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凤芬
雷州市北和镇英兜小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256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不断提高,语文作为传承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学科,其重要性渐渐被人们熟知,小学语文作为学习基础的关键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除了识记一些简单的生词,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阅读,一旦小学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阅读基础,将严重影响日后的语文学习。虽然小学语文阅读如此重要,但是目前教学现状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须解决。本文认为课堂上进行阅读拓展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此,首先概述了拓展教学的重要性,并阐述了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进行拓展教学,希望对相关研究以及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拓展教学
一、拓展教学的重要性
拓展教学优势有很多,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拓展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在进行拓展教学之前会收集有关章节内容的材料,并进行了详细的整合分析,这些材料提供给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探究,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章节的重难点,而且可以将有关系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而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第二该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学生的学习习惯。拓展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前已经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科学的教学设计,所以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精心设计的拓展教学活动中按照教师的引导进行学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分学习小组之后,小组中的每位学生都可以在教室的引导中按照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第三拓展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自己事先整合好的资料发给学生,通过组内不同个体的合作研究,资料上的大部分知识都会被学生吸收,然后在教学设计的引导下,学生会进一步的思考,这些知识就会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
二、目前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无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育工作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和主要服务对象,他们学习的内驱力是影响学习效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但是目前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程度依然不足。对于学生自身而言,其对语文阅读不感兴趣的原因主要可以概述为以下两点:一是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意识淡薄。很多学生重视数学语文等学科的学习,认为语文在生活中的作用无关紧要,并且成绩差距也不大,进而学习语文阅读的兴趣不高。第二,学生害怕困难。语文阅读学习中的困难很多,很大多时候需要学生自己面对,但由于部分学生挫折能力差,不能主动参与学习,不能获得克服困难的喜悦,因而不愿努力学习语文阅读。
(二)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的有效引导在学生的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教师都是按照自己多年形成的习惯而开展阅读教学的,并不会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以及不断改革的教学内容而制定教学目标,甚至一些教师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能让学生对生词进行简单识记,最终造成语文阅读的教学效果不佳。
(三)教学模式陈旧
传统的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堂,通常都是教师将自己定位成课堂的中心,常常在一整节课堂上都是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授,可能会零碎听到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这也是在教师提问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这不仅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阅读的兴趣,而且这种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少,老师不会通过互动了解到自己讲的内容学生可以接收多少,也不了解在自己讲授过程中学生有什么难以解决的问题,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以至于学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最终可能跟不上教师讲授的速度而产生厌学情绪。
三、提高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拓展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利用拓展资料调动学生学习阅读兴趣
小学三年级阶段正是需要大量积累语文词汇的时期,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词汇,进而利用这些词汇帮助自己写作,反过来也会促进自己更有效的阅读。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之前,收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拓展资料,让学生通过这些拓展资料掌握大量的词汇,同时了解课程主要内容,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实现情感共鸣,更深刻的理解文章深层含义[1]。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文章时,因为当代小学生生活在盛世,无法体会战争年代的残酷,这就需要教师课前收集相关拓展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资料感受文章所描绘的艰苦场景,了解白求恩为什么是一位伟大的人,进而对文章所传达的精神能够更好地把握。
(二)明确教学目标,选取适当拓展资料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之前首先应该明确阅读交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过学生自己阅读以及自己讲解,能够让学生从文章中体会到什么样的精神?以及想要对小学生的生活和思想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教师在正式教学之前都需要解决,并根据这些问题选取适当的拓展阅读资料[2]。
例如,教师在讲授《司马光》时,首先应该明确这篇文章的教学目标除了让学生识记“司、假”等1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学到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以此来指导学生更好的生活。
(三)创新教学模式,将拓展资料较好融入教学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中运用信息手段开展教学渐渐成为时代潮流,再加上小学生好奇心较强的特性,首先利用直观的视频或者图片引导学生对文章人物有一个浅层了解,通过详细的文字介绍让学生深度认识文章人物鲜明的特征,以此来将拓展资料较好的通入教学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积极性。传统的语文课堂,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拥有最终决定权,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很从学习中体会到乐趣,教师也无法真正促进学生构建新知识和现有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导致学生学习不良和教师教育不足。在向学生展示视频或者图片资料之前,教师可以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时把控学生的思路,让他们能够跟着教学节奏来学习,这一过程中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3]。
例如,教师在讲授《蜜蜂》一文时,首先抛出问题“大家来探索一下蜜蜂有没有飞回家呢?”,然后组织学生自己进行齐声朗读,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介绍蜜蜂物理特性的视频或者图片,课上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对蜜蜂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之后通过详细的文字介绍,让学生通过阅读深度认识蜜蜂群体构成以及他们识记方向的特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培养备受关注,语文作为学习生涯中重要的学科之一,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该渐渐成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目前传统的阅读教学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非常理想,阅读拓展教学方法的引入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说如果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没有拓展资料的引领,学生不会真正从文章中学到深层内涵。总之,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灵活运用阅读拓展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争取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获得感,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颖.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方法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4):57-58.
[2]马建华.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 2017(09)
[3]袁军梅.提高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2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