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刘永康
[导读] 微课在现代教育体系下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作为既有教学经验与现代教学方式有效融合的代表性产物,微课教学为学科教学工作提供了新颖的教学工具。
        刘永康
        滨州行知中学  山东省 滨州市  256600
        摘要:微课在现代教育体系下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作为既有教学经验与现代教学方式有效融合的代表性产物,微课教学为学科教学工作提供了新颖的教学工具。从微课教学的应用成效来看,以“微课”资源与配套设备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主体性的表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并为学科知识的内化创造有利条件。本文围绕微课教学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从微课的概念以及特点出发,对高中物理课堂应用微课的行动措施进行简要分析,希望对教学实践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微课;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应用实践
引言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知识载体的一种教学方式,制作微课视频的关键在于对教师教学过程的有效记录,而“微”的涵义是整个视频需要围绕某个学科、某个特定的知识点。针对微课的概念以及具体实施方案,国内外的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并明确了适合应用微课教学的学科。在微课教学理念之下,高中物理教学也开始积极探索课堂教学与微课教学工具的有效融合,希望利用微课教学的核心优势来解决物理学科的教学难点、疑点,帮助学生探寻适合自己的物理学习防范,并在此过程中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体系,实现物理知识的内化。
1 微课的基本特征
        在物理课堂开展微课教学需要有完善的规划,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设计,到素材课件以及配套教学资源的准备,再到教学视频的录制、教学反思以及学生反馈信息的总结,整个过程都需要考虑这一辅助性教学工具的特点,以及微课视频与学生理论学习、方法训练之间的关联,继而保证微课教学的实际效用[1]。总结现阶段有关微课教学的文献,不少学者提出,微课教学主要有以下特征:(1)明确、突出的主题,微课视频一般会围绕学科体系下某一关键知识点或者学生普遍存在疑惑的知识点展开设计;(2)短小精悍,微课视频通常有明确的问题需要解决,极强的针对性也决定了微课视频的时长、内容量;(3)资源丰富,且使用方便,能够满足学生的碎片化学习需要,随时随地完成微课视频的学习;(4)半结构化特征,微课视频资源的可扩充性较强,能够根据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进行补充。
2 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课前预习阶段微课的应用
        高中物理的教学任务相对繁重,除了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外,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解题能力提升等进行考虑,预留一定的时间进行专题训练,而这势必会增加物理学科的教学压力,加快课堂教学的进度。在此背景下,一些物理基础薄弱的学生很容易出现跟不上节奏、失去学习信心等一系列问题。而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听课的针对性的重要方式,虽然教师一般都会根据后续教学进度安排一定的预习任务,但由于学生兴趣不高或者对课前预习的重视程度不足,其执行效果并不理想。有源于此,教师可以考虑将微课应用于课前预习阶段,根据既往的教学经验分析学生在该章节学习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微课视频,或者视频制作的主题,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课前预习资料[2]。相较于既往直接布置预习任务并让学生根据教材、辅导书中给出的理论知识、方法进行自学,微课的介入能够给学生带来新的刺激点,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自觉利用微课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并逐步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


2.2 课堂教学阶段微课的应用
        物理课堂是学生系统学习物理知识、掌握物理分析方法的重要场所,虽然微课工具在教学领域的应用引起了广泛重视,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仍然不容忽视,微课教学在物理课堂中的应用,必须明确微课的辅助性教学价值,根据物理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确定微课引入的具体方式与时机,而不是盲目地将微课教学搬运至物理课堂。为充分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教师应当将帮助学生解决物理抽象概念、规律的理解视作物理课堂应用微课教学的契机。例如,对于一些学生普遍感到疑惑、理解难度较大物理知识点,或者对于书本中抽象的物理实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教学的优势,通过微课提供的丰富资源,演示蕴藏着物理概念、规律的现象,或者直观地呈现书本中的物理实现,实现抽象知识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有效联系,降低学生理解物理抽象知识的难度。对于物理微课视频的制作,教师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微课制作主题的明确化,在确定物理微课教学的主题以后,教师应当结合既往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情提前编写微课脚本,期间应注意内容的主次以及教学方式的选择,然后按照脚本进行演练,根据演练情况评估微课脚本的有效性;(2)微课内容与时间的正确把握,微课需要突出“短小”与“精悍”的特征,除了时间的严格控制外,还需要关注内容的精炼程度、准确性以及目的性;(3)丰富的教学资源,考虑到不同学生在理解能力以及学科基础层面的差异,教师需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选择,如根据学生的反馈划分层次,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提升需求,差异化地设计微课内容,搭配完善的图文解释或者自学链接,满足不同学生个体的学习需求[3]。
2.3 查漏补缺阶段微课的应用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学反思是掌握对应章节的教学情况、评估现阶段采用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的重要方式,学生的反馈信息是教师完成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的关键性依据,全面掌握学生的学情,对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既往的教学反思过程看,教师倾向于将学生的考试成绩或者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视作学生的学情反馈,忽略了个体学习情况的差异性,也忽略了全面评估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价值[4]。在微课教学的支持下,教师可以考虑将微课作为学生查漏补缺的学习工具,帮助学生完成课后复习任务。针对学生普遍感到学习、理解困难的知识点,教师有必要采取自制微课视频或者提供相应微课视频下载链接等方式,让学生能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反复学习,并在反复学习的过程中完成物理知识、物理方法的内化;对于个别学生因为基础薄弱、理解能力不足而出现的困惑,教师则应当考虑结合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以及具体的教学进度,个性化定制微课学习方案,然后鼓励学生多利用微课检查自己在物理课堂学习中的漏洞,尽快跟上高中物理的学习节奏。
3 结语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由于其学科知识背景的特殊性以及概念、方法的抽象性,部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并不具备浓厚的兴趣。微课教学是以教学难题的针对性讲解为特征建立起来的教学模式,将微课应用于高中物理的教学实践中,依靠微课工具的独特优势,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科的疑难点,提高自学效率与自主学习意识,将助力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切实发挥微课教学的优势为目的,教师应当抓住微课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以及微课制作的技术要点,而后根据学科教学的进度以及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要求,在课前预习、课堂设计与实践、课后预习等环节明确微课介入的时机与方式,妥善解决各个教学阶段的矛盾,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知识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 陈武. 浅谈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新通信, 2020, v.22(06):178-178.
[2] 康永刚. 浅谈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 2020(4):56-57.
[3] 佟平. 浅谈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03):22-22.
[4] 胡克亮. 浅析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 No.669(01):236-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