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婷
昭平县黄姚镇笔头村小学 广西 贺州 546806
摘要:新课改是为了更好地和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它的主要培养目标就是:不但要让学生对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以及相应的学习方法进行掌握学习,还要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良好的心理水平,使得学生能够向着具备相应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并且身心健康的人才发展。以往的管理机制已经不再适合现阶段的学校发展,想要让教学水平得到有效地提高就需要不断地完善教学管理,所以,管理者发现问题后一定要及时有效地解决,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与对策
1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观念落后,管理手段存在问题
教育管理者对于小学管理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工作的实际实施。大部分教学管理者的观念如下:其一是觉得小学管理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研究意义并不大,认为把时间花费在小学教育工作上是没有必要的;其二是觉得小学教育管理不需要去研究新方式,只需要学习过去的经验就行了,对每个阶段的学生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并不大。这些落后的观念和管理模式对于教学成果有着阻碍作用,如果管理工作做得不够好,会对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给学生一种不好的校园氛围,使得学生的成绩和素质都不能够得以提高。
1.2管理工作实施不及时
在实践过程当中,管理者对于管理工作的态度不够严谨,这就出现了管理方法会因为管理者的态度而有很大的变化的情况。例如,在教学管理工作当中如果遇到了需要严格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来处理的时候,但是总是会被一些不相关的事物打扰。长期下来,就会使得教师的管理力度不达标,也不能有效达到教学管理目标[1]。
1.3教师缺乏耐心
大部分的人都觉得教师应该用更多的耐心来对待幼儿园的学生。小学生的年龄要比幼儿园的孩子大,相对来说也会比较懂事一些,因此教师的耐心会相对少一些。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小学老师对于小学生的教育辅导就相对来说粗略了些。但实际上,小学生并不比幼儿园孩子要成熟懂事多少,理解能力也不高,教师对于学生的提问没有耐心,在回答的时候不够详细,有些老师甚至还会大声训斥,使得学生以后再有问题的时候会害怕提问,从而让孩子对很多问题的似是而非。一些学生存在思维不够活跃的情况,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还是需要老师的解答,教师为了使学习的进度正常进行就会比较厌烦这种有碍正常进度的事情,所以教师出现不耐烦的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还是要注意程度。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质量以及学习进度正常进行的同时,也需要多考虑反应比较慢的学生的学习情况,耐心地回答他们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缺乏耐心是现阶段小学教学管理中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2]。
1.4教育过程中存在体罚
虽然体罚在我国的教育过程当中早就禁止了,但是由于教育对象比较特殊,存在老师即使讲授过多次的道理,学生依旧重复犯错的情况,次数多了老师就会失去耐心,严重了就会采取体罚的方式来让学生明白哪些事情不该做,使得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避免再犯。但是这种方式只有威慑作用,长此以往就会引起家长和社会的不满,还会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在过去的时间里也是有很多的老师体罚学生相关的新闻登上热搜,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对于小学生的教育而言,体罚并不是一个可取的方法,应该采用重复教导的方式来让学生明白道理,辨明是非,长期以来,学生就会逐渐明白这些道理,加深印象,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体罚只能起到短暂的作用,不能根治问题,长期下来还会使得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变差[3]。
1.5进行对比批评
对比批评指的就是老师在批评一个学生的时候经常会将之与另外一个学生进行比较,这种情况往往是把优生和差生进行比较。但是这种方式不仅会打击学生的信心还会影响学生之间的关系,如果老师经常将成绩好的学生作为榜样来让其他同学学习,那么这个同学很有可能会被其他同学讨厌甚至是被孤立,学生也会讨厌老师的这种行为。将学生们进行对比本身是没有错的,但是对比应该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但是一部分教师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并不是为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而是想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因此并不能达到想要的结果。
2小学教学管理对策
2.1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管理
在进行小学教育的过程当中,教育管理时刻存在其中:教师在授课之前应该怎样做好课前准备,从而更加顺利地引入课题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地过程当中,老师应该怎样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提高并且和学生进行良好的课堂互动;在课后,教师又应该怎样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在上述整个教学过程当中都是需要教学管理教学规范的,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对教学管理措施进行实际的落实,并且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4]。
2.2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计划
在教学管理工作当中,教学计划是核心以及指导,想要有效地对教学管理策略进行落实并且使得教学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就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并且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管理计划。可以依据小学教学的整体教学目标,划分出相应的教学任务,对各个阶段分配相应的教学任务,在教学科研任务方面,也需要合理地规划,结合新兴科技水平、文化知识、现有的教学条件积极地教学研究探讨,让科研结果在实践教学工作当中得以运用。
2.3建立并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在小学的教学管理工作当中,不仅需要制定有效的教学管理计划,还需要对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制定,从而让教学管理可以有依据和遵循的规章制度。在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健全的时候,首先应该建立的就是常规的教学管理制度,划分出教学管理者和教师的责任,不允许学校当中有兼职人员,需要不断地加强教学管理。再者就是实施教研相长的制度。采用把先进科研文化知识结合实践教学工作的教学行为,使得学生能够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同时,把科研文化知识研究和教学工作经验相结合可以使得教学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5]。
2.4完善教学管理体制
运用完善的教学管理体制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以及教学管理质量。想要对小学的教学管理体制教学完善就需要从下列方面入手:首先就是需要组建一个高素质的教学队伍。很明显的,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师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通过高薪来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另外,还在之后的教学当中为这些人才提供培训和深造的机会,使得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能够不断提高。第二就是聘用高素质的教学管理者,使他们成为教学管理的主力军,提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方法,并且实时监督教学措施的实施,对教学管理工作的进程进行控制,使得该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5加强对小学教学管理的监督
教学监督是小学教学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项目,也是小学教学管理工作者异常重视的内容。就像老师看重学生的成绩一样,教学管理工作者看重对教学工作的监督,同时还是查漏补缺的过程,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提升教学管理质量。严格监督教学工作,积极督促教师不断修正教学方案、不断创新,提升教学工作效率;监督教师的工作以及教学目标之间是否相符合,防止出现教学工作与教学计划的方向不同的情况出现,从而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监督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将家长、学生、教师和其他教职工的意见相结合,得出更合理和准确的判断。对小学教学管理监督进行加强,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有着很大的作用。
结语:小学教学管理应该以实际的教学情况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教学管理应该根据素质教育要求来制定具有可行性并且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使得教学工作可以顺利地开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不断提高,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建良.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80.
[2]彭千耘.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J].科技风,2017(11):41.
[3]周定元.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4):20.
[4]赵忠义.当前小学教育当中的问题与对策浅析[J].才智,2016(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