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伊 周永斌
黑龙江水利高级技工学校
摘要: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推动了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但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导致了人才的稀缺。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教学为社会提供了一大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然而,这些学生往往只有一些初级和中级专业技术,但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严重不足。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现行教学模式的弊端。为提高中职生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中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希望能提高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中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创新人才;培训模式;改革
机电一体化是目前最先进的生产技术之一。它融合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智能技术等现代先进技术,为现代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支撑。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普遍应用,提高了工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对降低生产成本和劳动力资源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升了我国工业生产行业的制造水平。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人才的需求,给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带来了无法满足的发展机遇。为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探索中等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机电行业专业人才发展现状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机电行业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从国家需求和行业需求来看,机电行业已成为热点行业。对中等职业院校机电专业学生来说,机电行业的高要求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不断探索转变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对中等职业院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机电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机电一体化人才需求趋于稳定,市场供需平衡。传统中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初级和中级专业技术人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研究生院校的就业需求,但在日益发展的市场需求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机电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更侧重于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能够满足机电设备操作、维护和管理的综合性人才需求。由于机电设备的供需矛盾,造成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断层,创新人才的缺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2、 中职机电一体化
机电一体化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人才培养。虽然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但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知识和技术内容自成体系的学科,专业服务领域更广,行业跨度更大。专业内容随着新技术成果的应用不断更新,这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大多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言行教学模式为主,教学模式单一。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课堂气氛差,师生交流少,实践能力不足,思维固化,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机电行业发展初期市场发展的需要。然而,随着机电行业的日益成熟,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制约了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3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措施
针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有必要进行全面改革,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综合技术人才,促进机电一体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中等职业院校需要在多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1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软硬件的开发与建设
3.1.1硬件建设要转变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首先要加大投入,重视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完善中等职业学校的硬件设施,从而更好地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教学创新人才。考虑到机电一体化专业注重实践训练,通过实验和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加深学生对产品设计各个环节的理解,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1.2软件开发中职院校应不断完善课程体系改革,适应现代教学模式的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突出特色教学,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教学。在新课程体系改革中,要使课程内容设计由浅入深、由浅入深、横向和纵向延伸到整个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以致用。此外,还可以建立中高职院校与企业的联合发展机制,为其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
3.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学队伍是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创新型教学人才的关键。它直接参与教学过程,对整个教学体系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一是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教育,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时间能力,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其次,中等职业院校也可以聘请一些具有机电一体化相关专业经验的员工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兼职教师的实践经验,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帮助学生培养实践能力,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最后,学校要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定期对教师队伍进行考核评价,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
3.3 针对实践教学效果的反馈,中职院校应根据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效果反馈,完善实践 教学效果评价体系。首先,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之间的互动,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其次,对中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学习的优缺点。最后,企业反馈在中等职业院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助于高校更好地调整教学。
4、 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社会需要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中等职业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早期教学过程中,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着许多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为更好地培养创新人才,中等职业院校要从软硬件方向加强建设,建立高素质的教学队伍,注重实践教学效果的反馈,为社会培养一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国强 .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3+3”中高职教学衔接的 教学研究 [J]. 中国市场 ,2017(31).
[2]] 张秋 . 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J]. 考试周刊 ,2016(43).
[3] 万松峰 . 基于 CDIO 的高职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 究——以东莞高职机电专业为例? [J]. 高教学刊 ,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