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教育对幼儿性格特点的培育和影响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8期   作者:李秀明
[导读] 舞蹈教育对于幼儿的性格特点和形体有着深远的影响。
         李秀明
         清流县屏山幼儿园
        【摘要】幼儿舞蹈教育是幼儿对艺术了解的一种方式,随着德,智,体,美,综合教育的推广,舞蹈教育逐渐渗入幼儿园,舞蹈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智,体,美,综合教育进行的一种重要手段,舞蹈教育的展开,不仅可以促进幼儿智力的有效开发,培养幼儿坚持不懈的品格,打磨幼儿的体形姿态,增强幼儿自我表达的能力,还能够为将来幼儿学习更高难度的舞蹈技巧打下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舞蹈教育对于幼儿的性格特点和形体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舞蹈教育 教师策略
        一、研究舞蹈教育对幼儿的积极影响
幼儿上幼儿园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6岁之间,而在幼儿园中,舞蹈教育是幼儿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舞蹈教育对幼儿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1.舞蹈教育能够使幼儿的体形姿态更加优美
幼儿的舞蹈学习中,幼儿四肢之间的相互协调,能使得幼儿的姿态表现得更加的优美。在幼儿园的许多活动中不难发现,很多幼儿在进行运动项目或者进行舞蹈动作时,常常会展现出不协调的夸张动作,出现不协调动作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没有进行相关的形体学习和训练,然而幼儿舞蹈教育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我们所知,舞蹈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四肢的可调节性,辅助幼儿左右脑的正常发展,对其动作的灵敏性,自身的耐力和力量都进行了综合性的训练,还能够使得幼儿的形体更加柔韧,身材塑造的更加优美,3-6岁的幼儿骨骼正处于发育初期,在这个阶段的幼儿骨骼还有非常大的改造空间,对幼儿进行合理的舞蹈教育和舞蹈训练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变幼儿骨骼原有的不良好发育,帮助幼儿纠正类似不良站姿,不良坐姿,含胸,驼背,左右手脚不协调等许多方面的问题,减少幼儿在成年后可能会出现的骨骼畸形问题。
        2.舞蹈教育能够辅助幼儿智力的有效开发
幼儿有着爱模仿的特点,而舞蹈最初的学习就是源自模仿,舞蹈的模仿,不单单指模仿教师的动作顺序,步调规律,还需要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从不同的生活片段中找出能够表达相似情感的部分,对其进行模仿,进行记忆,这一系列步骤,需要作为舞蹈的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去鼓励他们去模仿舞蹈,引导他们在反复的舞蹈学习中得到快乐,使他们的大脑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处于兴奋的状态,在无形当中增强他们自身的记忆力。舞蹈教育是离不开舞蹈训练,在舞蹈教学训练的整个过程中,幼儿会通过记住音乐节奏和舞蹈动作来完成训练,所有的舞蹈动作都是通过大脑贮存的记忆来完成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舞蹈训练,幼儿会通过大脑的记忆根据音乐的节奏完成一系列的舞蹈动作,而大脑会将其传感至身体的各部分器官,对身体进行支配性协调动作,最终能支配自己的身体,根据音乐节奏完成--系列的舞蹈动作。在不断的变换舞蹈动作的同时,对幼儿的记忆力进行了第二次训练,由此可以有效开发幼儿的智力,不断的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该多采用语言解说,让幼儿在教师的语言动作辅助下,提高对舞蹈的认知,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幼儿的智力发展。
        3.舞蹈教育能够磨练幼儿坚持不懈的品格
舞蹈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舞蹈的重要部分,舞蹈基本功训练是每个幼儿的必经之路,他们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和辛苦,幼儿的注意力时间较短,随着训练的反复,兴趣的消失,他们会逐渐觉得舞蹈训练枯燥乏味,甚至会出现无法集中注意力训练,放弃舞蹈的情况发生。对于绝大多数的孩子来说,在训练舞蹈的过程中都是需要毅力的。不断咬牙坚持,才能够完成的。舞蹈教育的每个环节都应该环环相扣,每个环节之间都应该穿插着竞赛和挑战的气息,来帮助幼儿产生兴趣,激励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同样重要的环节是,教师对幼儿的因材施教,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幼儿的自身发展。


        4.舞蹈教育能够增强幼儿的自我表达能力
很多幼儿由于语言发展较为迟缓,理解能力较差,性格内向等原因,无法向外界正常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而舞蹈教育作为一种用肢体语言表达一切的艺术,让幼儿在享受音乐旋律和理解舞蹈风格时,愿意用另一种非语言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内心。很多人可能会说,在音乐的帮助下就可以抒发的情感,为什么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在任何时候艺术都必须深深植根于现实生活。舞蹈是一门美轮美奂的学科,也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科,3-6岁幼儿的认知还无法真正使他们了解不同舞蹈中蕴含的不同情感,不同的美。所以教师作为幼儿的引导者,应当履行职责作出正确的引导,帮助幼儿在原有的理解基础上,更加自由的想象,更加正确合理的表达自己内心情感,更加充分地利用舞蹈的动作来表达他们所思所闻所想。
        5.舞蹈教育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
舞蹈是一种表现性很强的艺术,在幼儿时期,进行舞蹈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儿审美能力,对于幼儿舞蹈教育,时常强调动作的优美,这是因为幼儿时期是孩子们逻辑思维形成的最初时期,也是孩子们对世界认知的开始,幼儿们还没有拥有生活上的足够经验,对于舞蹈的学习也只是单纯的模仿。所以教师在展示舞蹈时,更应注意此点,注重幼儿舞蹈动作的弧度,美感。
        二、教师在舞蹈教育中的应有作为,如何培育幼儿学习舞蹈
对于幼儿阶段的孩子都还处于懵懂时期,所以他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正面示范和正确的指导。。然而,我们能够清楚的是如果教师的舞蹈水平不高会直接对幼儿的舞蹈素养,舞蹈欣赏造成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很容易使得幼儿难以充分理解舞蹈多变,灵活,优雅的一面。教师的不恰当、不科学引导还会使得幼儿的身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所以教师在舞蹈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教师应当在不断提高自身的舞蹈素养,提高自身的舞蹈创编能力,巧妙运用多种教学法来增加课堂趣味。科学引导幼儿进行舞蹈学习,合理安排舞蹈训练时间强度,不对幼儿身心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合理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舞蹈,选材方面应当反复斟酌。教师应当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循序渐进的推动幼儿的舞蹈学习,不应一蹴而就,过分要求幼儿的输出和反馈速度。
        三、结论
幼儿舞蹈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锻炼了幼儿的体能,增强了幼儿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坚持不懈的品格,打磨幼儿的体形姿态,为幼儿将来学习更高难度的舞蹈技巧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应如何正确引导幼儿进行舞蹈学习,使舞蹈教育对幼儿的性格特点起积极影响,是每个幼儿园教师应当时常考虑的重要问题,也应当成为幼儿园教师重视的一部分。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各方面发展都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我们应当加强幼儿的舞蹈教育,推动整个幼儿素质教育向更好的方面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亚辉.论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成长的价值和意义[J]教师,2018(5):67-68.
[2]吕妍婕.浅谈幼儿舞蹈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分析[J]戏剧之家,2013(9):1 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