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会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萨尔图附属学校 163000
摘要: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意识到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要性。经过调查发现,我国仍然存在一部分中学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美术学科的教育,这就导致很多学生缺乏足够的审美能力。为了能够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中学教师就需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积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本研究首先对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升了相应的教学对策,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分别为:第一、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审美标准;第二、通过不同类型的美术课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育;审美能力;教学过程
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意义和作用
实际上,在一个初中学生的成长发育过程中,美术教育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更是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另一个视角看待世界,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因此,授课教师需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开展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价值观念,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1]。
二、构建正确的审美标准和观念
为了能够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首先需要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构建正确的审美标准,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才能够随时发现生活中的美学。笔者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发现,一般情况下,审美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为:第一、对自然美的审美标准;第二、对社会美的审美标准;第三、对艺术美的审美标准。因此,初中美术教师要想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审美标准,就需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进行逐一击破。
(一)自然美
绝大部分自然物象都存在自然美,但是自然美是天然的,分散的,不和谐的,通常存在美丑共存的局面。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将自然美一分为二的分析,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美学理论来辩证地评价自然美,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自然美的本质。
(二)社会美
社会美主要指的是人类在进行社会活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美感。一般情况下,社会美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分别为:第一、人类精神美;第二、人类行为美。由于人类天生具备一定的审美天赋,它们在实践活动中会吸取自然美运用到造物之中,所以创造出来的产物具备一定的美的价值。在所有社会实践中,劳动是最基本的活动,美术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体会劳动的美。
(三)艺术美
为了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艺术美,授课教师就需要从三个角度进行教学,分别为:第一、艺术的思想性;第二、艺术的视觉性;第三、艺术的典型性。经过调查发现,一部优秀的经典作品之所以能够受到不同时代人的欣赏,主要是由于该作品具备一定的艺术美,并具备一定的思想。因此,授课教师在为学生讲授一部作品时,一定要为其讲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直接含义以及间接含义。
三、通过各类型美术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由于我国国情的影响,大多数初中学生饱受应试教育的摧残,因此,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并未对美术课程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导致学生的审美能力出现显著缺失[2]。为了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初中美术教师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鼓励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习更多的美术知识,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在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主要可以从两个方式入手,分别为:第一、对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第二、对美术设计以及美术绘画课程的教学,以下将进行详细的阐述与分析。
为了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初级的审美能力,首先需要使学生具备发现美的眼睛,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授课教师需要为学生展示大量的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使学生了解到美学元素。例如,授课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为学生展示经典名画,并为其讲授名画后面的历史故事,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背后的创作背景。不仅如此,授课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对当地的美术馆进行参观,使学生时刻感受到美术元素的熏陶,从而在潜移默化间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能够提升学生对美学观念的自主学习意识,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始终以学生为主,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我思考和提问,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答疑。
在美术设计课以及美术绘画课的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当摒弃以往“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创作,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就能够逐渐形成良好的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更是教会学生看待问题的多元化方式。因此,授课教师需要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结束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能够发现,在以往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这就导致很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然而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全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备足够的理论知识水平,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因此,本研究认为在初中美术的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十分重要。初中美术教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激发学生对美的热情与兴趣[3]。
参考文献:
[1]马红云. 浅谈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中学, 2019(11):194-195.
[2]陈国周. 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刍议[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34):17.
[3]王开念. 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态度素养的策略[J]. 读天下(综合), 201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