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8期   作者:杨再萍
[导读] 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学习普通话是每个中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中职院校应当加大普通话教学的力度。
         杨再萍
         云南省保山中等专业学校  678000
        摘要: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学习普通话是每个中职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中职院校应当加大普通话教学的力度。当前,有些中职院校没能高度重视普通话教学,普通话教学的实施不充分,缺乏互动化、直观化、趣味化的教学方式,还要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合理的组织开展普通话教学,突破传统普通话教学方式的限制,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普通话教学质量的目标。
        关键词:中职;普通话;教学方法
        普通话是中职学生必须具备的个人能力,是学生必不可少的交流沟通工具,是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必要条件。中职学校还要高度重视开展普通话教学,能够创新普通话教学的方式方法,突破传统普通话教学模式的弊端,进一步满足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和持续化学习普通话的需要。
        一、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主要问题
        1.学生学习问题
        中职学生对普通话学习关注不足,没能认识到普通话训练的重要性,不少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更没能主动投入到需要长期坚持的普通话训练。普通话教学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普通话训练效率较低,学生在参与相关学习活动时容易产生挫败感,影响了普通话教学质量。
        2.教师素养不高
        普通话教学对中职语文教师提出较高要求,有些教师缺乏普通话教学信心,不掌握普通话训练的方法,普通话教学往往过于机械,未能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创新普通话教学的方式方法。普通话教学未能进一步构建直观化、实践化和互动化环境,学生在学习实践时缺乏足够的动力。学校未能加强中职语文教师的培训,未能引导中职教师大力组织开展校园普通话教学活动。
        3.教学设备不足
        随着我国中职教育进入信息化、智能化与在线化阶段,普通教学的模式较为传统,课堂内外联系不紧密,大部分中职学校把主要精力放在建设实训基地方面,缺乏相关职业技能技术训练的建设。一些中职院校缺少语文教师配置,缺乏足够的语音训练设备,多媒体未能用于普通话教学,(大学语文)课程普遍缺少专用教学设备,因此导致普通话教学的效率低,组织相关实践活动不足。
        4.支持不足问题
        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未能得到家长的充分支持,学校与家长普通的重视中职学生是否扎实的掌握专业技能,普通话教学未能纳入到家长的视线,大部分家长认为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即可。学校也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对学生职业能力教育方面,家长和社会并未将这项教学内容视为中职学校教育的成果,也不能对学生普通话学习给予支持,影响了普通话教学的质量。
        三、中职学校普通化教学问题成因
        1.方法与内容的问题
        普通话教学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对语言学有一定了解,这样才能有序规范语言表达方式方法,促进中职学生语言表达符合汉语语法规范。有些中职院校普通话教学过于注重理论教学,课堂教学缺乏艺术性,导致教学内容晦涩难懂,不利于学生充分的理解。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过于刻板,教师不能有效纠正学生的发音,在课堂教学时未能尊重学生兴趣需要,导致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没能充分的跟上教学节奏,影响了普通话教学质量。
        2.教材与大纲问题
        中职院校普通话教学的问题成因更在于缺乏针对性的教材,教材更新的速度慢,教材的科学性不高,很多中职院校缺乏针对性的普通话训练教材,普通话教学仅有《语文》上册实用语文操练 2 中的《普通话朗读》。普通话知识渗透不系统,学生缺乏朗读技巧,在练习中没能系统的学习平翘舌音、重音、儿化音,主要精力放在朗读技巧的训练上,缺乏一系列针对性的训练项目。教师有时仅在语文课穿插一些普通话知识,没能以适合的大纲或教材作为指导,导致学生在语文普通话学习感到无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普通话教学质量与整体水平。


        3.教学评估建设不足
        找出普通话教学的问题,分析教学资源与授课方式的问题,才能找准改革的着眼点。普通话教学还要优化评估方式,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这样才能促进普通话教学的不断进步。但是,有些中职院校对普通话教学的重视不足,缺乏对普通话教学的科学评估与示范引导机制,导致普通话教学的改革滞后,不能有效指导中职院校普通话教学不足,普通话教学未能构建良好的课内外联系机制,普通话教学未能针对性分析具体问题,影响了中职普通话教学的改革。
        三、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优化对策
        1.改善教学活动方法
        普通话教学必须尊重学生兴趣需要,融入直观化、实践化、互动化的思维,创新普通话训练与教学的方式方法。首先,引发学生学习汉语普通话的兴趣,消除学生学习普通话的畏难情绪,能够采用设置情境、课堂游戏、比赛互动等方法,引导学生广泛参与一系列的普通话练习实践活动,教师可以课堂上设置一些短小精湛的游戏,从而引发学生参与普通话学习的兴趣,不仅给学生提供合适的普通话练习话题,还能够促进学生体会口语表达乐趣,激发学生普通话练习的主动意识。其次,普通话教学还要保持一定的艺术性,优化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心态,转变学生的普通话学习兴趣,组织开展丰富的口语交际练习活动,把普通话教学与专业技能、文化渗透、思想认知教学联系起来,形成综合性的教学机制。总之,中职院校普通话教学还要坚持循序渐进的理念,合理安排各项教学内容的结构,突破传统普通话教学方式的限制。
        2.明确教学活动目标
        中职院校普通话教学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兴趣需要与专业背景合理组织开展普通话教学活动。首先,中职学生往往从事生产服务工作,很多学生没能认识到普通话的重要作用,应当用情境法优化普通话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认识到掌握普通话对于有效交流的重要意义。其次,从中职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出发,设置层次性的普通话教学目标,进一步把普通话语音训练作为重点,鼓励开展一系列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强调在实训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普通话能力。第三,普通话教学不仅要进行大量实践活动,还要组织开展一系列的理论授课,丰富普通话训练的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普通话,并且对普通话教材进行优化,在乡土版普通话教材中融入职业环境,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普通话训练的质量。
        3.创新教学评价方式
        为了提高普通话教学的质量,构建广泛的普通话教学基础,解决课堂教学、练习氛围与推广机制方面的问题,还要对普通话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总结普通话教学的问题,促进学生了解普通话的重要性。首先,语文教师应当建立数据信息化的普通话教学评价机制,基于课堂内外的信息了解学生普通话练习水平,总结学生学习普通话情况,以便针对性的调整普通话教学方案。其次,从普通话等级评定等活动出怪,分析普通话教学的不足,语文教师不仅要关注普通话等级考试的情况,还要分析影响学生普通话水平的因素,着力找出教学改革的着眼点。第三,设置一系列的师生沟通交流机制,不仅倡导学生运用普通话,还要了解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的体会,在师生对话中传递正确的普通话学习理念,把握学生诉求,针对性进行教学改革。
        结论:普通话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当前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存在着重视不足,缺乏良好的普通话训练环境,教学方式方法不恰当的问题。中职院校还要合理设置普通话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情况针对性的创新普通话训练方式,优化普通话教学评估方式,针对性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促进普通话在中职院校得到广泛推广,形成良好的普通话学习氛围,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缺失,达到提高学生普通话能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姚美娟.中职学校普通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科技,2011,( 06) : 110-112.
        [2]刘佳.浅谈高职院校普通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2,( 04) :223-225.
        [3]白志荣.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教育,2013,( 07) : 220-223.
        [4]罗希良.中职普通话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教育,2011,( 12) :102-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