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力冰
福建省漳州市北斗中心小学 363000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意义
孔子的“因材施教”, 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蔡元培提倡“学术自由,兼容并蓄”,是对素质教育的很好诠释,提倡注重个体自由和全面发展。柏拉图吸收和发展了智者的“三艺”及斯巴达的军事体育课程,也总结了雅典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四科”即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夸美纽斯提出“泛智论”即将一切知识交给一切人的学问。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曾说过:“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兴趣是多方面的因此要求多方面的活动”。
中西的这些类似多元智能的理论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育的发展,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更为系统、全面地介绍多元智能的客观存在和开发可能,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有力武器。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智力观。
在过去的智力研究中,片面的认为智力只包含语言和数学能力,以心理测量学的方法为主,衍生出了多种智商测验的量表和标准,但大部分的测验按照教育成就来确定效度,因此学业成就便成了智力高低的标准,即智力=学业智力=成绩。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更正了这一智力误区,让大家重新认识到智力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并认识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重要性,“素质教育”这一观念便应运而生。
(二)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我们建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比奈智力量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学校教育标准、教学目标的制定,教育方法的采用。这样的教育模式被加德纳称之为“学校教育的统一观点”。同对学校只重视语言-言语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的培养,通过考试给学生评分,以“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给学生贴标签,于是便产生了“优生”“差生”。这样的教育造成了人才的流失。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并不是单元或二元的,而是多元的。每种智能有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学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考试成绩并不是评价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差生”这一概念被更正为“后进生”之后,又再次被定义为“潜能生”,“潜能生”这一词才是对这一类学生最好的诠释,每个人都具有8种智能,这8种智能都是可以通过培养得以发展的。洛克的“白板说”也支持着这一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倡导教师不仅要发现学生的优缺点,还要促进优势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开发弱势智能,使弱势智能得到弥补。
(三)多元智能有助于我们建立多维客观的评价观。
传统的评价体系中明确制定以分数来评判学生的优差,考试得分100—85为优,85—70为良,70—60为中,60以下为差。对学校优劣的评价便通过冰冷的升学率来断定,这便导致学校为提高形象,用机械的记忆方式培养文科生,用题海战术法培养理科生,并且重视优生,发展中等生,放弃差生的态度来对待学生。
加德纳提出建立以“个人为本”的评价体系,包括标准参照评价,基准、自比和真实性评价。福格蒂提出“三维评价模式”——档案袋评价、表现性评价和传统评价。这两个方案对学生形成更真实可靠的总体评价提供的可能。多维且全面地评价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更有效地开发“潜能生”的潜能。
二、多元智能视角下小学英语教学理念
多元智能理论被认定是“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
它认为人具有九种智能,而每个人九种智能开发的程度各有不同,每个人都有优势智能和劣势智能,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并采用不同方式的评价方法才能更全面地对个体作出详细、全面、客观的评价,评价结果给予正确的解释,才能做到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并提供多元课程,多元教学模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11年颁布的《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是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制定的。
1.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2.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3.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4.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三、多元智能视角下的小学英语教材
目前使用的多版本英语教材均充分关注学生多元智能开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为教师提供了设计多元智能课堂活动的条件
小学英语教材每一册书所包含的内容都是极其丰富的,包括学生用书、教师用书、学生活动手册、录音带、教学动画光盘、单词卡片、课文挂图等基本教学配备材料外,还有贴纸集、歌曲集、教学课件、课外有声读物等,用以丰富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融合多学科知识
小学英语教材教学内容不仅有日常交际内容,还融合了其它学科知识,例如:气象、医学、农业、体育运动、音乐、美术、历史、地理,使英语学科内容丰富多彩,利用多元学科融合,开发学生多元智能。
(三)形式多样的活动设计
小学英语教材的每一个Lesson不单单是课文,还有Learn to say, Learn to write, Listen, Play a game, Say a rhyme, Read and answer, Do a survey, Let’s chant, Let’s act, Sing a song等多版块组成,活动内容丰富,不仅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开发。
三、多元智能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多元导入。
导入通常被称为热身激趣环节,一个好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导入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例如:rhyme, music (音乐-节奏智能),exersise (身体运动智能),story (语言-言语智能),guess (数学-逻辑智能)等多元的活动和游戏形式,使课堂一开始便 充满乐趣和笑声。
(二)多元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教师以课本为主,充分利用音像图片、多媒体、实物等,让学生直观感知课文内容,让死板的内容生动活跃起来,提高学生的领悟记忆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设计多元活动
增强学习效果,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活跃,喜欢鲜艳的颜色和可爱的动画。教学是一门艺术,要让课堂艺术化,可以采用多元的活动,例如:唱歌、跳舞、画画、做操、表演、对话、竞赛等活动都可以引入小学英语课堂,让学生学中玩、玩中学,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参与,并且能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活动,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并能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李丽生,2005:148)
(四)设计多元的复习活动。
复习并不是枯燥地做练习,可以设计课本剧、演话剧,组织汇演、合唱、绕口令等方式,不仅巩固了所学内容,而且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五)设计多元智能作业
教师应布置开放的作业,给学生一个开放的题目,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优势智能,根据他们对所学内容的不同理解,创造出不同的学习成果,作业便成了学生们展示自我的舞台,获得成功的体验,发散性思维、创新能力、多元智能同时得到提升。(阿姆斯特朗,2003:125)
总之,多元智能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课堂教学环节中,导入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呈现要能激发学生学习激情、活动要能促进学生的领悟、作业要能展现学生的才能,是多元智能课堂设计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中得到快乐学习,并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使他们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