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思想助力高职学生立德树人的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罗系数
[导读] 教育并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在不知不觉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用尊重和关爱来帮助学生。
        罗系数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贵阳550000
        摘要:教育并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而是在不知不觉中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用尊重和关爱来帮助学生。对高职学生而言,他们即将步入社会,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修养会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高职阶段的教育,兼具着将理论化知识与行为统一的知行合一教育责任,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想要取得有效的突破,就必须将道德教育融入到具体行动中。本文深入探究了当前高职院校的教育现状,强调了知行合一思想的重要性,在知行合一思想的引领下,解决当前高职学生德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知行合一;立德树人;高职教育
        “百事以德为先。”对于道德修养,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极为重视。作为为国家培养专业化高素质人才的教育机构,高职院校也应当重视起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用知行合一思想开展德育工作,探索高职学生立德树人的教育路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德育教育开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过于关注对学生道德知识的讲述,忽视了实践开展,种种问题阻碍着学生的个人发展,也降低了高职院校的整体教育质量。
一、知行合一思想下高职院校德育教育问题
(一)社会环境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国际社会的接触与贸易开展越发频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固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随之而来的是文化上的冲突与矛盾。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对我国产生了一定冲击,高职院校在吸收和借鉴西方先进文明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让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进入到高职校园当中,对高职学生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多元化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剧烈的冲击,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产生了消极影响,进而导致部分高职学生在道德领域“知行不一”。
(二)学校内部问题
        之所以会出现部分高职学生“知行不一”,社会环境固然带来了一部分影响,高职德育教育体系本身的缺陷,才是最主要的原因。高职德育教育实际上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学生的分数当成唯一的评价指标,一味的进行理论知识灌输,让学生大量的背诵相关知识去应付考试。理论知识与实践教育脱节的教学模式,没有意识到高职学生自身的道德认知程度,德育教育的开展失去了应有的价值。以成绩为唯一标准的模式,导致部分学生甚至在考核中出现作弊行为,这样“知行不一”的方式肯定无法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目标。
(三)学生个人问题
        高职学生是一个不同层次的群体,他们的家庭背景、经济水平以及人生阅历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他们具体的行为方式和思想也会有明显的不同。对即将步入社会的高职学生而言,他们面临着经济和就业的压力,思想上必然会有一定的困惑,精神生活上也会出现一定问题。因此,高职阶段的教育就必须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金钱观、道德观,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自律能力,将道德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行为,实现“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二、“知行合一”思想助力高职学生立德树人的路径
(一)构建完善的德育制度
        在传统的高职德育教育模式中,榜样示范往往是最主要的德育方式,通过在学生群体中树立榜样典型的方式来激励其他学生。但实际上,受制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学生在道德修养和境界上也有着明显的差距,我们无法强求每个学生的道德水平都相同,把高职德育教育工作当做一种流水线的模式。为此,我们需要进行有效的革新,构建完善的德育制度。学校德育制度的构建,应当尽可能参考学生的意见,了解到学生之间道德修养的差异,制定一个大多数学生都能够遵守的德育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和规范。

此外,没有经过学生认定的德育制度,学生是很难认可和遵守的,因此在德育制度的制定环节,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让学生成为德育制度的制定者。通过这样的形式构建出来的德育制度,学生会更乐于去遵守,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主动形成一种遵守德育制度的共识。只有一个完善的德育制度,从根本上获得学生的认可,学生才会主动的去遵守他,实际德育教育的开展才会更加顺畅,真正意义上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
(二)打造良好的校园风气
        “师者,人之模范。”教育好学生的前提是教师要以身作则,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的前提是教师本人也有能力做到这一点。为此,教育者要为学生做好模范榜样,帮助学生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在平时要重视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强化对师德师风的塑造,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地都要做到为人师表,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去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感染下主动转变自己的言行,接受德育教育。
        面对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的思想和风气,校园内也要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克服。学校要强化思政教育,增设思政教育课程,将先进优秀的思想传递给学生,在不知不觉间消除不良思想对学生的影响。要利用好网络带来的巨大优势,建立校园内部网络,并积极利用校园内部网络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也可以在相关社交软件上建立学校的官方账号,及时将正确的思想推送给学生,建立一个属于学校的德育教育矩阵。此外,社会上也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大力宣传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用传统道德和思想转变社会上的不良风气。
        学校也可以积极开展有关传统文化学习的活动,组建相关社团等等,让学生深入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道德思想,在不知不觉间对学生产生正向、积极的影响。也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开办道德文化相关的讲座,用道德文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通过多样化的形式,为学生打造良好的校园风气,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实现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三)以学生为本实施德育教育
        正如上文所述,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等各不相同,因此在道德修养上也有着明显的差距。想要实现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的目标,就需要教育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育,学会以学生为本。教师与学生要保持深入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认识到学生当前在思想上的困惑,并及时加以解决。还可以积极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德育教育。在学生面临毕业,即将步入社会的关键环节,更要积极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及时转变自己的思想,应对好来自社会上的各种压力和思想冲击,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此外,在对学生开展道德评价时,也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让学生能够看到自己身上的进步,找出自己存在的不足,并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
结束语:
        在知行合一思想的引领下,想要实现高职学生的立德树人,就需要教师意识到当前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建立完善的德育教育制度,塑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开展德育教育,实现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推动学生的个人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鼎鑫.高校“知行合一”的德育教育研究[D].中北大学,2014.
[2]黄根生.高职德育实践下的“知行合一”理论及意义[J].辽宁高职学报,2017,1902:92-94+109.
[3]刘美志,吾甫尔·艾买提江.基于“知行合一、任务导向”体验式德育活动课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5:95-97.

作者简介:罗系数(1989·3)女,苗族,籍贯:贵州省贵阳市,学历:硕士,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师,研究方向:教育系课程与教学论。
课题的来源: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级课题一般课题
课题的名称:“知行合一”思想助力高职学生立德树人的研究——以贵阳幼高专为例
课题的编号:(GYYZXY2020-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