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明利
南充市顺庆区荆溪镇小学校 南充 顺庆 637000
摘要: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来说,为了培养学生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就必须从打破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之间的隔阂入手,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与数学相关的知识,以及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以激发学生们认识并探索数学的激情。兴趣是学生们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们产生了学习数学的欲望,才会从渴望中去探索数学中蕴含的奥秘,他们才会逐渐培养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创设教育活动,从学生熟悉的日常中的生活情境或者学生们感兴趣的事物角度出发,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熟悉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实现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课堂;策略
前言:新时期下国家不仅重视经济的发展,更重视教育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以素质教育为主,重视培养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数学学科一直是学科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本文将从当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发展和存在的弊端问题入手,探索如何打造具有趣味性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改善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强化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为学生日后更高程度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同时,让学生们能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以及数学逻辑思维的发展中,增长社会知识,学会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方法,对学生们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发展。
一、当下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发展和存在的弊端问题
(一)学生素养培养更具有针对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是非观都处在萌芽时期,这一时期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是非观的关键时期,学生学习习惯、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和提高都处于渐次发展阶段,因此,数学学科重视趣味性教学的意义就显得更为重大。
(二)数学素养的要求和难度在逐渐提高
数学学科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环环相扣、注重每一个阶段教学的衔接性,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知识的系统性也会明显提高,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对叙述的严谨性要求也更高。由于对思维层次的要求突然提高,多数学生会存在对数学学习存在抵触心理。
(三)“应试、唯分数论”等旧观念及教学方式的存在
兴趣才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学习民族音乐的乐趣才能够真正地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够自主地学习,才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民族音乐的能力。但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尚处幼儿阶段的小学生也开始面临“重点初中”、“重点班”等沉重的升学压力,学校和老师也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忽视了对学生们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打造小学数学趣味性课堂具体策略
(一)结合多媒体技术,打造趣味性课堂。
数学知识虽然与生活具有一定的联系,但部分数学知识尤其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难免会枯燥、缺少趣味。因此,对于缺乏自控能力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就会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但是只要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注重将一些教学情节与学生特点相关联,就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由于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在教学中融入二者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也更加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比如在课堂教学正式开始之前,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小动画,通过播放动画在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氛围的基础上,调动学生们参与课堂学习、讨论的积极与热情。
(二)将抽象教学内容具体化,打造趣味性课堂。
教师应当充分了解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特点,具有针对性的采用相关的材料将枯燥无味的知识与生活进行相关联,创造情景教学。教师教学不仅仅是对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生活能力。因此在讲解知识的过程当中要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使教学更具有生活化。比如在学习人民币转化的时,可以打造一个“超市”的生活情景,在课前准备好“蔬菜”、“单价标签”、“纸币”等道具,老师扮演收银员,学生扮演顾客,通过现场实操训练,在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有效关联的同时,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学会“1元=10角”等纸币转化的数学知识,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思维,推动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丰富生活经历,使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达到理想化的状态。
(三)游戏辅助教学,打造趣味课堂。
小学阶段的学生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好玩和好动,因此在教学中适当的结合游戏,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强学生们积极地、自觉地学习数学知识。比如:在学习乘法除法运算的时候,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看电影”的游戏,即老师要给每位学生一张有一道乘法运算题和一道除法运算题的“电影票”,乘法题的得数是学生“看电影”座位的排数,除法题的得数是座位号,学生只有坐对位置,才有奖励。
结束语: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必须要具备趣味性,活动必须要新颖、要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另外,学科老师还要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和选择,要在采纳现有的新型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学生特点不断地进行创新,有效的将生活中的素材作用于教学中去,让教学活动更加贴近生活,更加便于学生们对知识进行理解和吸收。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激发,通过这样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灵活思维的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洪惠琴. 浅谈如何打造趣味化的小学数学课堂[J]. 考试周刊, 2019, 000(042):84.
[2]蒲永玉.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19(33):156.
[3]仲蓉香.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