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8期   作者:刘秀
[导读] 本文就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部编版教材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刘秀
        重庆市南川区楠竹山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新课改中强调要发挥出学生自身力量,以主动学习来实现教学效果提升的目标,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了重要教学内容。本文就从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结合部编版教材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语文教学
        引言
        自主学习能力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性因素,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放手”,给学生的探讨、成长留下一定的空间。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兴趣、传授方法、培养习惯的方式实现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技能的培养,其关键之处在于学习者自身对所学内容有浓厚兴趣,如此才能依靠内部驱动力来实现高效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需要兴趣作为“内部燃料”,而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则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通过创设情境来实现。
        例如在学习《北京的春节》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给学生们展示一些我国传统节日中的各种风俗。例如贴春联、挂灯笼、包饺子、放鞭炮、扫房子、吃元宵、划龙舟、赏月、包粽子、吃月饼、祭祀先人等,要求学生从中找出春节习俗。在这众多的图片中学生要逐一观察找到正确答案,而这一过程也恰恰将学生吸引到课文——《北京的春节》中来。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并且还是六朝古都,而春节自然是我国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学生们自然会对这一古老城市的春节产生兴趣。然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其根据教材内容说一说现实生活与教材中所描述的春节有何区别?缺失了哪些传统习俗,增加了哪些有趣味性活动。如此一来学生就带着探究与发现的兴趣展开了教材内容的自主学习,既可以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还能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鼓励质疑,引导学生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疑问才会想方设法的解除疑问。尤其是语文学科,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都有所差异,每′一个人问题也都没有标准答案,教师要允许和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例如在学习《金色的鱼钩》这一内容时,在学生阅读了课文,掌握了基本的字词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一说对课文的感受。或者是提出自己的疑问,有学生提出文章重点突出了老班长的精神品质,为什么题目不是“老班长”而是“金色鱼钩”。

还有学生提出老班长舍己为人的精神值得赞扬,但作为当时的领导者,他如果更爱惜自己一点,就可以更好地发挥出一个领导者的作用。学生们对此展开了激烈探讨,教师抓住这一时机让其进行合作学习,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由某个成员来代表小组阐述观点。从中学生们也意识到在学习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遇到问题时既要进行独立思考,同时还可以与同学探讨。在探讨中聆听与学习他人的想法,形成思维碰撞,这对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方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组织实践,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学科,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语言应用在生活实际中,通过其更精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因此在进行语文知识与素养的培养不能单纯的通过课堂来传授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实践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习惯。语文课的实践活动有很多,例如编写手抄报、诗歌朗诵、读书会、演讲竞赛以及改编课文表演舞台剧等等。
        例如在学习《红楼春趣》这一课文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舞台剧表演,由10名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在表演时学生们不但要记住台词,还要注意人物的表情、动作,通过自己的表演展示出人物特点。此外还要注意彼此之间的配合,将这一故事完整的展示出来,因此在舞台剧之前,学生自然要认真研读课文,揣摩人物心理。通过这一实践活动的学生不但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探究能力,形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并且还培养了自身的心理素质。
        四、加强生活理解和感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来源于现实生活,也记录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学生要注意留心观察生活,将有意义的人和事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下来,才能提升写作能力。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观察生活与感悟生活的能力,因此就要求其做生活和学习的主人,要实现生活与学习的紧密结合,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进行口语交际“父母之爱”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同父母在一起时发生的有趣的、难忘的事情。或者是给自己的父母提意见,进行“爸爸妈妈我要对你说”的活动,让学生们交流父母是如何关心、爱护自己的。父母是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与父母之间发生的事情尤其是有意义的事情需要学生留心观察与感悟,然后才能将其完整讲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实际上就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但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还为其写作积累了素材,奠定了写作基础。
        结论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时间,首先教师要激发其学习兴趣,其次引导其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方法,再次帮助其形成自主学习习惯。最后还需要学生发挥自身作用,加强对生活的理解,对学习的感悟,才能逐渐提升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更好地促进自身语文素养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孙洪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 神州(上旬刊), 2019, 000(027):172.
[2] 张洪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 2019, 000(011):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