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廖翠英
[导读] 在小学学习阶段,正是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观念,明确人生理想的重要时期。
        廖翠英
        广州市从化区流溪小学510900
        摘要:在小学学习阶段,正是学生形成正确道德观念,明确人生理想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教师的教学任务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知识,还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个性发展来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可以说,教师在小学时期开展的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可以对学生日后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直接性影响。因此,若想在小学班级中顺利开展德育工作,则需班主任充分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素质水平,运用灵活、丰富的手段,对班级德育工作进行组织与管理,从而使得学生在教师组织的各种德育活动中更好发展。基于此,本文将以小学班主任为主要对象,以德育工作为重点研究方向,以益策略探究为主要探究目的进行讨论,希望能为广大班主任带来一定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
前言:
        在小学学习的过程,也正是学生个人性格、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时期。在这一时期,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质量可以直接影响学生日后成长的重要轨迹。可以说,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班主任身担重任,不仅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素养,还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思想教育、思想熏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相信通过广大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定能不断实现日常教学中德育工作的强化,使得小学生成长、发展为有用之才。因此,作为班主任,需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意识、培养良好思想道德习惯为导向,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从而实现良好的德育目标。
        一、转变德育观念
        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首先要做的,便是运用灵活的教育手段,采取激励、鼓励、表扬等方式使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德育活动中。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是时,需及时转变德育观念,深入学生内心世界,营造学生喜欢的、感兴趣的德育氛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充分明确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做到“一切从学生出发”。
        例如,在开展德育工作时,针对不同性格、不同思想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不同的德育方法。若想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思想意识,除日常教学活动外,教师可以开展相应的“谈心”交流会,在交流会中,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倾听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与学生共享喜悦、解决烦恼。在此基础上,教师方可针对不同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德育工作,通过激励、鼓励等手段使学生在自身思想的基础上得以不断成长,不断学习,从而达到个性化德育工作的教学目标。


        二、班主任以身作则
        在小学时期,学生正处于喜欢模仿他人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模仿的对象莫过于家长、教师以及同学。因此,教师作为学生模仿对象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教师的道德思想、日常行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的培养,道德行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也就是说,教师个人思想道德、日常行为表现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形成的优劣。基于此,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教师需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养,在日常教学中以身作则,充分贯彻“为人师表”这一教育理念,通过自身思想、行为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模仿榜样,从而有效实现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课余时间中,与学生讲述自己与朋友、家人、同事相处的趣事,讲述自己与朋友、家人、同事是怎样相处的,通过教师的讲述,使学生明白与他人相处一定要具备诚实守信、互相尊重、彼此爱护等特质,只有在良好特质的指导下,才能交到更多朋友、收获更多家人的关心、和同事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由此实现对学生开展的德育工作。
        三、树立学生榜样
        在班主任教学过程中,班干部一直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通过班干部的设立,不仅可以帮助班主任对班级纪律加以规范,对班级活动进行有序组织,还可以在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发挥出榜样的积极作用,配合班主任共同推进班级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在这一过程中,若想充分发挥班干部在德育工作中榜样的力量,则需班主任充分发挥教育智慧,对班干部进行科学选拔,通过竞争、激励等形式充分提升班干部整体能力。
        例如,在班干部选拔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全体学生以参加竞选的机会,请竞选学生分别进行演讲,表达自己想要成为班级干部的决心,希望为班级同学服务、和班级同学共同进步的想法,而后组织班级同学对竞选同学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日常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考察,选出综合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在“任职期间”,不断通过班干部日常工作中的良好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对班级同学加以熏陶,使得班级学生纷纷以班干部作为自己思想道德学习的对象,进而不断提升自己思想道德意识水平,强化自身思想道德行为,由此实现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育中,广大班主任需将德育教育放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不断运用灵活、丰富、多元、有趣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综合思想道德水平,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识,规范其日常思想道德行为。无论是教师自身德育观念的转变、以身作则的亲身实践,还是在班级内竞选班干部,为学生树立德育学习的榜样,都只是众多德育教育方法中的一小部分。相信在广大教师的不断努力、探索下,定能挖掘出更多、更高效的方法,使得班级德育工作得以更加顺利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沈银河.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J].读与写,2021,18(6):256-257.
[2]靖静.小学班主任绿色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J].读与写,2021,18(5):2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