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珍
山东省淄博理工学校 255100
摘要:思政教育是中职院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职业道德与法律便是其中的基本课程之一。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法律意识,而中职院校是向社会输送职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因此学习这门学科对学生与社会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探究如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
引言: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指,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展开教学,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中,一边要讲授相关课程内容,一边要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法也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此教学模式运用到职业道德与法律的课堂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互动,对中职教育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案例教学法的简介
案例教学法的模式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相关案例资料,并引导学生通过案例来分析知识点。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不应该以讲解理论为主,而是需要学生亲自阅读有关案例,积极主动的对案例进行判断,同时与课堂学习的内容相融合,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由此可见,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放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十分符合当代的教学要求。
二、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中的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院校的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基础较为薄弱,并且整体素质偏低,因此在思政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其产生学生兴趣显得尤为重要。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中的知识点复杂,如果利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讲解为主,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对此门课程会产生厌学心理。而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融入案例分析进行讲解理论知识点,让教学模式更贴近生活,也更有情趣感。只有对其产生兴趣,才能将这门课程学好,因此在中职院校中,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发展,特别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中职学生而言,虽然其具备独立思考能力,但分辨是非的能力依然薄弱,所以学习氛围和成长环境至关重要。将案例教学法融入到课堂中,会活跃课堂气氛、使课堂更接地气,尤其是案例讨论环节,学生可以积极表现自我,与教师建立起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能够彼此交谈自己的看法,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1]。
三、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合理选择案例
案例教学法的有效进行,需要合理选择案例。选择案例的原则一般是由大到小、由近及远。
在选择案例教学时,教师的首选应该是国内在近期发生的事件,要具有典型性和影响力大的特点。例如,“根本大法,效力最高”,涉及到了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中,与宪法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选择宪法司法化的案例,比如受教育权被侵害的齐玉苓案例。案例的主要内容是齐玉苓被冒名顶替上了大学,那么在当时的法律没有进行详细规定的情况下,法院要以什么作为审批依据?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这一问题展开交流探讨。
(二)理论与案例相结合
在教学活动中,案例教学法也固然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理论知识来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要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并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关于侵害人身权负民事责任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小林与郝某”的案例,并对其进行讨论,说明受害人的人身权受到了哪些侵害?侵害人应该负哪些民事责任?最后进行相关的理论性总结。让学生深入理解自身拥有的权利与义务。
(三)小组合作,积极展开讨论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将案例教学法融入其中是为了更加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关注度,才可以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讨论问题的环节中。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对其进行公平分组,调动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例如,某孕妇身体不适被送进医院,但由于医院费用过高,孕妇未支付相关费用,医院先救了人,但家属拒绝签字,导致孕妇病情恶化并死亡。经过医院核实,该事件医院无责任。对于此问题事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个人想法,尊重学生的言论自由权,可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四)归纳总结案例评价
案例评价主要是对相关的案例提出意见并予以总结。教师要正确引导每一名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说出看法和意见。但是会有一部分学生的观点与教学内容出现偏差,针对此种情况,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和意见进行归纳和总结,对于观点错误的部分要及时纠正,对于观点认识不足,要给予补充。在进行案例评价时,教师要明确将案例中涉及到的教学重点展现出来,当学生对案例不理解时,教师要做耐心讲解,可以反问学生,再次引发学生思考,深层次剖析案例中的教学本质,从而使教学达到理想效果[2]。
结束语: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中职院校中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堂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在学习和未来生活中,利用道德与法律来规范自身行为。同时可以运用法律来维权,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发挥此学科的教学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金花.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18):100-101.
[2]黎盈莹.案例教学法在中职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知识经济,2020(04):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