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云霞
安顺市西秀区虹湖小学 贵州省安顺市 561000
摘要:情感因素作为一项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质量。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对情感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全面渗透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情绪和情感等,最终促使学生以高涨的热情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引言
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因此,面对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情感因素,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而获得更好的语文学习成绩。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不同,情感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应充分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激发、调动、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
1提升情感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1.1有效调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绪
对于学生来说,其在不同课堂中学习时会产生不同的情绪,积极情绪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反之,消极情绪则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带来消极的学习体验。所以,小学教师为了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首先应及时关注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情绪的变化,通过情感教育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听教师讲解语文知识。其次,带有情感色彩的语文知识,更能激发学生的听课欲望,既不会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疲惫,还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1.2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能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学习语文知识
从小学语文中的情感教育来看,既包括学生的情感迁移也包括学生的情感感染。对于学生来说每当其对一件事物产生情感之后,就会将自己的情感潜移默化地转移到与之相关的内容上,从而产生“爱屋及乌”的效果。如果学生对语文知识缺乏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语文课上让学生观看神奇的语文现象,当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后,再将学生对语文现象的兴趣转移到语文知识的学习上,就能帮助学生轻松学习语文知识。
2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2.1制定情感教学目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要对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进行完善。一直以来,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制约,教师常常将传授语文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但是在这一教学目标下,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并且对语文这一学科的态度非常冷淡,难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因此,在渗透情感教学的时候,教师必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进行完善,即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语文现象的强烈好奇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渐养成勇于探索、发挥自身创新能力的目标;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科学形成正确的认识,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树立为国做贡献的目标。教师只有将情感因素纳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中,才能更好地渗透情感教育,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情感。
2.2营造互动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课堂氛围是情感教育中的重要因素。但是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制约,课堂氛围过于严肃、沉闷,学生会感受到压抑、恐惧和不安,根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这种学习环境下,教师作为语文课堂的权威者,常常忽视学生的感受,甚至频频出现不尊重学生想法的现象。基于此,在渗透情感教育的时候,教师必须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新型的、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具体来说,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可结合语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出高质量的、具有趣味性的语文实验,引导学生在语文试验的直观体验中激发自身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可以结合语文实验内容,设计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互动,激活课堂氛围。而在这一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也得以调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2.3打造阅读情感教育模式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采用情感教学方式,应积极打造良好的阅读情感教育模式,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深度体验课程的情感,表达自身的见解,在增强情感体验感的同时,深入理解和学习文章的内容,充分发挥出相关的情感教育方式的积极作用。教师在阅读教育期间渗透情感教育的相关元素和手段,应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并且体验课程的真实情感,提升学生的文章理解能力,使其可以养成较为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的基本技能,不断优化语文情感教育模式和体系。在合理进行情感教育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培养小学
生的良好阅读习惯,还能使其在情感阅读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观念意识。
结束语
教育既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培育学生的人格、情感以及思维等内容。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由于小学学生具有一定的领悟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只需要对学生进行巧妙的指点,其就能快速体会出语文知识背后蕴含的情感价值,从而运用语文知识提升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念。面对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目标,我们必须要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的渗透现状,遵循一定的原则,精心设置情感教学目标、营造互动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实施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的渗透效果,调动学生的语文求知欲望,不断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亮.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J].名师在线,2020(15):72.
[2]陈亚敏.情感教学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究[D].河南大学,2019.
[3]赵丽杰.中学语文情感教育现状分析及应用探索[D].河南大学,2015.
[4]曹香丽.情感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4.
[5]黄安霞.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J].语文课内外,2020,45(6):250-266.
[6]李琦.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魅力中国,2020,34(20):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