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背景下的专业群建设管理机制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张锡莹
[导读] 在高职院校的建设过程中,专业群建设作为一项核心要务,是“双高”建设的重点内容,直接关系着管理工作、建设成果评价的顺利开展,牵动着高职院校总目标的实现。
        张锡莹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在高职院校的建设过程中,专业群建设作为一项核心要务,是“双高”建设的重点内容,直接关系着管理工作、建设成果评价的顺利开展,牵动着高职院校总目标的实现。但是,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实际的专业群建设过程中,经常存在着过分注重建设,忽略管理模式的现象,由此亟待建立以目标为导向、加强组织引导、完善监督控制的项目管理机制,有效解决管理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与不足,进而提升专业群建设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双高建设;专业群建设;管理机制
这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机制陆续出台,建设优质高职院校的计划逐渐启动,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开始朝向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发展。在这过程中,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应该与企业的不同岗位实现对接,加强专业群建设管理。在此之中,双高建设已经将专业群建设列为重点内容与项目,致力于打造高水平的专业群,以便促进高职院校的深化改革。
        1.分析双高建设背景下专业群建设管理存在的不足
1.1缺乏明确的专业群建设目标,任务分解不明
专业群建设主要以专业建设作为基本方向,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与共享。然而,在大多数院校之中,建设专业群只考虑校方的客观条件与专业情况等,只是对这些申报项目简单组合,在申报过后进行验收,导致最终的专业群建设目标偏离正轨,产生同质化或者“拍脑袋决策”等问题,专业群建设目标定位不够明晰,无法发挥引领功能,任务的具体划分不合理,阻碍专业群发展。
1.2专业群采取粗放管理模式,领导作用薄弱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虽然突破传统院校内部设置,根据专业划分进行二级学院重组,但是往往以过去的管理经验为指导,专业设置仍然按照独立培养策略进行人才训练。高职院校的二级学院并未按照专业群建设目标调整组织结构,存在职业不明确、权责不明晰等问题,严重阻碍专业群建设事务的顺利开展。
1.3专业群建设缺乏完善模式,建设效果差
专业群建设主要作用在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打造本校特色专业。但是,一些高职院校在设计专业群时,往往缺乏固定模式,不仅没有充分考虑到现实因素,并且缺少专业群管理组织,一旦遇到相关问题无人解答。
        2.探究双高建设背景下专业群建设管理机制的有效策略
2.1树立目标引导机制,保证实现预期效果
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要建立起引导目标对项目进行管理。具体来说,要对专业群建设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并优化目标任务的有效管理,科学客观评价目标,完善目标建设的内涵等。

为了确保专业群建设目标的实现,要以任务为导向,集中智慧,将目标贯穿专业群建设的过程之中。同时,要细化专业群的量与质,保证质量,明确不同部门、不同职责的具体负责人。最后,要对目标实现的结果进行合理评估,以便于保证专业群建设与目标方向一致。
2.2完善组织领导机制
若想保证专业群建设有序开展,则应该明确领导机制,要对社会实体的人事加强管理。要统筹专业群建设的规划与安排,加强监督,针对组织中的结构、岗位职责等相关任务,切实履行自身的职责。科学布置专业群建设任务,调整原有内部结构,成立领导小组,邀请学校内部的领导院长等,积极参与组织建设中来,并通过协商明确领导机制,便于按照专业群下发相关的任务政策等,便于小组任务的合理配置,以便于激发各个小组的工作积极性。最后,要建立健全专业群管理体系。例如,建立委员会会议体系、教学资源平台体系等,引导专业群建设按照规章进行。
2.3明确指导咨询机构
专业群建设需要引进专家进行专业的指导,针对专业群中存在的难点、重点等相关问题,进行一一解答,并且完善专业群咨询制度,以便于收集不同专家的指导意见,完善专业群建设方案。与此同时,成立专业群指导委员会,确定委员会相关制度体系,明确参会人员,并结合现实情况与具体条件等设置专业群的相关建设课程。要成立专业的咨询指导平台,借助于论坛、qq群等专业平台,促进专业与高职院校之间的双向交流与沟通,进而有效解决专业群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难题。最后,对专业群建设进行动态调整,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政策等,促进双高建设,打造现代化的专业群,充实专家骨干。
        结束语:
完善专业群建设,是促进“双高”建设的基本前提,也是建立高等职业院校的重要保障。故此,高职院校应该完善专业群管理制度,提升专业群建设效率,保证双高建设的成绩,进而实现高职院校的建设总目标。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开展专业群建设中,应该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不足,合加强目标导向,积极配合组织引导,完善指导咨询方案,加强监督评价等。由于各个高职院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应该因地制宜,合理制定管理方案,满足当前职业院校的具体需求。
        参考文献:
[1]张进华.“双高计划”下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路径研究——以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为例[J].中国商论,2021(05):182-185.
[2]高闰青.“双高计划”背景下专业群的组建逻辑与建设策略——以小学教育专业群为例[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1,13(01):69-74.
[3]郄文琳,王鑫. 双高计划背景建设下体育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研究[A]. 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新课改教育理论探究[C].湖北长江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新课程研究杂志社,2020:2.
[4]何卫华,李黎.“双高”建设背景下的专业群建设管理机制探讨[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9,18(03):4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