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8期   作者:何耀来
[导读] 近年来,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使得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开展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
         何耀来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马铺中心小学363301
        摘要:近年来,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使得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开展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语文有着十分强大的教育意义,它不仅仅是我国的国语,其中还包含各种各样的人文特征。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育工作在课外的一种延伸,它可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对此,本文将针对小学语文的课外阅读工作,制定提升其有效性的策略,仅供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提升
        引言: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各方面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的发展较不完善,所以他们对语文知识和技能有着十分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但是,由于小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较低,往往更加需要教师的指引和监督,他们才会在课外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以此不断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对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呢?
        一、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在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下,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以此不断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1]。”但是,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影响着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第一,跟风特征。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课外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指导,使得大部分小学生不知道应该读什么课外读物,从而看别人读什么,他们就读什么,这样盲目的读书,缺乏目的性,使得阅读本身的价值无法发挥。
        第二,目的性太弱。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小学语文教师可能对他们的课外阅读要求较低,使得部分学生在感兴趣的时候就阅读,在不感兴趣的时候就放弃阅读,久而久之阅读将无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第三,不稳定性。首先,部分小学生课外阅读是因为他们对该篇文章或书籍充满兴趣,但是那些不感兴趣的学生,将不会阅读这些书籍。其次,部分小学生受社会条件的限制,例如图书馆、阅览室等等,从而使得他们无书可读。
        第四,功利性太强。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让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最重要的目标是让他们积累优秀语句,为自己所用,从而使得他们的课外阅读过于功利性,缺乏一娱乐性和放松性,使得小学生倍感压力,进而厌烦阅读。
        二、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策略分析
        (一)“想读”,调动课外阅读的热情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小学生的学习有着是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2]。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各方面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发展的较不完善,他们愿意积极主动的探索某项知识,进行某项学习活动,往往是因为他们对该项知识和活动有着十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对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首先就应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促使他们将“要我读”,变成“我想读”,以此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立读书角,让每位学生都从家中选择一个自己经常阅读,或者他们觉得有意义的书籍,不可以是小儿书,随后让他们捐赠到班级中,进而促使小学生之间互相促进的进行课外阅读。其次,教师应该适当的开展课外阅读分享交流会,让他们在班会上分享自己阅读的好书籍,以此得到他人的表扬和肯定,增强他们阅读的自信心。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一课为例,该篇文章是后人纪念鲁迅所创作的诗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关于“纪念鲁迅”的主题课外阅读,让小学生自行选择课外阅读的材料,进而在下一堂课上开展读书分享会,以此让每个小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让他们结合自己阅读的资料,再加上自己对鲁迅的情感,分享自身的课外阅读体验,进而促使小学生“想读”,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
        (二)“能读”,教授课外阅读的方法
        现代社会,为了在某项工作开始之后,有效的保障其质量,人们开始更加注重方法和技能的选择和提升,以此才能促使工作事半功倍的完成。在小学语文教育工作中,课外阅读也是如此[3]。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发展较为薄弱,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盲目性、无计划性、不平衡性以及功利性等特征,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教授给小学生一定的课外阅读方法,以此促使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有所依据,进而快速的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质量。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找到语文课堂教育工作的着力点。课堂是小学生进行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他们在校园生活中接触时间最长的就是教师和课堂,所以课外阅读按照常理来说应该是脱离课堂的阅读,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语文教师还不可以完全的放手,而是应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实时监控他们的阅读现状,以此培养他们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其次,教师还应该指导家长重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尽可能的为他们提供有效的阅读材料和素材,以此让小学生进行实体的阅读,进而进行标注、圈点的课外阅读,提高其阅读效率。
        (三)“喜读”,培养课外阅读的习惯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不仅仅是学生将课内阅读进行课外的延伸,更多的是培养小学生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中,他们既可以明白其自身真正的需要,又能对阅读资料进行加工和处理,进而提高他们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和身心健康发展。”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热爱读书,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进而影响他们日后的学习和语文阅读。首先,教师应该转变以往“被动”的阅读教学模式,而是更加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让他们选择一个自己最为感兴趣的文章或书籍进行阅读,以此确保他们一直保持阅读兴趣。其次,教师应该从头抓起,在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以此促使他们喜欢阅读。
        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一种延伸,它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更加满足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更加自主的丰富自身的知识含量。对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察觉到小学生当前课外阅读的缺陷,以此制定相应的提升策略,不断提升课外阅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促进小学生的全面与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楠.浅析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质量[J].才智,2019,09:44.

[2]吴治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J].才智,2019,25:155.

[3]周国祖.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4: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