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琼敏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揭阳市 522000
【摘要】为了拓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根据微信课程的特点,结合大学生情绪管理的需求,设计了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绪管理主题课程。课程分为关于情绪的认识、情绪的影响因素、情绪管理的方法、情绪管理的实施四个主题,在微信群中开展实施。课程的实施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学生学到了情绪管理的知识,掌握了情绪管理的能力。
关键词:微信课程 情绪管理 课程设计
微信是一款社交软件,由腾讯公司出品,目前是全球下载量最大的即时通讯软件之一,大学生群体中微信的应用尤为广泛。利用微信开发课程来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符合大学生所具有的学习自主、学习方式多元、学习时间碎片化的特点,值得在实践中进行探索。
大学生的情绪发展呈现出两极性与矛盾性并存的特点,特别需要情绪管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微信课程的需求调查中,2673 份有效问卷中有69.06%的学生对情绪管理的课程感兴趣。大学生学习情绪管理对于帮助自身学会科学的情绪应对方式,增强自身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课程目标
微信课程虽然实施途径和方式与正常授课不同,但基本的课程目标是一致的。情绪管理微信课程的目标分为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两个方面。知识目标主要是学生知识方面的掌握,包括让学生了解情绪的定义、类别,在对情绪好坏的判断上面形成自己的认知,知道情绪的影响因素。能力目标则主要指操作性目标,包括让学会觉察和记录自己的情绪,学会恰当地表达情绪,理性地对情绪进行管理和调节,不断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2课程内容
2.1课程内容架构
情绪管理微信课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关于情绪的认识、情绪的影响因素、情绪管理的方法、情绪管理的实施。第一部分是关于情绪的认识,主要分享情绪的定义和类型,辨析“情绪的好坏”这个认知。第二部分是情绪的影响因素,探讨生理因素、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主观能动性对情绪的影响。第三部分是情绪管理的方法,在将各种方法展现给同学们。最后一部分偏重实操,安排线上打卡等方式促进同学们将所学方法落实到生活实践中。
.png)
图1情绪管理课程架构图
2.2 课程具体内容
2.2.1关于情绪的认识
关于情绪的认识主要明确了情绪的定义,让同学们了解喜怒哀惧四个基本情绪,再讲解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复合情绪,特别是常见的嫉妒、惭愧、羞耻等复合情绪,同时讨论情绪的正向和负向,由此延伸探讨情绪的好坏,使学生形成一个基本认识:正向情绪不一定就是“好的”,负向情绪也不一定就是“坏的”。重要的是看到情绪有不同的作用,我们也可以很好地选择情绪的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接纳自己的情绪状态,调整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是我们可以做的更好的选择。
2.2.2情绪的影响因素
关于情绪的影响因素,课程从生理因素、家庭环境、成长经历、主观能动性来开展探讨,通过案例分析、知识讲授、课堂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有时候有些人的情绪状态会受到生理因素的严重影响。另一方面,家庭环境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父母的夫妻关系状态、亲子关系状态、父母的教养方式等等,会对个人心理状态造成很大影响。第三,个人的成长经历影响深远,个人的亲情、友情、爱情等社会关系方面如果遭受挫折和打击,可能影响个人的心情和信念,如果遭受过一些重大的创伤,比如校园欺凌、同伴孤立、性侵害等,可能使个人情绪进入长时间的低落、难过,也会增强个人的攻击性。最后,个人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情绪状态,然而面对各种外因,我们还强调内因的作用,强调个体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影响。
2.2.3情绪管理的方法
情绪管理的方法包括自由书写、曼陀罗绘画、运动、呼吸放松、正念冥想等。
自由书写是叙事疗法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与自己内心连接的方式。通过自由书写能够让学生将内心中真实隐秘的想法。它可以帮助减压和整理内心,表达更真实的自己。
曼陀罗绘画是一个圆形的绘画,外边的圆是代表界限,中心代表自性。曼陀罗绘画可以在圆内自由创作、表达情绪,或使用既定的图形作画,以画画的方式呈现内心,直观、有效。
运动是较为安全有效的一种情绪宣泄的方式。我们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安全的运动方式,可包括慢跑、游泳、爬楼梯、跳绳等方式。
呼吸放松是通过呼吸调节缓解紧张情绪的方法。缓慢的腹式呼吸,可以调节自主神经,调节清醒、焦虑的唤起机制,从而让身心放松。
正念冥想中,正念这个心理过程指的是人需要将自己的意识放在当下发生的事上,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冥想来进行锻炼。冥想可以使人锻炼注意力和意识,得到稳定的状态。
2.2.4情绪管理的实施
在讲解完情绪管理的方法之后,课程进入重要的实践阶段。?实践的具体措施包括全体成员践行的约定、打卡实施后的奖惩设定和为期21天的日常打卡。
首先是全体成员践行的约定,这是以线上云签名的方式来完成,具体的开展就是在开始打卡之前,在微信群内以接龙的方式来进行云签名,全员承诺开展21天自我情绪管理打卡。
其次,是打卡实施后的奖惩设定,这个设定是尊重个体差异、满足各人的主观意愿,由每个人给自己设定21天打卡的奖惩,在群内21天打卡中允许有3次以内的未打卡这个规则的基础上,设置了21天全勤的自我奖励、21天打卡完成(出现3次以内的未打卡)的自我奖励和未完成打卡的自我惩罚。
进行约定后,大家就在群内开展21天自我情绪管理打卡,具体操作就是每个人每天在群内以固定格式发一段打卡内容,包括打卡时间、当天选择的情绪管理方法、方法实施过程及效果。
最后,是21天自我情绪管理打卡实施后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打卡情况实施奖惩。
3.课程实施效果与展望
3.1实施效果
从课程实施后学生的反馈来看,课程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90%以上的学生能够从课程中体会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基本澄清了对情绪定义、类型和“好坏”的认知,分析了解了对自己情绪状态影响较大的因素,初步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在打卡中更熟练掌握方法。
3.2课程展望
情绪管理微信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需进一步打磨和完善,今后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努力方向:(1)课程的框架和内容设计需进一步完善,如现有课程中情绪管理的方法没有“认知调节”这个内容。认知疗法是心理咨询中重要而有效的方法,可在认知调节中采用合理情绪ABC理论,这个理论的应用对一部分同学和一部分问题来讲效果卓著。因此,未来的课程中可增加“认知调节”这个方法。(2)课程资源和素材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在课程中充分利用社会新闻、热点焦点等素材,做到素材与时俱进,能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提高课程的时效性。(3)更新打卡等方式,提高课程效率。现有课程采用的是微信群内打卡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打卡气氛好,能够带的大家参加。缺点是不方便学生留存自己的打卡信息。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幕布、滴答清单等APP进行打卡后再分享到微信群中,既保持了打卡的热烈气氛,又能保证学生打卡信息的方便留存和调取,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参考文献
[1]王 楠.大学生几种常见情绪障碍及调适[D].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8
[2] 谭媛.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模式在儿科实训课程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8(44):194-195.
[3]叶素珍,曾振华.情绪管理与心理健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王才康,何智雯.父母养育方式和中学生自我效能感、情绪智力的关系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l6(2):781-785.
杨琼敏(1979.2--),女,汉族,广东揭阳,理学硕士,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联系电话:13924435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