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韦绍斌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理念也发生着变化。此时就需要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
        韦绍斌
        都安县加贵乡加贵小学  广西河池  5307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理念也发生着变化。此时就需要数学教师对数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学生在小学的阶段正处于接收知识的关键时期,而数学又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1]。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不能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知识传授,而应该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创新数学教学方法,积极的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创新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失去对数学知识探索和探究的兴趣,而且也使得数学课堂的教学失去了趣味性。因此,新课标基于此原因,对数学教师有了更高层次的教学要求,要求数学教师应该以学生实际的数学学习情况为基础,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运用课堂知识进行社会实践的能力,以便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有所提高,也逐渐的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为日后的社会提供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一、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发展的趋势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不再是仅限于学生学会课本上的知识,而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教导,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以及在学习中能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新课标还对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但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没有大规模的进行改动,目前小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点与前几年没有太大的差别。因此,新课程改革更多的是改革教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目前年轻的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真有体会,但是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植在很多教师的心中而且应试教育的影响又比较深远,使得部分学校仍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改革只是为中国未来教育明确了一个方向而已,更多的是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根据各地区教学差异、各科目、各文化的不同创新出不同的教学方式。目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对于学生的教学只停留在基础知识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教师创新出多元化、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对外界信息甄别、评价和分析的能力,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必要意义
        学生想要学好数学知识,是需要对数学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课程中,运用比较有趣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在在数学课堂中能够集中精力,全身心的融入到数学学习之中[2]。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方式创新时,不仅要体现出数学学习的价值,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将数学的本质体现出来。因此,需要数学教师在创新数学教学方法时深入学生的灵魂,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一个清晰的数学知识架构。同时,数学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实际使用数学知识时做到灵活运用,这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的水平,使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与判断。

而且在他们遇到不熟悉的题目时,还能够迅速的找到解决问题最优的方式,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待数学问题也能更加客观解决。
三、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具体途径
(一)革新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
        经过调查发现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能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提高,而且还会阻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使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大打折扣[3]。因此革新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刻不容缓。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多样化教学方式的探索,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各个层面进行探索,进而提高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师应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革新教学理念,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
        例如在学习《观察物体》的课程时,就需要数学教师放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运用在学生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进行物体观察时,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并且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弱,教师应该将观察物体时所需要的注意事项和在实践中运用的价值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出来,进而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这样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二)运用生活化教学,指引学生在学习时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
        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能力较弱,接受速度较慢的因素,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让学生寻找生活中与数学知识相关的事物,这样不仅将一部分比较出现的数学知识具体化,还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知识是有乐趣的,但是随着知识的深入,数学变得越来越抽象和复杂,学生逐渐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乐趣。因此,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将生活中比较有趣的例子进行数学知识的解释。例如在学习小数乘法时,教师就可以举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教师可以这样说“我在超市买大米时,一斤大米是5.6元,我买了三斤,请问我应该付多少钱。”这种生活中的例子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书本内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解答问题时锻炼了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应该基于新课标的教学目标进行数学教学方式的创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想象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能够进行主动的知识探究,这样可以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效率。当然,这需要教师革新教学理念,运用有趣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调动起来。还需要教师在教学时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赵红芳.关于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创新的几点思考[J].知识文库,2021(11):26-27.
[2]周春芳.试论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求知导刊,2021(20):26-27.
[3]马秀英.试论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对策[J].考试周刊,2021(36):65-66.
[4]王晴.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考[J].中华少年,2017(22):130-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