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对培养数学兴趣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苏布德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来为我们的科技建设,社会建设出力。
        苏布德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杭锦旗蒙古族实验小学   内蒙古   鄂尔多斯 0174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以及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来为我们的科技建设,社会建设出力。在科技发展方面我们会重视理工科人才的培养,而一切理工学科的基础就是数学能力,所以我们需要利用多元表征理论来进行教学,从小培养学生们数学的数学兴趣,利用生活化数学的方式来提高他们对于数学能力的充分学习与运用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生活化;用生活经验感性地学习数学知识;数学多元表征;教学方案的改进  
        数学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生活中自然充满了生活数学。为了实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应当重视生活数学课程教学的实践生活化,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数学多元表征认真学习生活数学,使学生深刻感受体会到学习数学的生活趣味性和实践性。
        数学中的“数”主要是指数学中语言表征,数学中的“形”主要是指数学中视觉化表征,在数学学习中,对同一个数学对象,至少可以运用“数”和“形”的多种形式表征出来。
        1小学数学生活化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更加善于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深入抽象地找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日常生活数学经验特点出发,设计适合学生自己感兴趣的日常生活数学素材,并以丰富多彩的数学形式将其表现展示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地发言表达自己的数学好奇心、挑战性和丰富想象力。那么如何有效实施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才能让我们的每个学生真正深刻的了解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并处处都能感受得到数学,真正真心热爱学习数学。
        数学知识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回归现实生活。来自现实生活的心理知识和能够回归现实生活的心理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生活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寻找身边的数学,使课堂教学活动回归理论实践和实际生活,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活动兴趣,又会更能有效使学生主动、轻松地参与学习,同时,它们还能更好地发挥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课堂教学的主动有效性,快速度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1]。
        首先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充实的时间内让学生根据要求动手操作,寻求答案,得到数学知识。在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15认识》中用“数”与“形”的结合来认识事物。一个太阳、一个兔子、一张嘴  与数1结合起来,一直到五只蝴蝶、五个铅笔、五个学生与数5结合起来理解,因为读法,写法是人为规定的,所以可以直接告知学生,然后将数的组成和分解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课书本上的符号不能直接让学生背,学生不清楚其中的意思的话后续会有很多困难。进行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表内乘法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画出算式3×5的意思,用卡片摆出三个五或五个三,然后写得数,编乘法口诀。这个有利于学生的自己理解。学生们对这些简单充满生活气息的数学学科知识产生好奇,并且发现了学习数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举例: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和千克》的教学中,让同学们都去观察生活中几种物品的包装袋,记录它们多重。在交流中,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实际问题,比如:用电子称得到袋装的1袋半麻将担担面方便面的总重量为149g,而袋子上面记录着面饼+配料为139g,面饼为120g,那样的话配料应该为19g ,运算得出包装袋的重量为10g,有点不符合实际,所以学生打开袋子后分别称重量后知道了配料为25g,包装袋的重量为4g。将方便面带入到数学课中,让学生具有探究探索精神,只为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学生们对此很感兴趣,数学课堂学习的学生积极性也因此相应地被调动了起来,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其次是创新与发展教材,让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比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中,明确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或画出的意思,学生1将一个饼子平均分成了四份,每人只得这个饼子的,学生2将四个苹果平均分成四份,给了四个同学,每人得其中的一份,是一个苹果,学生3将线段分成了四份,表示了其中的任意一份。通过绘画得出了书本上写的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 用生活经验感性地学习数学知识
        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学生往往是具体学习基础知识的活动主体,他们往往拥有丰富而宝贵的科学教育资源和教学生活实践经验。同时,他们的心灵对周围的这些新奇事物和自然现象也是充满了极大的爱和好奇心。教师们想要真正深刻认识并做到这一点,就应该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教学好奇心,突破我国传统的学科教育教学模式。
        运用好的数学知识学习解决我们生活工作中的许多问题也就是我们数学知识学习的最终检验结果。引导全体学生把自己所学的课堂数学知识灵活运用结合到实际教学生活中,使课堂数学知识更加贴近生活,使课堂数学知识更加富有教学趣味性,让更多的学生明白学好数学"灵感来自现实生活,且用于生活"。这不仅仅能够促使每个学生真正获得数学知识,学会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动手解决实际数学问题,而且它还能够促使每个学生真正认识和看到数学其实来自于我们周围的生活和世界,是我们能够理解和运用解决我们生活和社会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有力数学武器;同时,他们也因此获得了自己个人的实践经验和数学探索和对数学的创新能力。让一个学生在学习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自己所学基础知识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能有效激发一个学习者的兴趣,还能有效提高一个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学基础知识研究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综合能力,让好的数学知识走向日常生活[2]。
        3如何做到数学教学生活化
        首先我们得做到让一堂数学课的教学能够充满生活气息,但不能"喧宾夺主"。不作为者也会严重增加一些学生的生活常识性和对生活中的知识,很难完全理解或者一下子就糊涂了,应该是符合学生的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的教学方法。
        其次是需要努力让一堂数学课的教学实践充满生活气息,教学实践过程中需要学生经历:一个生活数学问题——生活数学实践问题——应用数学理论模型——数学解释与实际应用。选取的数学材料不能仅仅让一个学生"望梅止渴",要努力找到合适的能充分体现学生数学知识点和生活实践原型的综合学习材料,避免数学人为化和知识虚伪化以及数学形式主义的现象产生。
        再者也需要为了让学校数学学科教学更加充满生活气息,尽可能多地避免"弄巧成拙"和其他负面影响,需要我们的数学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数学预测分析能力,能够准确预见未来学生的各种学习情况,并尽可能完善课前的各种各样情况的预设,在遇到突发事情的紧急情况下,能够做到临危不乱,快速冷静下来,选用最佳的解决方式来应对与解决突发情况。
        4 结语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想要真正让当代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充满生活气息,就要尽量避免"走马观花"和只是为了做表面文章的这种教学行为,这并未完全能够充分体现当代数学的真正本质价值所在,我们必须严格要求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过程脚踏实地并且一定必须要实事求是。
        参考文献:
        [1]冯月红.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基本策略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1(14):113-114.
        [2]陈玉琴.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J].教师博览,2021(12):65-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