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英
孝昌县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新的发展趋势,越来越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对于中学生的各科学习提出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学校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的同时,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善于用英语表达,充分感受英语的语言魅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教学变革
引言
受传统学科教学“知识授受”惯性的影响,我国的基础教育普遍存在为考而教的狭隘教学思想和片面追求学生学习成绩和升学率的现象,造成学生死记硬背教材内容、机械化地学习课本知识,大量地刷各种类型的试题,而不懂得创造性地应用知识,严重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改善此现象,教育部等国家机构明确指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当前,为了适应新的教育目标,必须不断创新和变革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然而,初中英语作为一门基础语言学科,其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方法还不完整,部分教师的英语教学策略存在很多问题;另外,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核心素质不可缺少的载体,然而,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还比较模糊。例如,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注重让学生掌握单词、短语、时态、语法等理论知识,而忽视了英语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的能力;另外,师生之间未建立起英语语言互动的良好关系,导致学生关于英语学习的印象仍滞留在“知识本位”中。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新时代初中英语教师要积极改变过去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英语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能力、品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思维以及科学的社会责任和正确的价值观,以此实现发展英语核心素养的终极目的。文章中,笔者根据自身数年来的教学经验,结合核心素养培育的全新教育目标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呈现出的问题,提出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有效对策,旨在为我国中学生英语科学素养的发展研究以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提供参考。
1“核心素养”与英语教学
就英语学科而言,新课标中明确了需要重点培育的四大核心素养,其一为思维品质,其二为语言能力,其三为学习能力,其四为文化意识。其中,作为心智表征的思维品质指的是在批判性、逻辑性、创新性上,思维表现出的水平与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够使他们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增强。作为基础要素的语言能力指的是通过读、写、听、看、说等方法对社会情境中的事物进行表达与理解的能力,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和思维方式。作为发展条件的学习能力指的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主动进行路径开拓、策略调整与效率提升的能力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一方面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与自我管理习惯,另外一方面能够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而作为价值取向具体体现的文化意识是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家国情怀。以上核心素养之间是协调发展与相互渗透的,共同为英语总课程目标的实现服务。
2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2.1教学目标不合理
受以往应试教育的约束,现阶段,一些英语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
2.2学生问题
英语学科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烦琐性,英语不是母语,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进程中自然会感到有一定的困难。同时,学生天生具有一定的好奇心理,无法在枯燥的英语课堂中长期保持注意力,对英语教师的授课造成了一定的干扰与限制。长此以往,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意识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英语课堂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3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变革策略3.1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英语学习的主要目标就是学好英语基础知识,打牢英语基础知识。在初中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注重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听、说、读、写等。要想开展一堂有意义的英语课,第一步就是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教师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比如可以利用游戏教学,为学生设计小型趣味性游戏,在巩固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还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英语教学短视频或者英语歌曲等,从语言环境到感官刺激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课堂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讨论,了解学生的一些兴趣爱好和特点,利用英文歌曲或者特色图片等,从语言和环境方面将学生引入到英语环境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使用英语教学,既能令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知识的应用,又能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程度。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英语教学,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也会很好地提高英语学以致用的效果。教师通过学生反馈的英语学习成果,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而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3.2提高英语课堂的有效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通常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进行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只注重对于英语知识的教学,忽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的重点也是英语单词、短语以及句子,学习的方式大都是死记硬背,对于如何正确地学习英语知识,锻炼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基本上没有概念,导致自己根本不会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当今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除了需要教授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这也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对于英语学习来说,死记硬背绝对不是一个很好的方式,要想学好英语,必须要学以致用。教师需要秉持这样的目的,在良好的英语教学氛围中与学生加强互动和交流,带着自己的知识和专业素养以及英语运用技巧,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引导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方式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意识。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学习瓶颈,在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就会找到症结所在,并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将学习英语变得更加得心应手。另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课堂英语学习经验分享会,鼓励优秀学生分享自己的英语学习经验和方式,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激发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的求知欲。教师通过引导不同水平的学生共同进步和成长,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能促进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3.3营造核心素养培养课堂
英语核心素养规划体现在很多方面,包含灵活多样的思维特征、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水平、英语学科的文化品质以及综合学习水平等。在实际教学进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培育、提升学生的英语思维与学科素养,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综合学习水平就是应用所学习的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除此以外,思维品质也是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关键组成。思维品质是对学生思维与辨识能力的全面概括,包含逻辑思维、理论分析等,可以让学生经由英语学习拓展思维,学以致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不断改革的今天,想要更好地提高初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英语教师需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优化自己的教学理念,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张熊利,王松槐.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下初中生阅读能力测评模式研究———以初一年级英语阅读试题为范本[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8(7).
[2]张莉,杨志皇.核心素养观下英语教学变革的困境和出路教学与管理,2020,(1).
[3]陈香菊.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实践[J].新课程(中),2019,(11).
[4]沈艳军.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式分析[J].中学生英语,2020(4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