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冬梅
广西梧州农业学校 广西 贺州 542899
摘要:在新教改背景下,中职教学方式有着进一步的改善,但是仍旧存在学生进入社会后,无法更快立足的现象。究其原因是中职学校学生缺乏实践活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薄弱,解决问题的能力差、专业技能不突出等。因此,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会计专业的学习策略,制定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把学生培养成专业的技能型人才,实现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中职语文;专业课程;提升对策
前言:会计行业在当今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中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建立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会计课程,是会计教学工作者必须思考的课题。本文分析了中等职业会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师资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
一、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问题.
⒈专业课程设计不合理。中等职业学校注重学生的专业成就,因此,在会计专业中,学生大多反映中职课程繁多,同时学生需下企业生产实习,在第二年的学习中需集中开设大量的专业课程,对于本身基础知识薄弱,仅仅依靠死记硬背来记住理论知识的学生来说压力大,所学知识掌握不扎实造成他们对学习感到疲惫,对于目前中职教育专业培训的提升起到了重大阻碍作用,造成学生无法更好更快利用理论知识去实践、解决问题。
⒉师资力量。中职教师反映很多中职生的自觉性差,认知理解能力不强,课堂学习氛围差,所以很多教师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被影响,这样死循环会导致学生对基础知识更加难以掌握。除此之外,中职教师普遍的专业技能薄弱,对于自身技能和知识提升意识不强。
⒊培养方案不科学,脱离实践。会计作为一个实践性强的学科,需要一定的系统性知识作为铺垫,但很多学生在完结自己在校园课程后走入社会,去往公司或者单位培训时进行短时期的实践开展工作受到了阻碍,学生在学校未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技能不突出,因为长期处在封闭式的教学训练,对理论知识实践运用的关联性学习习惯不够,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实践培训课程重视问题依然缺失。另外,由于经费,规模等原因,一些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实践训练设备不能适应课堂教学理论的变化,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存在很大的脱节。
⒋单一评价模式。目前,中等职业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评价形式主要是笔试。学校将在学期中后期组织教学教师进行相应的评价设计,设计形式主要为试卷。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高中考试不理想的学生,他们通常不擅长学习理论知识,笔试的评估方法恰恰打到了学生的弱点。尽管实践评估越发被重视起来,但是跟以往的笔试成绩中比起来,比例依旧有待提高。
二、关于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效果的思考.
我国职业教育部门已逐步形成统一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这种教育状况需要不断加强和稳定,以确保教育质量。因此,在进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需要深化改革,增强自身的学校特色,也要适应当今社会,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以此提高学生教育教学的效果。
⒈转变教学观念,优化课程设置。中等职业会计教育主要培养初级会计,审计师,统计学家,出纳员,出纳员,仓库经理等应用型人才,为当地经济服务。因此,通过步骤和分项逐步实践训练,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打破课程限制,实际工作要求,模拟实际职位的课程的需求,适时编纂和反映新知识,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和实用性。首先,从专业课程体系出发,老师对所有实际的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讨论,使专业课程向"精细"和"实时"的方向发展。
其次,在会计教学中,要进行实践教学比例的合理调整,增加基本技能的培训工作和实习时间,才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真正的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目标。
⒉利用在线网络资源,创设理论学习和技能培训。创新教学方法,让枯燥、复杂的专业课生动形象化,中职学生虽说没有太多独立自主的思想和看法,抽象思维较弱,但是拥有我们依然会有不受控制自由的思想,利用信息资源创新,拓展理论学习和会计专业技能的培训途径。在对会计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例如,使用会计教学软件来演示准备凭证,注册账簿和准备报告的过程,并与老师的讲课相匹配,从而使抽象化的复杂问题可视化并简化,从而使学生更容易了解和掌握知识。这种教学过程具有声音和图像兼具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吸引力强的特点,它使过去刻板的教学方法变得丰富多彩,实现代信息节奏快,效率高的要求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⒊加强校企合作,优化培养方案。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中,要想达到企业和社会的预期,就必须和企业紧密结合。在中职会计专业课上,对培养方案优化改革,可以较多地考虑直接反映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践活动。中等职业教育的根本核心内涵是职业教育,而非普通高中的基础教育,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专家,注重会计专业技能的提升,培养中职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合理制定并利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组织学术团体和其他单位主动参加,以促进企业与学校的协会,并进一步加强学校,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互补优势。
⒋加强对"双合格"教师的培训。专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会计专业人员既要有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财务和会计工作经验。因此,有必要加快对"双合格"教师的培训,着力建设一支“双专业”教师队伍。教师不仅必须能够“交谈”,还必须能够“做”和“带领”,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使学生尽快掌握真材实料的实践技能。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开办“企业行业专家进入校园行动”,“实践教学技能大赛”,“年轻”教师进入企业年”等实践活动,例如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培训合同,并把没有足够多会计实践经验的教师送往有关单位的财务部门学习。同时,加强对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在参与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也要鼓励教师积极去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对于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的前沿发展和变化,参加相关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邀请来自行业和企业的技术专家到学校进行演讲,让师生都可以学习企业技术骨干的实验精神,进而使学生被聘的技术指导得到保障。
⒌开展综合实验设备。在开设理论课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实验场地资源,充分部署实验设备资源以及适当分配实验技术人力资源进行全面的实验培训,比如设立专门的会计培训室,培训室应配备完全合格的凭证,账簿和多张原始凭证同样,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与利用,促进合作教学机制。学校与企业建立职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双赢"合作机制。
⒍多元化的考核方法。以往的考核方法是以笔试为基础的,这不仅使客观地把握学生的实践水平变得困难,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在这方面,应充分利用周围的教学资源,扩大对学生的评估方法,并在评估中体现职业教育的专业性。首先,学校可以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在评估内容中增加学生的平常成绩,班级状况和其他内容。除此之外,增加硬件投资,改善活动条件并提供必要的设备,工具和用具,是确保全面开展实践活动课程的物质保证。
总结.
总而言之,在中职会计专业改革下,要形成教学方法的优化,培养学生思维综合素质,就需要教师积极贯彻以党为核心的“创新”精神,把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根本目标,并且教师要着重对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汪思贤.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就业教育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5.(14).
[2]粱伟玲.浅谈中职财会专业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20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