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香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马岭镇中心幼儿园 53030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越发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其中农村幼儿园的建设与管理问题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农村的地理环境、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其教育事业与城市中的幼儿园相差甚远,需要作出一定的举措来改变现状。本文以新时期农村幼儿园的建设与管理为主要研究方向,列举了行之有效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幼儿园;建设与管理
引言: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致使社会各界愈发关注农村幼儿园的管理以及建设问题,尽管新时期的新政策对农村幼儿园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也不失为一个机遇。由此,相关负责人应该抓紧机会,在加强对幼儿园的建设与管理基础上,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幼儿园管理制度
随着国家对农村学前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使得近年来的农村幼儿园获得了大量的资金投入,其园舍条件,教学设备、房屋布局以及硬件设施等各个方面,相较于过去而言都获得了极大的提升与改变。在物质条件获得改善的基础上,幼儿园的管理能力以及相关制度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想要使幼儿园获得良好的发展,就要求相关责任人能够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管理条例[1]。
(一)以幼儿园管理角度出发,建设制度
管理制度是幼儿园能够稳步发展的最基本保障之一,是保障园中开展各项活动、工作有序进行的先决条件,也是需要人人遵守的规则。想要获得良好的幼儿园规范管理效果,就要求相关负责人能够加强对制度的建设,从而做到有章可循,达成与幼儿园规范相匹配的管理条例。由此,就需要相关负责人能够将视野深入到园内各处,针对幼儿园的实际需求以及发展方向建设更具特殊也更有约束力的管理政策。例如,由于农村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大部分农村家长不具备基本的食品安全意识。因此,为了引导广大家长以及教师能够正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幼儿园负责人就要建设出一套完整的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用以在约束教师的同时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广大家长,使其能够自觉遵守相关制度,让幼儿无论是在园中或是家里都能够吃到健康的饮食。除此之外,相关负责人还要依据实际情况建设出诸如卫生消毒制度、后勤保障制度等。同时也要求园区内的每一位工作人员、教师、幼儿甚至是家长都能认识到制度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还要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二)以幼儿全面发展出发,合理制定作息制度
就现阶段的农村学前教育而言,大部分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并不会意识到幼儿正确作息的优势,从而导致作息制度建设不完善,执行力不高等问题的出现,对幼儿的身心发展皆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农村家长、教师对作息的认知不够明确,会出现其为了提升幼儿的学习效率而缩短其休息时间,为了使幼儿获得更好的成长而引导其进行过多、过量的睡眠活动等,凡此种种,都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良好的作息不仅是保证幼儿能够健康成长的基础,同时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依据,作息的不规律会直接的影响到幼儿的学习状态以及活动精力。为此,相关负责人应该以《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为蓝本,以幼儿园当地作息时间为依据,有针对性的建设更加符合幼儿园特征的作息制度,合理的安排幼儿的活动与休息时间,促进其获得身心健康成长。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教师是农村幼儿园发展工作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基础,因此,想要落实幼儿园的建设与管理工作,首先就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依照目前的形势而言,大部分农村幼儿园的基础设施以及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升级、优化,但是园中的师资力量却仍旧止步不前,严重影响了幼儿园教学效率的提升。造成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农村幼儿园中的教师大多来自民办幼儿园,不具备先进的教学观念以及教育理论[2]。
除此之外,还有部分教师是应届毕业生、在校实习生等缺乏教育经验的教师,他们不会愿意主动到农村就业,甚至存在部分教师对农村的工作环境并不满意,只当这份工作是一块能够使其跻身于城市中薪资条件更好幼儿园的“敲门砖”。迫于无奈,大部分农村幼儿园只能选择聘请一些教学水平良莠不齐的临时教师,凡此种种手势导致部分教师出现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学方式落后、教师水平始终无法有效提升等情况的原因。想要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求幼儿园负责人能够有意识的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利用入职前培训、精进业务学习、到先进单位进修、参加教学科研活动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以及教学效率,用以建设出更具有先进意识、教学手段更加优秀的教师队伍,落实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学效率的目标。例如,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例会学习活动,引导教师熟读《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并且能够在阅读过后获得启示,从而掌握更有效的教学手段;针对教学经验不足的新晋教师以及教学思想落后的老教师,幼儿园就可以引导其进行小组合作、互助活动,意在使资深教师能够在与新晋教师的相处中获取到一定的先进教学理念以及掌握一定的信息教学手段,同时也能够将自身的教学经验传输给新晋教师,使其能够尽早的适应教学工作,为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
三、家校联合,共同落实新时期的管理与建设
(一)建设优质教学环境,获得家长认同感
新时期的农村幼儿园不仅要加强对园内工作人员、以及教师的建设与管理,同时也要在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引导部分观念老旧的家长能够正视学前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意义[3]。现阶段的农村仍然普遍存在诸多的留守儿童,由于其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因此他们的上学的决定权便落在了其爷爷、奶奶手中,同时由于学前教育并不属于义务教育,这也就导致出现了部分老人与家长因紧张钱财而使幼儿放弃学前教育的现象。农村幼儿园本身就存在一定资金匮乏的问题,在加上家长的不配合,最终只会导致大部分农村幼儿园无法有序开展诸如节庆、亲子等活动,对于幼儿,尤其是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而言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面对此,幼儿园要做的就是,加大对教学环境的建设,用以获取家长的认同感,使其能够放心的将幼儿交于到教师手中。例如,幼儿园负责人可以将教室、活动室、以及走廊内张贴名言警句以及幼儿的艺术作品等,同时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内利用广播设备播放诸如德育小故事、优美音乐等。意在使家长在参观过幼儿园之后能够产生“正规学校更优秀”的认知,进而可以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使幼儿获得更好的成长。
(二)加大宣传建设工作,引导家长关注幼儿成长
与现阶段的农村教学而言,仍有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过于老旧、死板,他们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之后就要由教师全权承担起对其的教育工作,自己则只要负责好其生活起居以及物质支持即可[4]。殊不知在幼儿阶段家长言传身教的作用要远远高于教师在课堂中对幼儿的指导。为此,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求幼儿园相关负责人能够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手段来加深家长对于幼儿的了解,并且重点强调家校联合教育的优势与重要性。例如,教职工可以依据幼儿园的真实教学制度制定一个《家长必读》的手册,引导其在阅读后能够正视到幼儿园教学制度对幼儿的积极影响,从而主动配合教师完成教学工作;还可以将幼儿在园中的日常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装订成册,使家长在阅读、观赏过后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幼儿的进步与成长,进而更加信服、认同幼儿园的教学工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幼儿园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并非在一朝一夕的时间就能够落实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付诸一定的决心与耐心,切勿急于求成,也要避免部分工作人员以及幼儿园负责人出现急功近利情况的发生。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能够脚踏实地,潜心地规划、规范地管理,以推动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己任,稳步落实、完善各项工作,最终壮大农村幼儿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乃敏. 农村学前教育生源困境的原因及对策[J]. 新课程,2020,(39):38-39.
[2]张仕带. 创新农村幼儿园的管理模式及发展策略[J]. 名师在线,2020,(16):89-90.
[3]王华英. 农村幼儿园管理策略探究[J]. 家长,2020,(04):94-95.
[4]何玲. 新时期内江市农村幼儿园艺术教育机制建设研究[J]. 黄河之声,2019,(1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