈、爷爷奶奶等,相分离进入陌生的环境,幼儿会在心理体验上产生恐惧和外在行为上表现为哭闹抵触的反应[][2]。幼儿与教师的关系也会影响到小班幼儿的情绪。小班幼儿尚未与教师建立信赖的关系之前,通常会有焦虑情绪的行为表现。随着幼儿将对家长的依恋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与信赖后,小班幼儿的焦虑情绪也会逐渐地减弱。同时,班级内同伴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幼儿焦虑情绪的生成。
(二)内在因素
幼儿园小班新生具有一些明显特征,集中体现为对新环境敏感和自身适应能力较弱。新的环境很容易使小班幼儿失去安全感,心理层面的缺失,使小班幼儿易于从行为层面体现出来,如不愿与教师和同伴交流,对家长表现出过度依恋等。小班幼儿适应能力较弱,进入幼儿园后,小班幼儿既要适宜幼儿园的新环境,又要适应教师和同伴进入集体生活中,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小班幼儿消极情绪的产生,如小班幼儿由于感觉陌生所产生的恐惧感。
三、缓解小班幼儿焦虑情绪的策略
(一)依托绘本干预幼儿焦虑情绪
绘本作为幼儿园主要的早期阅读材料,不仅能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为教师依托绘本干预小班幼儿焦虑情绪提供支持[][3]。一方面,根据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教师选择适宜的绘本对幼儿的焦虑情绪实施干预。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分三个阶段缓解小班幼儿的焦虑情绪,即建立安全感、环境适应和人际关系建立。比如针对小班幼儿刚入园对家长的依恋所产生的焦虑情绪,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共读《小猫头鹰》、《一口袋的吻》等绘本,为小班幼儿安全感的建立提供支持;在针对小班幼儿对幼儿园环境适应性方面,教师可以开展《小魔怪去上学》、《幼儿园的一天》等绘本集体共读,引导小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环境;在协助小班幼儿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开展《学会拥抱》、《幼儿园里我不哭》等绘本阅读活动。另一方面,教师依托绘本干预小班幼儿的焦虑情绪,既要考虑到干预的频率,又要涉及干预的方式。在依托绘本干预幼儿焦虑情绪的频率方面,教师应根据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调整频率,原则上是以周为干预阶段,比如通过绘本阅读小班幼儿不仅初步建立安全感,而且表现出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以通过绘本阅读帮助小班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主。在依托绘本干预幼儿焦虑情绪的方式方面,教师可以通过集体教学活动、分享与幼儿自主性阅读的方式,达到对小班幼儿的焦虑情绪实施干预的活动效果。以教师的绘本教学干预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利用午睡后幼儿精神状态好的时间短,开展集体形式的绘本教学。教师利用绘本容易引发幼儿情感共鸣的作用,既通过共读绘本,师幼间互动等方式向幼儿传递主题内容,又为幼儿释放与缓解情绪提供支持。
(二)通过游戏活动稳定幼儿情绪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活动具有直观且有效疏导情绪的作用,达到稳定小班幼儿焦虑情绪的活动效果。小班幼儿所体现的年龄特点,如好奇心强、爱模仿等,可以为教师创设适宜的,能稳定幼儿情绪的游戏活动提供支持[][4]。以表演形式的互动游戏为例。例如在晨间入园期间,教师利用幼儿所喜欢的小动物,如小猫、小兔子、小猴子等手偶,与小班幼儿进行互动,开展“说一说,做一做”的表演活动,小猫说:“早上好,小宇。”小宇说:“早上好!”小猫说:“请测温。”小宇则会根据小猫的提示,完成教师的晨间入园检查。幼儿喜欢游戏,喜欢参与到多元化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在稳定幼儿情绪的过程中应发挥游戏的重要价值,既通过引导幼儿参与游戏活动达到稳定幼儿情绪的活动目的,又充分利用多元化游戏活动形式的开展达到缓解小班幼儿焦虑情绪的活动效果。
(三)音乐与幼儿内心情绪相结合
音乐教育活动是通过音乐与小班幼儿内心相结合为干预幼儿情绪的手段,引导小班幼儿融入音乐旋律中,在小班幼儿主动接受音乐知识的同时,使情感与情绪自然的流露[][5]。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音乐让小班幼儿多思考,多感受,充分地挖掘小班幼儿的创造能力。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天性,能以渗入的方式与小班幼儿的内心情绪相衔接。另一方面,幼儿音乐教育教学内容多源于幼儿生活,与幼儿的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性。这种情况能使幼儿自主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教师能通过音乐元素引发小班幼儿情绪的共鸣。比如在模仿蝴蝶翩翩飞舞的音乐舞蹈中,小班幼儿通过自主展现肢体动作,达到缓解焦虑情绪的活动效果。
结语
教师对小班幼儿焦虑情绪的成因进行剖析,有助于教师对小班幼儿的焦虑情绪实施有效干预,达到缓解小班幼儿焦虑情绪的活动效果与目的,为教师从心理层面与活动策略层面指导小班幼儿和家长解决入园焦虑情绪的问题提供支持,给予小班幼儿持续性健康发展的活动指导。
【参考文献】:
[1]钟敬.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表现及对策[J].甘肃教育,2020(13).
[2]周晓慧,张妮妮,王丽娟.幼儿园小班幼儿的分离焦虑调查分析[J].新西部,2020(12).
[3]宋菲燕.妈妈,请您别担心——新生家长焦虑情绪与幼儿入园焦虑交互作用的个案研究[J].福建教育,2019(46).
[4]李丽华.幼儿教师应对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20(07).
[5]张超,李静.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个案分析与对策思考——以青州市北关初中附属幼儿园小四班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