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8期   作者:孙玲琴
[导读] 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让混合式学习模式应运而生,更多的信息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被运用到教学工作过程当中。
        孙玲琴
        浙江省乐清中学  浙江温州  325600
        摘要:受到新课程改革的影响,让混合式学习模式应运而生,更多的信息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被运用到教学工作过程当中。对于高中语文课程来说,诗歌的学习属于难点内容之一,为此,教师需要引入混合式学习理念,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便确保诗歌教学工作的质量达到相关规定。本文通过阐释混合式学习的概念及其内涵,同时编制出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进而对有关高中语文教师人员形成有效的借鉴与启发。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理论;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引言:对于混合式学习而言,属于近些年来全新的教学模式之一,在国内教学领域诞生的时间较短。在教育制度逐渐改革的推动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加大对混合式学习方法的运用力度,使其在诗歌教学中发挥出良好的作用,为学生设计出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带给学生新颖的学习体验,便于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体会其诗歌的魅力,从而可以主动进行学习,形成活跃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从中获取到更多的知识,达到既定的诗歌教学工作目标。
一、混合式学习的概念及内涵阐释
        一直以来,关于混合式学习的概念缺少统一的界定。笔者经过查阅大量的相关研究文献,结合题目的内容,针对混合式学习的定义,提出下述看法。对于混合式学习来说,针对的为将从前的学习模式优点与当前的网络学习进行密切融合,换言之,则应该体现出教师人员的主导性作用,达到对整个教学环节的实时监控效果,并且,在此过程当中,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训练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由此可见,可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相关规定,将混合式学生理论运用到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工作当中,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一方面,可以带给学生新鲜感,提高对其吸引力,另一方面,则帮助学生收获很多的知识,从中获益匪浅,完成既定的诗歌学习任务[1]。
二、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策略
(一)《琵琶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对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而言,教师需要引入混合式学习方法,注重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进行学习,满足教育制度改革的相关规定。比如:教师为学生讲授部编版高中语文《琵琶行》诗歌内容的过程当中,此首诗歌的作者为白居易,整体的篇幅很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朗读以后,能够体会到诗人抒发出来的感情,熟练掌握所运用的修辞方式。

首先,语文教师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出一首琵琶曲子,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且饱含感情的学习环境,并且采用琵琶的形式,体现出诗人的哀怨之情。当学生置身于浓厚的音乐氛围当中之后,在朗读的过程当中,逐渐对诗歌中的意思获得新的认知。其次,由教师为学生加以详细讲授,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并且紧密联系自身的经历情况,深刻理解整首诗歌的内涵。在教师的主导之下,随机选择学生来到讲台上进行诗人与琵琶女之间的对话表演,进而呈现出诗歌中描绘出来的故事,在此过程当中,训练了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分析能力。最后,还需要教师紧密结合诗歌中的主要字词,为学生加以阐释,要求学生熟练背诵一些名句,并且理解其含义。借助此种教学措施,能够让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变得更加频繁,真正发挥出混合式学习方法的良好作用。由此可见,经过上文的阐述与分析之后,从中不难看出,科学运用混合式学习理论可谓十分关键,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与实践价值。
(二)《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此次研究将部编版高中语文《沁园春长沙》这首诗作为例子,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为学生加以细致分析。首先,教师需要导入新课的内容。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在课堂上呈现出有关《沁园春长沙》诗歌的图片、视频等,比如可以结合橘子洲,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当中体会到诗人抒发出来的豪情壮志。并且,事先要求学生自行搜集这首诗歌的相关资料,包括诗人的经历、诗歌创作的环境等。其次,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诗歌的朗诵。在学生朗读完诗歌以后,由教师对其朗诵情况加以科学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在此过程中,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诗歌中蕴含的感情。对于“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等诗句,要求学生进行慢读,在这当中,“北”字应该重读,“橘子洲头”则应该拉长。并且遵循从上阕中的感情基调,深入体会诗人的豁达与乐观思想,同时还需要感受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巨大责任感。再次,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这首诗抒发出诗人何种感情?上下阕依次表露出何种感情?”最后,教师应该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同时在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为学生布置合理的课后作业,以便帮助学生强化记忆,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2]。
        结束语:综上所述,得益于科技的日益进步,让混合式学习方式被应用到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工作过程当中。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诗歌的学习与理解一直是重点的内容,为了改变从前学生不佳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生的整体学习效率,加深其学习的印象。借助此种新颖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其创新能力,达到当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让学生能够获得不断的进步,进一步增强诗歌教学工作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潘娜娜,张阳阳,于新明,李媛媛.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J].课外语文,2020,000(207):199-200.
[2]赛汗其其格,孙立东,陈晓燕,张红艳.基于混合式学习理论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设计及案例研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9,145(109):160-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