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季
海沧区佳宏幼儿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倡导大家建设国富民强的国家,建构法制和谐的社会和培育友善诚信的公民等重大问题。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影响几代人的成长,成就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蓝图,所以不仅在社会方面要大力弘扬学习,在家庭教育中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尤为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思想认识、文化见解、行为习惯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在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农村家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农村家庭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农村家庭的经济来源多数依靠父母外出打工创收,家庭中由老人负责照看孩子,这些长辈只管做饭,管不了孩子的行为习惯,有时候由年轻父母照看时,他们一有时间玩手机、看电视或者出去K歌跳舞。这种家庭教育现状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生活习惯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对孩子更好的践行核心价值观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是农村家庭父母教育方法落后。农村家庭成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受文化水平限制,在日常教育中他们只让孩子听话,按自己意志办事,至于做什么、如何做,自己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比较科学的教育方法,这种唠叨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他们思想中那些陈旧观念和行为,却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的价值取向。
三是家庭中长辈不良价值观对子女的影响。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庭在经济方面发展较快,一夜暴富的家庭不在少数,这些农村家庭的家长在生活中有的怕孩子吃亏,向幼儿灌输粗暴、消极解决问题的方式,有的把自己在工作中所遭遇的不公平所产生的愤怒、痛苦等消极情绪带给幼儿不良的体验,同时滋养了一切向“钱”看的不良风气,只是一味在物质上给予,养成幼儿在物质上互相攀比的行为。父母的不健康行为,消极的言论让幼儿对社会的认同、对人群关系的融入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幼儿时期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缺位不得。众所周知在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家庭教育至关重要,每位家长都应把这个教育阵地坚守住。那么农村家庭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途径在哪里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父母联动,优化农村家庭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环境。
1.父母共同优化家庭交往环境。从“孟母三迁”的故事中我们知道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大影响。所以父母要时刻注意净化家庭环境。首先父母要做到净化自己的朋友圈,不与粗俗、粗暴、自私、慵懒的人交朋友。其次如果亲朋好友来访,聚会时活动内容健康文明,谈论的话题能激发向上、齐心共勉。家庭活动注意控制时间,做到不干扰别人休息,不影响孩子的作息时间。家庭活动更要注重帮助孩子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孩子自小学会适应社会环境,学会人际交往,正视问题,遇事冷静。如果孩子遇到有些问题不能理解时,要做好正面引导,让他们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学会明辨是非。
2.父母共同创造良好家风。良好的家风建设能促进家庭成员之间平等、自由沟通,形成友善、诚信的亲子关系。家庭成员交流时语气和蔼,交谈融洽,举止文明。父母注重自己的身心修养、传承中国优秀文化中的美德典范、言行举止符合现代社会的行为规范。父母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做一些有趣的家庭户外游戏,与孩子一起看看有益书籍。这样家庭中形成良好的家风,对幼儿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自然能激发好的情绪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父母共同提升教育水平。农村家庭父母文化水平较低,需要父母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的学习热情。父母教育水平的提高不仅包括父母交流沟通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善家庭生活水平能力等,还包括父母在家庭中整理家务能力、制作美食能力、简单电器维修能力等。父母生活、社交能力的提高给与幼儿生活的自信心是强大的,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自强、自爱的意志品质。另一方面父母的教育艺术也很重要。父母要做好榜样作用,发扬家庭民主关系,发生事情不能一棍子打死。经常带孩子与长辈交谈,既尊重长辈分担家庭教育的辛苦,又不能让祖辈对孩子过分溺爱,从小培养孩子独立自理的生活能力,懂得吃苦耐劳。
其次要严中有爱,循循善诱。时刻爱护孩子的自尊心,要与孩子多交流,了解孩子心理需求和想法,和孩子做知心朋友。
二、家园联动,贯彻农村家庭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
1. 在幼儿园文化建设中贯彻核心价值观教育。幼儿园是孩子、家长经常出入的场所,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每天让孩子带家长耳闻目染幼儿园呈现的优秀传统文化图文、人文环境,让亲子共同感受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精髓,实现认知感悟。幼儿园可以运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在户外围栏、楼梯走道、班级墙面张贴有关核心价值观的标语图片、人物典故主题塑像;校园LED屏上可让幼儿、家长自由点读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和时代楷模优秀事迹介绍;在升旗仪式活动中,在入园门口接待中,在离园导护志愿者活动中让亲子结对当文明小使者,让亲子团队成为校园文化的标杆,在感同身受中内化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魅力,提升亲子的文化素养。
2.在家长开放日活动中贯彻核心价值观教育。幼儿园可以利用家长开放日的教育契机开展一系列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活动中。“九九重阳节”开展尊老、敬老教育活动,把爷爷奶奶请到幼儿园,组织幼儿亲手制作小贺卡、小红花送给爷爷奶奶,编排小节目表演给爷爷奶奶看,在家中为长辈捶捶背、洗洗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组织幼儿、家长开展亲子作品义卖活动,把义卖款项捐给敬老院,到敬老院关爱老人送温暖。让幼儿从小养成尊敬长辈、孝顺父母的好习惯。在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里,邀请父母来园参加活动。元宵节组织亲子开展“欢欢喜喜闹元宵”活动,让亲子一起做元宵、猜灯谜;端午节组织亲子开展“端午粽情”活动,让亲子开展包粽子、划龙舟比赛;中秋节开展“团团圆圆过中秋”活动,让亲子开展做月饼、赏月、博饼游戏。这些活动形式多样,融趣味性、操作性、教育性,孩子、家长乐于接受,活动中加深了亲子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让他们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播者。
三、家社联动,落实农村家庭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实践。
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着手于情感认同内涵认知,但最重要的是行为实践。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主动融入在幼儿的社会实践生活之中。
1.农村家庭多组织孩子外出研学——增长见识。在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时,应当让孩子多感受祖国母亲壮美的山河,培育孩子对家乡故土的热爱之情,增长孩子的见识,唤起孩子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例如天竺山风景区就是一部培养感受自然美与培育故土情怀的活教材。幼儿和家长外出时共同感受天竺山森林氧吧美妙之处,青山绿水养育亲人的功能,从而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孩子身临其境,一切教育尽在不言中。
2. 农村家庭多组织孩子服务社区——身体力行。自十八大胜利召开以来,社会事物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活动随处可见。他所呈现的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环境美可以感召我们。农村家庭可以与社区联动,以“创造和谐社区,打造美好家园”为抓手,开展“洒扫清洗”、“日行一善”、“树木认养”、“敬老尊亲”、 “文明餐桌”、“文明交通”等主题活动,以形象有趣的形式引导亲子真正做到入眼、入耳、入心践行核心价值观教育。
家庭教育是践行核心价值观养成教育必要的、根本的、最有效的途径选择,另外幼儿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核心价值观教育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幼儿园、家庭及社会教育共同发力,相辅相成,发挥各个方面的独特作用和功能,就能让核心价值观教育植根于孩子的心中,让孩子从小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李因莲.培育核心价值观从幼儿德育入手[J].知识经济,2015(08).
[2] 邱国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13:12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