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十年混合式英语教学发展的研究综述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王小婷 李俊丽[通讯作者]
[导读]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将成为未来英语教学的新常态。
        王小婷 李俊丽[通讯作者]
        陕西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 陕西汉中 723000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将成为未来英语教学的新常态。本研究对我国17种外语类权威期刊上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对我国外语类期刊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旨在探究混合式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发展态势,通过分析与反思进行混合式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探索。
        [关键词]混合式英语,教育信息化,混合式英语学习,混合式英语教学,研究综述
1.引言
        随着教育部 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2020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等文件的印发,教育信息化发展已呈必然趋势。传统课堂已不能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需求,而纯线上学习对学生目前来说不太现实,因此,混合式英语教学对学生来说对两种学习方式的取长补短,非常实用。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分析发现,目前对混合式英语教学的研究成果进行统计分析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对混合式英语教学的整体性发展研究十分必要。
2.文献综述
        2.1研究现状
        通过高级检索,限定范围为北大核心与CSSCI,通过对关键词“混合式英语”进行搜索,发现有139条结果;对“混合式英语学习”进行搜索,发现有83条结果;对“混合英语教学”进行搜索,发现有99条结果。对关键词“混合式英语研究综述”进行高级检索,结果为0。通过以上调查现状,说明对混合式英语教学进行综述性的研究方面尚不多见,而混合式英语教学处于鼎盛时期,因此,对其相关研究进行统计、归纳和分析十分重要,对研究结果进行反思与探索也十分必要。
        2.2研究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中的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1]混合式英语学习是在教育信息化发展基础之上进行的。
        混合式学习,是将传统学习方式与线上学习方式融合到一起,取长补短,促进教学与学习的高效进行。混合式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则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起引导作用(赵怀明,2017)。
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与定量研究法对中国知网上的外语类权威期刊进行定量与分析研究。文献分析法是指通过对收集到的某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以探明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状况,并从中引出自己观点的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法是指对所研究对象的数量特征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
        3.1文献纳入标准
        在对混合式教学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之后,本研究以我国17种权威外语类期刊上的相关论文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主要从期刊来源、文献题目、文献类型、发表时间等方面进行文献纳入限定。如表1所示:
表1  文献纳入标准

        3.2文献搜集
        本研究通过对相关综述类文章进行分析,首先,确定关键词为“混合式英语”、“混合英语”、“混合式英语教学”、“混合式英语学习”;其次,在中国知网(CNKI)上作为主题和关键词进行了高级检索,限定条件为北大核心与CSSCI类期刊;最后,严格根据表1的文献纳入标准进行了人工筛选,最终从所有出现的结果里面筛选出了 22条符合所有条件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为了确保分析所选文献的信度和效度,通过反复性人工筛选,确定所选文献都是17种权威外语学刊范围内的,并且没有遗漏。同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分类归纳整理,按照文献名、作者、期刊来源以及发表时间进行归类整理,形成原始数据。并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
4.研究结果与分析
        研究结果主要从混合式英语教学研究发展总态势和研究内容以及研究学段进行分析比较,从教师、学生、教学平台及教学方法四个维度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发展意见。
        4.1混合式英语教学研究发展总态势

        由表2和图1可看出,2011-2021年我国混合式英语教学研究的论文数量呈波动式上升趋势,2011-2014年呈现规律性发展;2014-2016的论文数目均为0,呈现静止发展状态;2016-2021年呈现迅猛式发展,论文数量不断增加,说明在此段时期内对于混合式英语教学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至2021年达到顶峰为至少6篇论文。通过以上数据及发展态势表明,我国混合式英语教学的发展不稳定,总体呈波动式上升趋势,2016年后,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总体论文数量还是不多。因此,需要进一步思考应用途径,促进其从数量和趋势上都呈稳定增长态势。
        4.2混合式英语教学研究内容及学段
        本研究通过对近10年我国混合式英语教学与学习研究的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并加以分类,从研究内容来划分,可分为7类,并标注以应用学段,如表3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具体实践方面的研究最多,占比31.8%,适应性研究以及其他研究最少,只占4.5%。依据篇数进行比较得出:具体实践研究(6篇)>模型建构研究(5篇)>所应用领域研究(3篇)=探析类研究(3)=内部因素研究(3)>适应性研究(1篇)=其他研究(1篇),说明混合式英语教学适应性研究及其他方面的研究尚有较大空间,而这7个方面的研究数目也不多。同时,这些研究所应用的学段都是大学,属于高等教育阶段,而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混合式英语教学的研究尚不多见。
        基于以上数据分析,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策略分析:
        从教师角度来看,混合式教学应用的教学领域范围太窄,在听说读写看译方面还是需要不断探索,混合的方式比较散乱,并未成体系;从学生角度来看,混合的适应性不强,适用范围狭窄,方法无规律,学生无所是从;从教学平台角度来看,平台使用比较模糊化,大学生慕课提到较多,其他方式如蓝墨云班课、学习通、雨课堂、iWrite、FiF口语训练学生版、U校园等提到较少;从教学方法角度来看,教学模式呈现多元化,如BREAD教学模式、3(R)+1(O)+S+A模式及翻转课堂等,虽比较新颖,但并未系统化和普及化,教学方法仍需不断探索和研究。
        综上所述,得出以下研究结果:(1)我国目前混合式英语教学的现状总体呈波动式上升,但发展情况不稳定;(2)混合式英语教学的研究数目不多,只有22个,呈不活跃状态;(3)研究内容偏少,应用范围太少,视角不够宽广;(4)混合式英语教学应用学段太过单一,主要是大学,中小学应用研究太少;(5)混合式教学并未成体系,研究及应用方式还是比较散乱,并未成体系。
        5.策略分析及结论
        通过对以上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反思,得出以下结论:尽管教育信息化在今天迅速发展,混合式教学已成为日常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近10年来在混合式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却不多,研究数目有待增加,研究内容有待拓展,研究范围和研究领域需要扩宽,研究方法需要多元化。在研究学段方面,要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以及初高中的混合式英语教学进行研究,拓宽使用渠道,加强其使用情况的研究。在研究维度方面,应重视混合式教学的系统化,对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同时要注意学生的适应性情况;学习平台的多元化及科学化使用,如学习通、蓝墨云班课及各类听说写软件的使用;最后,要注意混合式英语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及普适性,并进行研究反思。只有不断进行混合式英语教学与学习的探索与研究,让理论指导实践,再从实践中改进理论,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循环往复,才能让混合式英语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6.结语
        本研究通过对2011-2021年中国知网上外语类权威期刊的混合式英语教学与学习的文献进行了筛选、统计、分析及反思,通过文献分析及定量分析得出了混合式英语教学总体呈波动式增长的趋势,但发展的宽度、广度以及深度需要加强,通过研究结果总结出了混合式英语教学的现状,探索出新的发展方向。混合式英语教学与学习需不断进行探索与改进,更好地服务学生学习。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改革越来越重视,混合式英语教学与学习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应用与研究将会有很大空间,通过全方位、宽领域的研究,以解决混合式英语教学发展不稳定、研究数量少、内容狭窄及学段单一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任友群,冯仰存,郑旭东.融合创新,智能引领,迎接教育信息化新时代[J].中国电化教育,2018(01):7-14+34.
[2]张军,程晓龙.我国近十年同伴反馈研究:回顾与展望[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0,28(01):48-55.
[3]陈静,陈吉颖,郭凯.混合式学术英语写作课堂中的学习投入研究[J].外语界,2021(01):28-36.
[4]任庆梅.混合式教学环境下动机调控对大学英语课堂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1(01):44-50+60+7.
[5]张佳一,郭乙瑶,苗兴伟.混合式教学中任务特征对英语交流意愿的影响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1(01):56-60+9.
[6]吕晓敏.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21(01):61-65+10.
[7]张丹.大学英语混合式金课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1(01):71-77+91+12.
[8]杜云飞,王建梅.常态化多维混合在线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以学术英语课程为例[J].外国语文,2021,37(01):137-144.
[9]秦丽莉,何艳华,欧阳西贝.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生态给养”转化有效性研究[J].外语界,2020(06):79-86.
[10]曹佩升.基于翻转课堂的ESP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效果研究[J].外语界,2020(06):87-94.
[11]张梅,何曦.混合式大学英语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0(04):89-93+14.
[12]钟兰凤,钟家宝.混合式EAP阅读BREAD教学模式设计及有效性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20(01):77-83+103+12.
[13]张欢瑞,张文霞,杨芳.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英语学习策略的影响研究——以“基础英语听说”课程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9(05):39-44.
[14]陈雪.国内近二十年高中英语听力理解研究综述[J].教学与管理,2014(03):106-108.
[15]郑咏滟.SPOC混合式教学在英语学术写作课堂中的促学效果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9(05):50-55.
[16]蔡基刚.以项目驱动的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42(03):39-47+160.
[17]王琳.大学外语混合式教学与数字化教学模式研究——评《现代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J].外语电化教学,2019(01):99.
作者简介:王小婷(1991-),女,陕西渭南人,陕西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20级学科教学(英语)研究生,学位: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通讯作者:李俊丽(1975-),女,四川蓬溪,陕西理工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2019年线下一流课程《大学英语二》研究成果;系2021年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大学英语》研究成果;系陕西省社科联2021年外语专项项目“基于POA理论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智慧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2021ND05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