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莹
博兴县博物馆 山东滨州 256500
摘要: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博物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博物馆作为人类文化传统传承的重要途径,可以指导人们的思想内容和行为,并在整个活动中发挥良好的教育作用。在博物馆的工作中,有必要在展览中展示材料,供人们欣赏和学习,并能够为人们服务,以建立一个相对健康,和谐的社会。本文将分析和总结博物馆在展览过程中所说的各种问题,并根据这些内容提供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博物馆;陈列展览;问题;改进对策
前言:近几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人们对于文化内容的需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内容,博物馆建设作为一项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文化发展过程中正呈现着积极向上的趋势。随着博物馆这一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其在工作中所呈现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接下来就是针对当前陈列展览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种情况,对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定的解决措施希望提出的建议能够在之后的生活中有着一定的作用。
1博物馆展陈设计意义
1.1博物馆的价值
博物馆主要指的是以本国和地区历史文化作为主要的展示地,它对社会需求给与满足的基础上,还存在作者收藏以及展示等相关功能,在人类知识传承应用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因此博物馆是社会历史文化发展提炼的重要场地之一。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是利用文物能对感官上的形象进而向人们传播历史文化,对展览过程中的思想和主要内容进行比较直接鲜明的表达,充分的向大众传播的环境和一些文化信息。
1.2展陈设计意义
对于展览阵列而言,指的就是对布展内容以及陈列主题,通过使用多种模式开展自由陈列组合,只有这样才能为观众传达比较多的知识和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陈列比较基本的要求之一。陈列属于技术、艺术性以及功能这三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另外还存在科学性特点。和纯粹的艺术创作是不相同的,陈列设计主要是为博物馆教育和审美欣赏而进行服务的一种活动,存在一定实际意义,在展陈设计的过程中具有相应的创作思维,再加上设计的多维性,都能它在身上进行完美的体现。
2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问题
2.1未对展品内涵进行充分挖掘
内容作为博物馆展览工作的基础,对于展览资料的收集尤为重要,须注意的是,所收集资料中一定要包含最新权威学术研究成果、影像资料、以及展品资料等,由工作人员对所收集资料进行深入分析,综合考虑社会公众的兴趣点,对于展品中存在的内涵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只有这样,才能让展览内容达到观众的满意程度。除此之外,受部分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影响,也会在很大程度造成展览资料不全面、不完整等问题,从而不利于工作人员对展品内涵进行更加细致地研究,这种展览内容无法为观众心灵带来极强的震撼。
2.2展览形式设计和内容存在较大的偏差
众所周知,展览大纲作为展览设计的基础,只有确保设计人员充分掌握展览大纲的情况下,才能确保展览形式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使得展览内容更加完整、更加全面。现阶段,部分博物馆设计人员只擅长本专业的技术,缺少其他领域文化和专业知识,如果工作人员并未对展览形式和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会影响到工作人员对展览内容的理解程度,从而使得展览形式设计与内容存在较大的偏差。
3博物馆陈列展览中问题的改进措施
3.1明确展览主题,充分结合地方元素
如果博物馆展览文物不具备一定的特色,不仅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而且也无法确保博物馆参观质量,从而降低展陈效益。
因此,博物馆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明确自身优势,通过相应的手法与视角,最大程度呈现出博物馆内别具一格的特色,将零散展品可以按照相应的类别划分在一起,全面栓释历史阶段性、地域性的水土人文组合,以此来确保展览工作呈现出一定的独立性与连续性,并形成具备生命灵魂的故事。
陈列侧重点对于博物馆展览工作来讲也尤为重要,要对展览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彰显出展览重点,当然,对于展览形式的创新也不容忽视,要通过独特的设计,实现展览整体与个体的充分融合,以此来吸引到更多观众前来参观。除此之外,博物馆工作人员也可以综合考虑人们对地区文化的喜爱程度,在创新展览设计的过程中,有效融入历史与地方文化元素,将文化魅力在展览空间的色彩、陈列物件的辅助搭配中充分呈现出来。如此一来,因为现代与传统文化的搭配,不仅能带给观众新鲜的观赏体验,而且也加强提升观众的文化自信。
3.2合理借助现代技术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博物馆展陈设计,例如三维建模立体虚拟成像技术,在博物馆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文物以及展品是作为重要的组成内容,但是因为一些文化自身的因素带来影响,在实际移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损坏,因此在陈列设计的过程中,将其设计成为不可移动的方式,这样也会导致不能让人们从多个方面欣赏,对人们正常观看带来了直接的影响。然而通过合理的应用多媒体的技术可以对这种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通过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应用,实现三维建模立体虚拟成像,可以让文化更丰富的展示在人们面前,并且让人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对其文物及其背后的文化进行及时的观察,同时在实际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因为是通过利用光学错觉来对文物进行展示,因此并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这种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通过应用光学对文物更好的展现,同时也是可以适应博物馆内的光照情况,让文物更加清晰的展现在人们面前,展示内容信息量大,从而让人们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和获得更多文物背后的故事。
3.3实现展览内容与形式的和谐性
展览内容与展览形式两者之间处于从属的关系,并且展览内容和形式要实现优势互补。具体来讲,在对展览形式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只有在充分掌握展览内容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完成展览内容形式的设计工作,由此可见,在对展览内容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切记不可为了追求设计效果,而脱离展览内容,要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对展览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促使其与展览形式相符。由此可见,展览内容与展览形式之间要实施融合与贯通,各工作人员之间要保持密切的沟通和交流,设计人员要对展览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只有在掌握展览主题、展览目的、以及展览内容设计要求的情况下,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展览形式设计。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博物馆作为一种比较重要的文化教育平台,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陈列展览作为博物馆工作当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宣传教育的方式,需要加强对其的设计。利用比较优质的陈列来吸引更多的观众,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的文化需求。所以需要积极解决当前博物展览当中所存在的各项问题,丰富展览的形式,增加观众的体验,使这项活动融入市场当中,确保整个系统能够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涛.从分众传播的角度思考博物馆展览——以南京博物院的展览实践为例[J].中国博物馆,2019(04):79-84.
[2]潘敏.对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展览陈列基础工作的思考——以甘孜州民族博物馆展览陈列工作为例[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0,29(03):21-24.
[3]王文丽.公众文化需求在博物馆展览策划中的导向应用——兼谈河北博物院的工作探索与实践[J].文物春秋,2016(02):43-47.
[4]钟梅.解析博物馆展览中的平面版式系统设计[J].首都博物馆论丛,2016(00):57-64.
[5]韩坤烔,王濛.新技术在自然博物馆展示设计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2020(01):46-47.
[6]江雪,刘丽,李晓丹.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设计初探——以大连自然博物馆“古兽传奇”特展教育活动为例[J].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9,5(04):29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