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之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申燕青
[导读] 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速度不断加快,各行业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愈发迫切,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显得更加重要起来。
        申燕青
        河南省安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省 安阳县 455112
        摘要: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速度不断加快,各行业对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愈发迫切,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显得更加重要起来。中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其更关注培养人才的职业性、实用性,在培养过程中更注重实训教学。中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为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中职院校在教学、实训方面需要企业的参与,企业在员工培训、产品生产等方面需要中职院校的支持,这正是产教融合的基础所在。
        关键词: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践与探索
引言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要想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技能型应用人才,产教融合势在必行。本文深入分析松原职业技术学院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体系现状,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职业技术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毕业生社会认可度等方面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以期对中职其他专业的产教融合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畜牧兽医专业实践能力不足的原因
        (一)训基地不能真正发挥技能培养的作用
        实训基地是中职院校举办专业教学活动、培训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等无比重要的机构,是中职院校实践体制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一些学校实训基地的突出问题表现在资金投入不足、监督管理意识不到位、设施设备老旧与实际生产不对接、部分仪器设备使用率低、仪器设备台套数不足、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低,甚至部分实验环境存在安全隐患,所以实训基地不能真正发挥技能培养的作用。
        (二)畜牧业自身存在问题
        截止到2019年,本国畜牧业的发展水平与能力一直停滞不前,其中肉类产量大约有千万吨左右,畜禽养殖的规模范围也不断扩展加大,由此尤其的利用效率也会逐渐提升的。随着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自身也有一些突出的问题需要得到完善和解决。比如,对环境的大肆污染、动物疫病的时常发生和人类违禁药物的添加等各种问题,特别是瘦肉精、非洲猪瘟、假羊肉等安全事件愈演愈烈,畜牧业的健康问题已经被社会和人民群众所高度重视。除此之外,也给畜牧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束缚。
        (三)师资实践培养能力不足
        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需要更多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这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虽然中职院校的师资从数量上讲能满足教学要求,但是符合“双师型”教师标准的师资数量还较少,难以满足当前中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3]。许多中职院校的专任教师仍以中职毕业生为主,虽然精通专业知识,但是缺少在行业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实践教学能力欠缺。虽然近几年大力提倡专业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但由于学校缺乏有效的管理、奖惩等机制,专业教师进企业学习锻炼的数量并不多。
二、中职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产教融合及校企合作之实践与探索
        (一)校企深度融合,提升师资水平
        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一线教师结对子,共同提升教学水平。校内教师每年利用暑期以及周末到企业进行技能锻炼,由企业一线教师进行手把手教授,提升了自身的技能水平;企业一线教师则向校内教师学习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技巧,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这种方法校内教师和企业一线教师相得益彰,互相提升。


        (二)建立健全机制,保证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发展
        保障教学的顺利开展是中职院校推动实训基地建设的前提条件,而保证生产追逐利润则是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保证企业能够对实训基地持续投入维持实训基地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具体实施中,一方面,校企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明确责任职责,将双方的责任、权利都清楚地写在合作协议中,共同成立合作协调部门,下设若干工作小组,制定《实训基地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学生实习工作手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管理协议》等制度。具体如表2所示。实践教学期间,学生应执行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和业绩考核制度,由校企共同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由企业给学生开具企业工作经历证明,增强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另一方面,校企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对外开展相关技术服务,如依托实训基地承接业务,开展抗体浓度检测、血液常规分析、药敏试验、抗原检测、环境消毒等业务。这些业务均由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参与,学生作为生产主体,通过分工协作和轮岗,完成相应的任务。实训项目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由市场化标准来衡量,经营所得一部分用来支付学生报酬,一部分按照协议约定由企业和中职院校掌握,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校企深度融合,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和北京恩宠的繁育基地、宠物医院、宠物美容院等校外实训基地,采取“理实一体化”、“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企业真实环境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阶段、准学徒阶段、企业学徒阶段三阶段的阶梯式培养方式全方位锻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能力和素养能力。优化后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在2020年中国小动物技能大赛中,畜牧兽医专业荣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一项,衡水职业技术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两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助力学生实现创业梦想,中职畜牧兽医专业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基础上,在专业技能课程中也开设创新创业模块,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的相互渗透和融合,进而提高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业的能力。现代畜牧兽医企业需求有新思想、不墨守成规、敢于求变的专业技能人才,因此学校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科学的融入中职畜牧兽医专业课程体系中,充分满足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同时也可以鼓励有能力和想法的学生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的各种科研项目中,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不断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五)对平台+课程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建立
        课程设立对创新创业的教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把畜牧教育发展与创新创业相融合,会成为中职学生自身进行创新创业进程中最为有效的方式。以现代的畜牧业人才应该具备的四大能力为目的,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同时把专业体验等课程加入到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中去。构建了四大课程群,逐步建立了“平台+课程”的教育教学构成,让人才培养的目标逐渐得到发展,中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效率也得到了快速地提升。
结束语
        现代学徒制和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是适应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将这种做法继续推行势必会对畜牧兽医专业(宠物方向)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分析研究两者的深度融合将成为一项长久的工作,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李长生,孙学钊,赵世文,何玉华,郝景峰,于跃,尤培华,吴亚萍,于伟,马龙.新时代畜牧兽医专科人才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当代畜牧,2019(12):31-34.
[2]窦婕香.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畜牧,2019(12):41.
[3]魏清亮.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学徒制下的学生管理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29):272-273.
[4]桑晓宇,姜宁,王建民,刘金玲,姚龙泉,冯颖,陈冉,杨娜.有关中职畜牧兽医教学改革的探讨[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9(09):50+45.
[5]王晓平,张大军.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案例[J].今日畜牧兽医,2019,35(09):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