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道 修身为本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贾子娟
[导读] 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就是勇于自我革命。“立德修身”的实质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自我革命”。新时代的共产党人要通过立德修身来加强自我革命,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确保我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贾子娟
        中共邯郸市委党校 河北邯郸056000
        摘要: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就是勇于自我革命。“立德修身”的实质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自我革命”。新时代的共产党人要通过立德修身来加强自我革命,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确保我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关键词:立德修身;自我革命;社会革命
        养”二字,由来已久,语出孟子的“修身以养性”。“修”在古代汉字中有两种写法:脩和修,《说文解字》中对脩是这样解释的,“脩,锻脯也”,是指古人尤其是南方人为了长久保存肉而对其进行腌制,在腌制的过程中先把肉锤平,然后抹上各种盐和香料,让这些盐和香料自然融进肉中。因此,脩引申为入脑入心、刻骨铭心的过程,主要是指内修;而修在《说文解字》中强调“饰也”,指的是古人的纹身习惯,强调外修。把两种写法的内涵融为一体,古人所讲的“修”是指内外兼修即孔子所说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光有内修或外修,都是不完整的。一个人要真正做到有修养,需要表里如一、知行合一,而“养”正是“修”所要达到的状态和结果。
        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非常重视立德修身。“为政之道,修身为本”,源于儒家经典《礼记·大学》所讲的“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排在首要位置,是对照优良品格自我革命的一种重要方式,只有做到修身才能做好其他事情。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修己安人是修身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儒家所说的修己就是通过加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方面的修养,也就是为人治世的八德,只要人人都按照这八德的要求,不断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人与人之间就是和谐美好的,而安人就是对外使国家社会安定。修己安人强调通过增强自身修养,来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也就是儒家文化中最高的理想“内圣外王”,强调以“修身”为本,以“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为“内圣”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外王”功夫,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外王”是“内圣”的保证。
党员干部为什么要立德修身?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古人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等,强调的都是做人与做官需要立德修身。各级干部做人要有私德,当官要有官德;要常思常想“入党是为了什么,做官要干什么,身后要留下什么”。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党走过了百年风雨历程,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到现在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回顾我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复兴期间所进行的一系列伟大实践,面对我们党早期走过的很多弯路、社会革命进程中所遭受的一系列挫折坎坷,我们党从不讳疾忌医,而是勇于直面矛盾问题,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在挫折之后毅然奋起,在错误之后拨乱反正,在磨难面前百折不挠,时刻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所以我们党才会历久弥坚、永葆生机与活力。因此,“立德修身”的实质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自我革命”。当前一些领导干部出问题,主要不是出在才上,而是出在德上;主要不是出在做事上,而是出在做人上;主要不是出在勤政上,而是出在廉政上。

党员干部要正确处理好德与才、做事与做人、勤政与廉政的关系,就要时刻注重立德修身,敢于革除自己身上的顽瘴痼疾和思想毒瘤,通过自己革自己的命来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党员干部何以立德修身?习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毫不放松加强党性教育,持之以恒加强道德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守真理、坚守正道、坚守原则、坚守规矩,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重品行、正操守、养心性,做到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因此党员干部要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百姓的贴心人、干事创业的带头人、严于律己的清廉人。首先,明大德就是要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天下至德,莫大乎忠”,这是领导干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亦是共产党人的首要政治品质。党员干部不管面临什么样的艰难险阻,一定要做到忠诚于党的信仰、党的宗旨、党的组织,拥护党的纲领、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恪守政治规矩、锤炼政治本色、保持政治定力,做到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其次,守公德就是要牢记宗旨意识、践行初心使命。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习总书记在陕西梁家河插队当知青时,与当地群众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从一个迷茫彷徨的初中生成长为梁家河老百姓眼里的“好后生”,七年的知青岁月让他真正读懂了农民、读懂了农村、读懂了中国,一颗初心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那就是“为人民群众做实事”。从那以后四十余年,他始终不忘初心,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境界,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因此,党员干部要充分发扬“三牛”精神,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装在心里,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贯穿工作始终,自觉做人民群众的排头兵、贴心人、实在人,以“有我”之担当、“无我”之境界守好公与私的分界线,在践行初心使命的过程中努力成长为一名人民好公仆。最后,严私德就是要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行操守。我们党的选人用人标准强调“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其中德是起方向引领的作用,比才更重要。德是一个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利益观的综合反映。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将“慎独”作为共产党员应该具有的一种“美德”提了出来。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够谨慎律己,以圣贤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原则,又是一种自我修养方法。因此党员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于律己,做到慎独慎微慎用权,时刻保持人民公仆本色,从小事小节加强修养,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拒腐定力,始终保持一种“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常思个人与家庭的“情感线”、划清公与私的“警戒线”、远离纪律与法律的“高压线”,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百年大党的成功实践表明,我们党在推进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为政之道,修身为本。干部的党性修养、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工龄的增长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必须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改造。党性修养问题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共产党员党性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党性修养也不是自发的。通过立德修身增强党性修养,确保共产党人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这是一项长期的、没有止境的任务,是共产党人终身的必修课。
        
参考文献:
[1]寒山石.《为政之道 修身为本》[J].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8
[2]骆素青.《领导干部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J].贵州日报.2019.4
作者简介:
贾子娟,1991年9月,女,汉族,河北邯郸,硕士学历,讲师,党建与管理方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