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困境及建议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罗明慧
[导读] 本文主要针对艺术教育的发展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仅供相关人士借鉴。
        罗明慧
        安顺市紫云县宗地镇打郎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教育行业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尤其是农村地区,由于当地经济水平和互联网等方面的发展比较缓慢,导致农村教育行业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给学生的教育发展带来影响。关于农村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发展,教师需要根据教育环境和学生基础,增加多样化的艺术教育形式,通过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专业性的建议进行发展。本文主要针对艺术教育的发展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结果仅供相关人士借鉴。
        关键词:农村;小学;艺术教育;困境;建议
一、当前农村小学阶段艺术教育课程的发展现状
(一)农村地区不具有艺术学习的氛围
        通过对当前农村教育情况的研究,发现农村属于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导致农村没有受到城市发展的影响,仍然处于传统的教育发展情况,进而导致在农村中艺术教育的开展具有难度。艺术学习氛围主要指的是学生受教育的环境以及文化底蕴,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属于干农活或者玩耍的形式,对艺术内容的认识途径比较小,比如学生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婚丧嫁娶、教材中知识的介绍、电视的使用等形式,无法有效营造良好的艺术教育氛围[1]。
(二)农村地区中艺术教育的修养水平较低
        根据对当前农村教育发展情况的调查,发现农村地区艺术修养比较落后,正是由于艺术修养需要人们在不断的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培养的,进而达到影响自身艺术素养的目的。凡是农村地区的人群年龄差较大,大部分是年长的农民和年幼的孩子,同时增加部分的乡村教师、医生等,因此农村整体的知识水平比较传统化,而大部分农村主要以种地为生,忽视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受教育的选择性较少,因此导致农村的艺术修养水平较低[2]。
(三)农村地区艺术教育缺少必要的硬件软件
        艺术教育在部分农村地区的发展,会受到农村经济以及环境的重要影响,同时艺术教育在开展过程中,需要专业的硬件和软件的有效辅助,但是农村的经济水平条件给艺术教育的有效开展带来相关的阻碍。通过对农村教育发展情况的调查,发现艺术教育课程的开展存在三种情况,一是艺术教育课程被文化课教师占用;二是农村不具有专业的艺术教育基础设施;三是艺术课转化为自习课或体育课。对艺术教育的发展存在严重影响。
(四)农村地区艺术教育容易被网络视频占用
        艺术教育在农村地区的课程开展,不仅会受到当地经济水平方面的影响,还会被网络视频进行影响,导致学生在放假期间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形成对艺术教育发展的阻碍。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后,回到家需要相关农活的工作,然后剩余的时间选择进行网络视频的观看,由于视频中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进而影响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和学习,因此教师需要针对此类情况进行针对行分析,并做出有效判断[3]。
二、针对现代农村小学阶段艺术教育的发展制定有效措施
(一)加强对农村艺术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关于现代农村教育活动的开展,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农村的教育情况,以及教育部门对艺术教育的相关政策要求,便于艺术教育课程的顺利推进。

艺术教育的开展,需要从师资力量、艺术教育课程和艺术教育设施三个方面进行深入发展。
        首先师资力量的管理,学校通过联合当地教育部门,和社会中相关的艺术类高校、师范类高校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合作,增加农村艺术类师范生的就业渠道和福利待遇,能够有效构建专业的艺术类教师团队,利用优质的工资待遇挽留教师,进而促进农村艺术教育的有效开展,同时可以构建艺术教育监督委员会,对艺术教育发展中的相关政策问题进行解决。
        然后是艺术教育课程的完善研究,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将艺术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和安排,比如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多样化课程,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实现艺术教育的个性化发展。同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增加多样化艺术文化活动的开展,进而增加学生的表现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4]。
        最后是艺术教育设施的配套采购,根据艺术教育的内容和教学形式,发现艺术课程的开展需要相关基础设施的有效辅助,比如音乐课程需要钢琴或音乐设备的利用,因此学校和当地教育部门需要增加对教育环境的构建以及教学设施的采购,其中主要包括琴房、绘画室环境的构建,和钢琴、画板等教学设施的使用,从而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提供全面的保障。
(二)艺术教育的发展增加多方力量的有效投入
        农村中艺术教育的发展,学校需要加强对艺术教育资源的多元化使用,以及增加多样化教育形式的开展,能够实现客观因素对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进而实现农村艺术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其中艺术教育资源需要学校增加对专业教师的引进,构建高质量的教师团队。
(三)注重组织学生参加艺术机构等相关活动
        艺术教育在农村的教学发展,针对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可以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带领学生对艺术馆、艺术展览厅、音乐厅等富含艺术底蕴的场所进行参观和学习,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和灵感,实现对学生文化素养和审美艺术的有效培养[5]。
(四)采用互联网中网络视频方式进行艺术教育
        对于现代农村小学阶段艺术教育的开展,教师需要增加对学生的全面研究,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基础实力比较低,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引导和管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实力和综合素养。当前社会中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教师可以对学生使用网络的时间进行有效把控,或者采用网络视频教学的方式,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引导学生实现对网络教育资源的高质量应用,进而促进艺术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以及时代创新发展的影响下,国内教育部增加对艺术教育发展的重视,加强对艺术教育模式和方式的优化完善,注重提升学生的艺术实力和学习素养,进而实现艺术教育发展的真正目的。针对农村地区小学艺术教育的开展,教师在开展艺术教育的前期,需要了解农村的经济水平和知识能力,以及考虑小学生的思维和心理特点,能够为艺术教育的推进提供相关建议,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可以增加多样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实力,进而促进农村艺术教育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尹琴琴.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困境及建议[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20,(3):14-15,18.
[2]张永忠.农村学校艺术教育问题审视及策略研究[J].林区教学,2019,(9):112-114.
[3]肖辉,段凤华.论艺术类特岗教师专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5,(1):214-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