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先果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课程改革提供了更多的参考方向,高职院校对课程评价体系进行全面革新,不但可以调整课堂教学的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进行全面的革新,只有与时俱进的进行教学评价手段的革新,才能够实现提高学生课程体验,保证学生全面综合向上发展的教学目标。为此,本文将针对高职数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展开探讨,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评价体系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职数学;课程评价;体系构建
课程评价是指授课教师依据一定的课程参照系统,以科学的方法来检查和实施课程内容,明确是否完成了教学目标,实现的程度是否达到了预期,以此为依据来进行相关内容的改革。高等数学在高等院校中是一门举足轻重的课程,对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和当前的学业生涯有着关键的指引作用,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的学科,它与生活息息相关,它作为渗透性强、应用性广的学科,在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中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建立合理的评架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高职数学的内容学习,本文将对此展开探讨。
一、高职数学课程评价模式遵循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以激励为主,引导学生对数学内容进行思考。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引者,也是学生学习思想观念的树立者。因此,教师在进行指导时,要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要学会利用评价来激励学生,挖掘学生自身的学习潜能,重视对学生的后续学习能力评价,坚持保证学生可以作为课堂的主体,立足于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拓展的角度,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发展环境。
其次,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构建养好的高职数学评价模式,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下可以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及时制定相关的学习计划,调动学生想要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减少单一评价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实现评价内容多元化,建立好社会—学校—教师三方联动的评价机制,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更好的满足学生未来的学习需要。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课程评价虽然针对内容来讲是定量的,但是它的评价方式却可以是多样的,如果仅凭简单的言语来对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评价,则会带来一定的局限性,教师需要探索出全新的评价方式,以更广的维度来保证学生可以参与课堂,满足学生想要向前发展又想得到表扬的心理,例如教师可以增设抽查或者其他的测评方式,减少仅靠成绩的评价模式,满足学生的多向发展要求[1]。
二、构建高职数学课程评价体系的具体路径
(一)以学生为基准,建立发展性评价模式
作为新时代的高职数学课程评价体系,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关注个人行为表现而忽视学生参与程度的评价模式,要将课程的评价转向学生,要坚持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以及参与过程,甚至包括知识获取时的情绪,在评价中,教师不能仅关注课堂中的表现,要把学生的地位放到课堂中心,实现课堂真正服务于学生,打破以“学生成绩论教师业绩”的评价方法,坚持构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模式,明确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坚持对学生做到了解和尊重。
因此,教师在构建评价体系时,要坚持多元式评价标准,更好地构建起发展性的评价模式,实现定量和发展的结合,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针对高职数学的教师,要建立全面的奖惩制度,将教师的评价完全纳入学校的管理体制,将各类各项活动都进行量化管理,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的反思性自我评价模式。
自我反思,在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中有着关键的指导作用,它可以帮助教师认清自己的思想误区,也可以帮助指引教师重新树立自己的教学体系,让自身获得更深的发展,帮助教师不断成长,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评价方式,坚持以自评促反思的评价方法,倡导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形成教师监督学生,学校监督教师的良性循环,构建和谐的监督体系,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和教师的未来职业成长规划。
(二)坚持多方联动,形成全面课程评价体系
针对教师的评价方法,应当实现多方联动的评价模式,要想形成对教师授课的全面评价体系,只有多方联动才能从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多方联动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同事评价。此种评价方式,它可以更好的了解教师在教学教研以及参与学校活动等方面的成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学术水平,同事根据学校制定的评价标准,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并给予一定的分数,经过综合的统计得出每位同事的人均评价得分,通过同行之间的评价,明确教师的日常行为习惯,了解教师在群体中的实际教学能力,也可以更立体的了解教师职业素养[2]。
个人评价。教师的职业素养评价关乎教师的未来职业发展,按照传统的评价方式,大多数是由被测试者接受来自领导和学生等他人的单方面评价,但要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不断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模式,为自己的持续性素质提高奠定基础。高职数学教师作为学校的中坚力量,他需要在课上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内容,也需要帮助学生进行成长。因此,教师对自我的教学能力进行反思,可以帮助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完成对应的教学任务,但是教师本身要明确,即使是自我评价也是互动性的,他要在自己学术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反思,随时调整工作中出现的不足,完善自己的成长历程,减少被动评价的状况,实现自我素质的提升,满足高质数学教学的要求,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更多的指引。
专业评价。高职数学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如果仅凭教师自我反思以及非专业人士的评价,则很难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因此要能够接受专家评价,不断的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测评,采用专家督导的方式,主要是指聘请经验丰富学术造诣较高的教学专家,专门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监督和帮助教师提高自我教学能力,对教师的讲课以及常规教学水平做出必要的测评,根据教师的日常教学,对教师的尽职和相关晋升方向作出评鉴,衡量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断满足教师的未来职业发展需求,也在不断的评价中实现教师能力的提升。
(三)坚持多元评价,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除了要对教师进行评议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价,要探索出一种全新的评议模式符既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也符合教师的教学目标。首先要坚持多元评价,帮助学生全面认清自己,实现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首先可以将评价设为课堂、作业、检测、实践评价等,在评价时,坚持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在进行课堂评价时要关注学生课堂的表现,在进行作业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还要及时对学生的实践以及考试进行点评,从多元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点评,提高学生的整体参与程度,锻炼学生团队意识增强和学生的课堂体验,更好地构建起高指数学的评议体系。
例如在进行《导数与微分》教学时,教师除了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记录外,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人表现,帮助学生找出难点,例如高阶导数的教学内容,部分学生只会概念,在做题时很难灵活应用,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以引导为主,帮助学生整体提高数学素养。
结语
在构建高职数学评价体系时,不但要关注对教师的评价,还要关注对学生的考察,课程评价体系构建的目的不仅是考察学生,更是要考察老师。实现课程评价体系核心可以更好地进行课程教学,完成完成相关体系改革,实现课程的有效提升,更好的促进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为学生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为教师的教学提供更多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高红妹,叶育枢.香港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理念、方式与启示[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20(Z2):25-30.
[2]李尊凤.新教改形势下《高等数学》课程的评价模式探索[J].科技风,2020(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