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8期   作者:党洁
[导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语种,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党洁
        德州市石芦街小学   山东 德州 253000
        摘  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语种,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小学课堂中的英语教学作为学习英语的基础,其重要地位更加凸显。而游戏教学作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方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英语;    游戏;    游戏教学;    重要性
         一、游戏的含义
         英语教学中的“游戏”是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提出来的。笔者认为,游戏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的需求,遵循一定的规则,在自愿、快乐的基础上学会某种本领的活动。游戏的趣味性、激励性、目的性、参与性、规则性和启发性等特点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顺应小学生活泼好动,有意注意不持久,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1]
         游戏教学法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融入英语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里,使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并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2]这种教学方法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可以有效地避免枯燥、乏味,给师生带来无限的乐趣。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
         1、国外相关研究
         在西方社会,很多教育家和学者对于游戏与教学的关系都做过精辟的论述,许多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把游戏与儿童的兴趣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些游戏教学理论。
         在西方历史上,柏拉图是阐述这一教育问题的第一人,他认为游戏符合儿童的天性,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是第一个系统地探讨游戏的专家,他认为游戏是儿童未来生活的萌芽,是儿童内心需要的外部表现。他首创了一种儿童活动的玩具“恩物”并认为是上帝赐给孩子的礼物。蒙台梭利特制了许多教具供儿童进行感官学习,对现代游戏教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十世纪初,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从做中学”的基本理论,为游戏教学奠定了哲学基础。在当代,维果茨基提出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游戏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这些教育家们的游戏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儿童游戏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推动了游戏在教育实践中的发展。现在国外对英语教学主要采取从“玩中学”的游戏教学方法。
         2、国内相关研究
         自古以来我国就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思想中就蕴含着游戏教学的理念。宋明时期的蒙养教育提出教学要根据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特点,注意顺应儿童的天性,激发儿童的兴趣。朱熹也认为“乐学”是非常重要的。王守仁认为“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因此,“欢呼戏笑之间”来学习封建社会的道德礼仪等知识是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
         在当代,陈鹤琴先生对游戏教学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提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活教育的思想,认为游戏教学对于儿童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鲁子问对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做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游戏应该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教学活动。因此笔者认为没有游戏,儿童的生活是不完整的,也是不精彩的。
         总之,国内外很多教育家对游戏的论述都非常精彩,游戏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使得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已被大多数的英语教师所接受和认同,并把它合理地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来。

他们认为英语游戏教学较传统英语教学存在许多的优势, 游戏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使这种兴趣长久的保持下去,因此他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都不同程度的使用了英语游戏教学。
三、小学英语课堂中游戏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学习中获得知识,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中,教师只是采用机械反复的单词跟读、句型背诵为主,注重学生对单词、句型听说读写的掌握,从而使学生对英语课堂感到枯燥无味,产生厌烦英语学习的情绪。而将游戏引入小学英语课堂中,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兴趣,并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引导学生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并使学习动机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3]游戏教学打破了原本沉闷枯燥的课堂氛围,改变了呆板乏味的教学模式,打开了学生那扇争强好胜的窗,使学生可以在一个“乐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掌握技能。一堂课下来,学生从玩中学,从学中玩,这样整个英语课堂就会变得有活力,有趣味,既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师也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有助于发展学生智能
         小学英语教学游戏作为一种智力游戏,通过对不同智能特征的学生展开不同类型的游戏,与新课程所提倡的理念是相吻合的。智力性教学游戏不仅需要学生跟随老师的思维进行活动,更是需要学生自己动脑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沟通,甚至需要学生用肢体语言进行表达,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表明:儿童的认知发展是指智力、想象力、创造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的发展,游戏可以帮助儿童熟练心智技能。[4]因此,英语游戏教学活动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智能,也发展了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运动智能等多种智能。
          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自己去解决问题,学会了通过集体的力量去寻求真知,锻炼了学生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
(三)有助于加强学生合作
         新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到,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5]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强调合作学习的方式,提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一项学习任务,解决了儿童“学与玩”的矛盾,从而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对于小学英语游戏教学中常见的如传话游戏、角色扮演游戏等,都是需要学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来完成的。同时游戏的竞技性也决定了学生希望通过良好的合作来取得游戏的胜利,争当游戏中的胜利者。
        (四)有助于优化师生关系
         游戏精神所倡导的师生关系是一种自由、和谐、平等的双边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产生罗森塔尔双向正效应,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出适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的游戏内容,使学生在游戏中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提高。在整个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这种双向的互动交流能够拉近师生距离,增加师生情感,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6]因此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有助于优化师生关系,形成人格上平等、气氛上和谐、情感上互助友爱、道德上相互促进的良好师生关系。
        四、小结
         学生在游戏中通过合作,提高了交流讨论的能力,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和魅力。所以,将游戏运用到小学英语课堂中,既顺应了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也增强了学生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与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鲁子问.英语活动设计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梁德全.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与实践[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9.
[3]向一慧,牛跃辉.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原则[J].学科建设,2013,10
[4](瑞士)皮亚杰著、傅统先译.儿童的语言与思维[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
[5]教育部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教育部教基{2001)17号
[6]马蓓.魅力游戏,快乐教学——小学英语游戏教学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