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烟
福建省仙游县园庄中心小学,福建 仙游351255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数学学科教育都有既定的心理期盼。一方面教师围绕着重要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有效教育指导下,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是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呈现。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有效课堂教学,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营造热烈的课堂学习氛围,也是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呈现。教师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在反思中追求突破与创新,以谋求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验证教师数学课堂效果的方法较单一,因为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改变,学生的数学理解与思考能力亦悄悄发生着变化。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环节、课后作业完成度以及数学考试成绩等能够有效验证教师的教学效果,但教师更应该思考如何充分利
用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将知识有效传递给学生,使学生数学学科学习实现其不但会答题,还要会思考,在思考中不断提升数学学科综合能力,如此才是教师数学教学理想效果的彰显。
一、造成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不显著的原因
(一)教师教学方式单一,课堂氛围低沉
很多小学数学教师教学都出现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如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课堂氛围不活跃等,都表明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很多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学生的数学学习常在教师包围式的指引下进行。常常一节数学课下来,教师会花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数学知识讲解中,教师为教学付出了辛苦的汗水却收效甚微。虽然很多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由于教师采用相对严肃、沉闷的课堂教学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学生亦缺乏参与课堂互动的热情。长期沉浸在如此沉闷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利于学生数学良好学习与发展的[1]。
(二)教师教学忽略学生学习规律与发展,重理论而轻实践
学生对不同学科的学习是有规律可循的,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数学知识储备不足,但他们活泼好动,常对新的、富有趣味性的知识和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这就是为什么教育学生常常以兴趣为引导进行启发教育。这也给广大小学数学教师以提醒,因为很多教师数学教学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规律与发展。教师将相对抽象、严谨的数学知识一板一眼地教给学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教师教学忽视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规律,会造成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厌烦情绪。很多教师数学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传递,学生在此种教育方式下无法认清数学学科的内涵,没有将所学知识良好地联系生活实际,因此不具备利用数学学科思考与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这便是教师数学教学效果不显著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二、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一)开展有效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探索、交流合作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若要提升教学效果,应积极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限制,从学生数学学习发展实际出发,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融入更多的主观思考、强化学生交流合作学习与互动,以营造良好的课堂交流学习氛围。教师可积极采用学生间的有效合作学习模式,过程中指引学生正确、积极的思考方向,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智慧与优势,活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效果凸显。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面积”为例,就是首先明确教育目标:教育学生理解面积的概念;理解面积与度量单位的表示关系;通过面积知识所学,培养学生知识联系实际的重要能力。接着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教师根据每组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围绕重要的数学教学目标,提出启发式问题:李师傅要为一处废弃办公室安装塑钢窗框及玻璃,但平时帮助李师傅进行测量计算的工人有事出去了,你们如何帮助李师傅呢?通过启发式问题使学生充分调动头脑中的数学知识储备,将面积计算公式、对应度量单位等跃然眼前,激发各组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对问题的思索中,使组内的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发挥作用,参与到紧张、畅快的思考与交流当中,从而实现学习目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丰富数学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可开展丰富的数学课堂活动,使学生在活动积极参与中不知不觉习得数学知识。教师设计不同类型的数学活动对学生而言是充满期待的。因为数学教材中的知识是固定的,但因为教师设计巧妙的、充满趣味性的知识呈现方式,使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加以学生主动思考与积极实践,不但呈现了热烈的课堂学习氛围,还使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以有效提升,也就达到了提升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目的。以“可能性”为例,教师组织学生参与活动,围绕着“一定、可能、不可能”词语对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正确描述。教师可以设计有趣的抓阄游戏,并将纸条中包含的内容提前告知学生,内容有奖励、有“惩罚”,也有空白。教师按照班级学生人数设置抓阄纸条数量,其中奖励纸条十五张,惩罚纸条5张,其余为空白纸条。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领会可能性的意义。知晓描述语言如:班级同学们一定会抽到这三种纸条的某一种;可能会抽到其中的一种;一定不会抽到除了这三种内容以外的纸条。在学生明确可能性的意义之后,还可以结合学生抓阄情况,对抓到奖励纸条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抓到“惩罚”的学生,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趣味数学计算题,安排学生快速运算。通过设计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不但能够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在快乐参与过程中自然而然获得数学知识技能。通过一些小小的奖励和“惩罚”,还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课堂的热爱,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和期待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也就是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结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特点出发,确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组织丰富的课堂活动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得学生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获得数学知识的有效学习和不断进步,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更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艳凤.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