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
摘要:现在中职数学课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学生的整体数学基础较差,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信心,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的问题,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难,使教师的数学教学较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数学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自信心,根据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师生情感融洽,使数学课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那么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授课效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中职教育;数学教学;问题;对策
笔者在中职院校进行数学教学十几年,发现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问题:
第一、学生的整体数学基础比较薄弱。
笔者进行了一次访谈调查,调查对象是是本校2020级艺术设计动画班的10名学生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初中知识的掌握情况, 访谈的内容主要是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掌握程度。通过的访谈调查,笔者发现在这lO名学生中,3名学生不能完整的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4名学生对于公式的用法不太熟练,3名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公式的用法。中专教师讲到一元二次不等式时,只有先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的用法。
中职数学课程内容跟普通高中是一样的,高中数学知识的学习是在初中的数学知识达到合格标准的前提下进行的,因为一些学生对于初中的知识没有掌握好,再加上数学课的连贯性非常强,所以造成他们的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也较差。这给我们的数学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
一方面,过去一些容易的知识点,现在成了难点。例如,我给2020级艺术专业学生讲授一元二次函数时,按照教学计划本来应该二节课就讲完了,可是我用了四节课的时间,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掌握 不了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形和性质。另一方面,数学知识的连贯性非常强,由于一些 学生初中数学知识掌握较差,所以他们学习数学就会非常吃力。绝大多数的学生初中的几何没学好,害怕学习图形。在过去,教师在数学课 上最爱使用数形结合起来的方法,例如,利用图形我们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 和求一元二次函数的最值会非常方便。但是现在,我们如果仍然采用数形结合起来的方法,那么很多学生也许就会听不懂。
数学课的连贯性非常强,如果一些学生一节课听不懂,那么他们对后面的课就容易丧失信心。当教师找学生演板的时候,一些学生总是不敢上来;当教师课堂提问的时候,一些学生总是不能准确的回答;一些学生做作业,一遇到困难,就想寻找捷径,找成绩好的学生的作业 “复制”一份。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常常发现,一份作业一个地方出现错误, 会有许多份作业不约而同的出现同样的错误。
教师如果去补习初中的数学知识, 那么中专的授课内容将不能完成。但是,教师如果不去补习初中的数学知识,那么一些学生不一定能够听懂课,更不要去谈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了。
第二、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中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自信心。
一些初中学校,重视对优等生的培养,对中下游的学生不够关心,一些中专生由于在初中的考试成绩长期处于中下游,所以他们在学习中不但缺乏自信心,而且还有着很强的自卑感。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一点小小的困难,就会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况且,社会上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材时,往往只重视高学历的人材,高学历员工的工资待遇远远高于低学历的员工。在这个大环境下, 许多中专生由于对自己的前途丧失自信,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很不利于他们在中专学校接受新的知识,这也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所以,我们要非常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第三、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
因为学生的自卑心很强,缺乏学习的自信心,所以,他们在学习中缺少学习的积极性。“许多中职生进入中职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不会主动地学习。”一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人在教室心在外。一些学生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课后没有复习的习惯。
一些学生认为,数学课枯燥无味,缺乏生动的例子, 甚至有个别学生说数学课好似“催眠曲”,一上数学课就会睡觉。还有一些同学如果因为有事请假而缺课,课下很少主动找教师补课,更别谈自己找同学补课。
中职数学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和原因,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困难。我们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呢?如何提高数学课的授课效果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下的看法。
第一、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尊心。
教师不仅在课堂上要重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还要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我在上海市工艺美术学校2020级艺术设计产品班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这个班级30名学生,调查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教师授课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在这次调查中,笔者发放了30份问卷,有效收回29份。 经过对有效收回的29份问卷统计,笔者发现:对于问题“你现在能够听懂数学课吗?”,23%的学生表示“能听懂”数学课,52%的学生表示“听不太懂”,25% 的学生表示“听不懂”;对于问题“你是否希望教师多给予表扬、鼓励?”,84%的学生认为“多一点儿”,16%的学生认为“多少都可”。 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重视学生的自尊心,降低对学生的要求,调整授课内容和进度,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鼓励表扬为主,很少批评。
第二、教师要因材施教。
教师要站在现在中专生的立场,思考一下学生需要如何教,思考学生的实际状况。
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相差很大,有的孩子上课注意力很难集中,需要不断的提醒,接受能力也比较弱,因为基础比较弱,不同的孩子听不懂的点都不一样,他们需要老师单独帮助和辅导,有的孩子学习能力较其他孩子要强一些,给她们布置自学任务,自行完成练习,不懂就问,他们的积极性也会被调动。
第三、教师活要跃数学课的课堂气氛。
“轻松而自然的课堂气氛很容易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创 造性思维。”。 如果教师使数学课堂气氛活跃起来,那么会使学生在知识的探索、智力的发挥上达到最佳状态,使数学课堂教学获取最佳的效果。
教师可以积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维,加强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如果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沟通,那么教师很可能对学生了解不足,难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因此,数学教师在平时要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有可能的话,参加学生的一些班级集体活动,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从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名字。绝大多数学生都很重视自己的名字,教师最好记着大多数同学的名字,而且还可以在学生的名字下功夫。 例如,在课堂提问时,教师在一个叫王拯的同学回答正确后,可以说:“非常正确,你比包拯还聪明。”教师在提问一个刘一鸣的同学时:“相信你能回答正确,相信你能一鸣惊人。”一个叫李聪的同学回答完一个问题时,教师可以说:“非常棒,你真聪明!”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对学生的态度,要深入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数学课的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授课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宏伟.你的学生喜欢数学吗[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7,1:9.
[2]何玉刚.提高课堂教学吸引力的有效策略[J].职教通讯,2007,01:107.
[3]严碧友.课堂教学中应当把握好六个度[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7,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