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群文阅读教学中课内阅读与课外拓展的有效结合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韦瑞良
[导读] 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课内阅读与课外拓展有效结合的策略。
        韦瑞良
        都安县澄江中学 广西河池 530700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初中时期的语文教学正是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对于学生阅读量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普通的阅读教学已经无法满足这一教学需求,因此教师需要采用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将课内阅读与课外拓展结合在一起,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课内阅读与课外拓展有效结合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课内阅读;课外拓展
        新课标明确要求初中学生的阅读量不少于400万字,其中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并不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可有可无的任务。虽说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师大都应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但是仍旧只注重课内阅读,没有与课外拓展结合在一起,导致群文阅读的作用没有真正地发挥出来,进而使阅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
一、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概述
        群文阅读是指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针对某一个主题、文体、手法等来搜寻与其有关的书籍或者文章片段,然后让学生一起进行阅读学习,以此能够获得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阅读了来讨论议题的涵义,从而能够达成学习共识,有着针对性、广泛性、延伸性的特点。初中语文教师在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时能够丰富教学内容,积累学生的阅读量,不仅能够增长学生的见识还可以为学生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外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完成较多的阅读任务,这就使得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阅读速度,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维水平,保证了学生的阅读效率与阅读质量,提高了教师的阅读教学效果。群文阅读的终极意义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不同文本中的只是关联度,以便在应对有差异性的文本时能够快速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法。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为了能够将其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除了要让给学生的阅读任务量达标,还需要全程把控,做到课内外的有效结合,以此才能够保证阅读内容的关联性。
二、群文阅读教学中课内阅读与课外拓展有效结合的策略
(一)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任何教学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样教师在教学时才不会漫无目的,才可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也是一样的,但大多教师只注重“阅读”二字,忽略了“群文”的意义,虽然教学是打着群文阅读的旗号,但是本质还是没有脱离传统的阅读教学。若是将群文阅读教学比作圆,那么教学目标就是圆心,课内阅读是围绕圆心的第一个外圆,课外拓展内容则是第二个外圆,只有教师围绕圆心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才能够形成系统且完整的教学体系[1]。另外教师在教学时应懂得循序渐进,逐渐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学会知识之间的互相迁移,并且及时解决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存有的疑惑,保持学生的阅读学习热情,以此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在开展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石潭记》的群文阅读教学时。因这篇文章的题材是有关山水游记的,教师就可以选择在教学完这一整个单元时,让学生围绕这个单元中《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满井游记》与《小石潭记》四篇文章一起展开全文阅读,学生通过分析这些文章的相同点:都包括写作三要素,由此便能够了解到阅读游记散文的方法,学会在阅读这种类型的文章时透过自然风景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感情,学会概括文章内容的方法,进而能够学会写作这种类型时的写作手法,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让学生拓展阅读马第伯的《封禅仪记》、郦道元的《水经注》、柳宗元的《永州八记》等,以此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大家在山水游记中寄托的情感,丰富学生的阅读面。
(二)选择合适的群文阅读内容
阅读内容决定着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群文阅读的内容不应该是“一窝蜂”毫无价值的,教师在选择群文阅读的内容时应当按照有的放矢的原则,结合教学目标,围绕学生的阅读兴趣来选择健康积极的阅读内容,还要注重课内外阅读内容的关联性与延伸性。同时,教师在选择阅读内容时需要让学生踊跃参与,始终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强烈的参与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能够使群文阅读的效果更好。
例如,教师在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智取生辰纲》的教学中,就可以先讲解吴用智取生辰纲背后的秘密,然后再引导学生了解这篇文章的来源从而引出《水浒传》的写作背景,然后让学生阅读《水浒传》里的其他故事,以此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一百零八将好汉鲜明形象与人物故事,既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丰富了学生课外拓展的阅读内容,进一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2]。
(三)做好课内外阅读内容的延伸
群文阅读涉及了大量的阅读内容,学生在进行阅读时不仅可以拓展知识储备,还可以丰富阅读感受,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需要做好课内阅读与课外拓展内容的进一步延伸,完成由点及面的阅读,拓展学生思维宽度的最终任务,让学生不仅会读,更要会分析、会思考,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更上一层楼,实现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的过渡与延伸。
        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春望》的内容时,就可以带领学生阅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雁门太守行》《望岳》等诗篇,让学生了解借景抒情中以乐景写乐情、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等手法具体的运用,完成借景抒情这一手法的延伸与应用[3]。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掌握知识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学习到阅读方法、丰富了思想感情,达成了课内阅读与课外拓展有效结合的目标,提升了群文阅读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学科,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群文阅读是教师提升学生阅读效率、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教学模式,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将课内阅读与课外拓展有效结合在一起,准确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以此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程美燕. 刍议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拓展的有效结合[J]. 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20(5):89-90.
[2]叶勇. 初中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拓展的有效结合[J]. 新课程·中旬,2019(4):84.
[3]张守毅.浅析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女报:家庭素质教育,2020(9):0254-02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