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8期   作者:王予辰
[导读] 数学作为一门研究数形关系的学科,数形结合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思想,基于学科的教学特点和该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彰显出数形结合思想的价值遵循,提出相应的渗透对策。
        王予辰
        北大附中云南实验学校650000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研究数形关系的学科,数形结合思想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思想,基于学科的教学特点和该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彰显出数形结合思想的价值遵循,提出相应的渗透对策。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小学数学教学;有效策略
        引言
        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指利用数字与图形的相互组合使知识集体化、概念化的过程,这一思想的运用有助于更好的解决数学问题。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广泛应用,掌握好数形结合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为数学学习提供不竭的动力。而且,依据儿童认知发展特点,小学低年级是数形结合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价值体现
        数形结合思想贯穿学生学习的每个阶段,具体指将数学基本概念、知识与图形画面紧密联系起来,透过直观的图形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学生对抽象化概念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低年级认知思维目前处于比较形象的阶段,对于抽象事物的认知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认识到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抽象性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思维方式转化的关键时期,数形结合的思想有利于加快学生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方式的转变。目前,我国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侧重于抽象性知识以及概念,小学生对于数的掌握基本建立在形的基础上,教师需要把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使小学生逐步提高数学感知能力,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引导学生在探究和实践中领悟蕴藏的数学思想。
        (二)趣味性
        小学生学习特点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以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为载体建立知识理解体系,从生活本身出发,让学生中在生活中学习,通过几何图形、线条等图像特点增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直观感受,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教师全方位、多角度落实培养学生兴趣的教学基本要求,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感受力,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三)启发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教学的启发性,并适当丰富教学内容。运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用图形的方式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加以表达,另一方面,教师不断引导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图形问题,运用多种方式解决数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数转形与形转数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形成发展性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策略
        数形结合思想作为简化数学难题的一种方式,渗透、应用到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的全新路径,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一)深入研读教材,挖掘数形结合思想
        针对小学数学教材的研究,数形结合思想目的在于弱化学生参与数学知识的难度,将抽象的数转化为具体的形,在具象化的知识点呈现方式层面,从数与形融合的角度使学生掌握、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从图的角度理解数,从数的角度探析图,获得对图与数两者关系的初步感知,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同时,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立足于数学问题的简单化、直观化和形象化处理,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数形结合的内涵,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引导情境体验,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教师要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主导者的作用,给予学生思考空间,让学生勇于发现、探讨、解决问题,学会数形结合的解题技巧。在讲解《正方形与长方形》课程时,教师要求学生分别制作正方形和长方形,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图形的组成部分。同时,在建立教学情境时,注重教学环节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主动训练学生对于数与形的理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解题过程中。
        (二)开展数学概念教学,化解数学重难点
        数学概念的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学生只有深入理解数学概念,才能运用在习题的答疑中,因此,教师要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将抽象的数学语言转化为具体的数学图形。教学前,教师要先对选定的教学内容进行深研,将教学内容中的抽象概念及相关公式勾画出来,教师不能仅仅用成人化的语言讲述数学概念,这一授课方式会使学生丧失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画图的方式,给学生留下清晰、直观的印象,附加基础概念的理论讲解,引导学生逐步突破教学重、难点。比如,在讲解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一课中,教师通过图片展示的方式,促使学生根据图形的特征来分析得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同时,构建图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系统空间体系。
        结语
        数形结合思想作为解决数学问题的问题方法,结合数与形两者的特质,一定程度上提升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折仙智.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家长,2021(15):28-29.
        [2]肖海波.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21(12):70.
        [3]邵艾艳.试论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形结合的妙用[J].小学生(下旬刊),2021(04):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