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响农村数学成绩的原因和对策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8期   作者:陆义友
[导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思维严谨的学科,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也是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基础,因此学好数学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
         陆义友
         平塘县翁招小学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思维严谨的学科,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也是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基础,因此学好数学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农村中小学数学成绩下滑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其中包括社会、家庭、学校等外部原因和学生的生理、心理方面的原因这一现象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潜移的过程,如果放手不管,任其发展,后进生的人数将会大大增加,越发不可收拾,这将会给社会、家庭、学校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影响;数学成绩;原因;对策
        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当前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日趋下滑!我是一名一直在农村小学工作了十多年的普通教师,目睹了十年前的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可以与城区学校相媲美,甚至有些方面超越了城区学校。在深感惭愧的同时,我时常在思考教学质量下滑的主客观因素,我认为有必要从教学观念、教学管理、师生教与学的情况、学校与家庭以及社会的配合等多反面进行剖析,查找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影响数学成绩的原因
        通过对大量的学生调查研究表明,造成成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异动大。每学期从不同地方转入我校的学生普遍基础差,学风差,学习自觉性差,学困生多;而转出的大多是优生。导致我校差生比例越来越大。而学生放学,考虑到安全问题,到了放学时间马上督促学生离校回家,不能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学困生转化难以落实。  
        2、留守儿童问题多多。村小撤并后,学生集中到我校就读,加上绝大多数学生是留守儿童,学生家长常年外出打工经商,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这些孩子大部分缺少亲情,缺少父母的严格督促,养成了很多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如有的乱买吃的,有的上网打游戏,有的逃学旷课、不做家庭作业等,这也是教学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3、家庭教育配合不够。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哪一个环节脱节都会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家长忙于赚钱,却无暇顾及孩子们的成长,他们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教育就放心了。孩子要钱给钱,需要什么就买什么,对孩子缺少督促,孩子们的自觉性往往较差。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缺少耐心,动辄打骂,更谈不上什么激励了。另一类家长教育水平低,自身素质差,对于学生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根本辅导不了,家庭教育相当缺失。
        4、教室设置有限,导致班级容量过大;教师年龄偏大,绝大部分教师感到身心俱疲,辅导学生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提高农村数学成绩的措施
        造成学校教学质量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方面的,体制方面的我们无能力去改变,但只要我们抱着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在教学理念、教育策略、教学管理上多下功夫,“亡羊”依旧 “补牢”,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观必将会呈现在我们面前。

 
         1、要进一步优化师生关系。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要和学生互动互学,知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忙。在课堂上,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要尽量多给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师生共同融入教学之中,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才会乐于学习。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而学生是否敢于参与,参与的程度如何,是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的“试金石”。
        2、对学生要有信心和爱心。首先教师要有信心,要有把这些学困生传变成优秀生的信心。信心是力量的源泉,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面对大面积基础差,满身毛病的学生,决不能产生失望情绪,决不能不战而败;要满怀热情,积极进取,迎接挑战;要具有“滴水穿石”、“铁杵磨针”的毅力和信心。一旦教师失望,那学生就更无望,学生的希望来自于教师的必胜信心!其次,对待差生要更富有爱心。所有教师都喜欢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不喜欢学困生,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我们现在面对的不是个别学困生,而是大面积学困生,这些学困生,他们对老师、对学习本身就有心理障碍,他们饱尝家长、老师的冷眼、批评,甚至于挖苦、讽刺,如果我们还一如既往的这样对待他们,他们的心理障碍将会难以打开,逆反心理将会更加严重。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用一颗爱心去融化他们,感染他们,使学生慢慢爱上你,继而爱上你任教的学科,喜欢你所讲的课,自觉的去听你的话。正所谓“爱屋及乌”,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3、要抛弃急功近利思想,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稳步提高。面对基础差,学风差的学情,“一口吃个大胖子”是不可能的。不能急躁,不能急于求成。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有的放矢,切中要害,才能达到逐渐改变,逐步提高的功效。要坚持“低起点,小步子,勤鼓励,细帮助”的教育策略。切莫急功近利,切勿浮躁。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要坚信一份汗水,就一定有一份收获的信念。  
        4、要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刻苦钻研,及时充电。“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用丰富的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来武装自己,我们面对不同的学情,才能够达到“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境界。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还要学会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探索,善于推陈出新,大胆实践。教育教学工作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永远都是一件崭新的工作,今年与去年不同,昨天与今天不同。所以,我们就要学会随风而倒,看客下菜,有什么样的学情,我们就要研究出什么样的策略来应对。不能一种教法沿用终生。
        5、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关键是构建起适合教师自我发展的教学常规管理模式。具体要求是:严格实行教师“坐班制”,强化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检测的过程管理,形成科学严谨的教学习惯。把学科的作业训练纳入集体备课的要求,作业要立足基础,分层要求,尽可能做到当堂解决,当堂订正。      
        总之,信心、爱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愉快的课堂氛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有的放矢,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完善的教学管理、合理的评价机制,有效的教育策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立足实际,着眼未来,与时俱进,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是教学质量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 当然,如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改进教育教学管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需要我们千千万万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无论制度计划再好,方法策略如何科学,要提升教学质量还是重在落实,否则,一切都是乌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