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8期   作者:黄招贤
[导读] 文章分析了写作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针对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黄招贤
        湛江市第五小学东纯校区   广东省 湛江市   524000
        摘要: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而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资源的相对匮乏,加上教学方法相对落后等的问题,导致许多农村小学生在进行习作时面临无话可写的问题。然而,小学生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不仅关系到未来升学考试,更影响终生的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写作教学,并要以一种适合农村小学生身心特征与教育环境的方法开展教学。文章分析了写作教学对学生的重要性,针对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是一项难度较大,且极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一方面,写作具有较大的综合性,学生要想学好写作,在字词积累、阅读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写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关系到学生情操的陶冶。许多农村小学生,面对写作会觉得极为棘手,认为无话可写。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与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息息相关。要想优化农村语文作文教学,必须回归写作教学本身,一要认识到其重要性,二要察觉其存在的不足,并找到一条科学的培养路径。
        一、对小学生而言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一)关系到学生未来升学考试
        语文是所有教育阶段必修的课程,而小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初步阶段,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教学极为重要,写作在语文考试中占比极大,写作教学自然关系到学生未来升学考试。而写作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便是小学,在这一时期,引导学生产生对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并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学生未来在写作乃至语文学习中,都会感到更加轻松。反之,如果错过小学语文作文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学生以后再想形成语文写作能力,将会吃力得多。
        (二)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息息相关
        在开展语文作文教学中,不单只是让学生写出作文,并写好作文,而是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生活独到的体会和见解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等。这是由于写作者要想真正写出一篇好的文章,首先需要有观察生活的习惯,在长期的生活阅历中产生写作的灵感,有表达观点或情感的欲望。其次,写作者需要对生活和社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否则其的文章辞藻再华丽,也很难称得上是一篇佳作。最后,写作者光有生活阅历和灵感,但缺乏扎实的文字功底,以及组织语言的能力,也很难在写作中有效将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表达出来,也不能称作是一篇佳作。   
        (三)影响学生的终生发展
        语文作文水平的培养,并不只体现在语文考试上,更是关乎着学生终生发展。一来,学生写作能力强,对写作有一定的兴趣,在生活中,遇到烦恼或愉快的事情更喜欢用文字倾诉和分享,这有利于丰富学生终生的生活,陶冶学生情操,起到了培养高尚情趣的作用。二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写作能力是人才从事各行各业都需要拥有的能力。如现在的自媒体行业、广告行业甚至计算机、娱乐等产业,都需要人才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创意。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在未来就业上,会获得更多的机遇,
        二、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理念有待优化
        然而,即便写作教学对小学生而言意义重大,但当前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却不尽人意。首先,即便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中得以普及,但是在广大农村,由于区域间差异较大,农村难以吸引到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而农村语文教师在升学率等的压力下,为了提升学生语文成绩,往往以灌输式开展语文作文教学。在这种教学理念下,教师以套路化的形式让学生学会写作,学生即便能够写出习作,但大多都是千篇一律,缺乏真实情感。甚至,还有一些语文教师,不惜直接让学生背范文,导致学生以完成任务的形式学习写作,很难产生对写作的兴趣。


        (二)学生阅读资源缺乏,写作积累不足
        由于农村经济条件和公共基础设施相对城市而言要差的多,从公共设施来说,农村大多没有图书馆,甚至部分落后地区,连书店都比较稀少,农村的孩子从小难以开展课外阅读,在写作和阅读方面起步较晚。从学校层面来说,农村的教育水平和资源较城市要差得多,农村教育还没能完全摆脱分数论和应试的禁锢,教师为了尽快提升学生语文成绩,也往往更加重视课内阅读的学习,很少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从家庭层面来说,农村家长大多缺乏教育意识,一是没能给孩子提供专业阅读的场所和相应的阅读资料,导致小学生缺乏广泛阅读,自然缺乏素材的积累,这对于写作学习来说是极其不利的一个因素。二是家长不能配合教师,对孩子的写作学习进行监督和激励,导致孩子在课后很少开展自主写作学习。而写作能力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学生长期的积累,因此光靠教师和课堂教学是无法达成的。
        (三)学生缺乏写作兴趣
        由于教师的不当教学方法,以及小学生的身心特征,导致大多数小学生缺乏对写作的兴趣。对于许多缺乏素材积累、语文基础差的农村小学生而言,独立完成一篇几百字的作文,是极其困难的事情。而在缺乏教师正确引导的现实面前,学生普遍对写作学习产生畏难心理。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开展学习活动的指引,学生缺乏写作兴趣,自然无法在写作中取得突破和进步。
        三、提高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丰富教师教学形式,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想在写作教学中优化教学成效,真正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兴趣,必须要从根本入手,解决教学方法与理念中存在的问题。
        1.口头教学法
        对于人类的发展而言,文字产生于语言,因此,教学要遵循文学发展规律,在学生正式开展写作前,让学生先尽情地说。如撰写小学作文经典作文题目《我》,这是一篇让学生开展自我介绍的作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轮流到讲台上进行自我介绍,教师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只是在这一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一些提示和引导。如告诉学生可以从外貌、性格、爱好等层面开展进行介绍。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大多喜欢表现,这种口头教学法,适应学生的身心特征,当学生通过口头表达,将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表现出来时,已经进入了写作的第一步。
        2.游戏教学法
        为了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开展教学。如教师在教学以语文园地《有趣的游戏》时,可以组织学生在语文课上玩一些简单有趣的小游戏,如拔河、丢手绢等,学生亲自体验玩游戏的过程,产生了真实情感,自然拥有更强的写作动力。
        3.小组合作教学法
        教师也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法,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对彼此的习作进行点评,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征,这种互评的方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也能让学生在互评中找到写作的技巧和要素。
        (二)从不同层面优化学生阅读资源
        此外,写作与阅读教学密不可分,学生不可能不进行大量阅读,就能写出优秀的作品。因此,学校教师必须要从两个层面,优化学生的阅读资源。一是学校如果缺乏图书馆,教师可以在班级建立小型阅读角,让班上学生将自己家中的课外书带到班级,学生之间进行互相阅览。二是要和家长开展合作,希望获得家长在阅读教育方面的支持。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在鼓励学生进行有效摘抄、积累,撰写读后感等。
        四、结语
        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离不开教师良好的教学方法和正确的教学理念,基于此,语文教师必须要明白农村学生的身心特征,结合学生的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写作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师应该以丰富的形式,如游戏教学法、口头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推动教学成效的优化,同时要结合阅读教学,优化阅读资源,让农村学生有话可写,爱上写作。
        参考文献:
        [1]王慧琴.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19(04):221.
        [2]王英.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性[J].家长,2019(03):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