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育中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应用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8期   作者:杨朗
[导读] :任何一个学科的知识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物学科更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
        杨朗
        湛江市遂溪县附城中学   广东省 湛江市   524300
        摘要:任何一个学科的知识都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物学科更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为了能让中学生在生活中很好的运用生物知识,那么初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应该引起生物老师的重视。在生物教学实践中,老师要时刻关注中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不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进行因材施教,将生活化教学作为生物课堂教学的辅助教学,设计一些更加适合中学生的教学方案,有效地培养中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更好地锻炼中学生生物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初中生物老师要不断调整教学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有助于提升生物综合学习能力的活动,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学生对生物学习的认知水平;生物老师在进行生物学科的生活化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中学生的性格、习惯以及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设计出不同的场景教学和趣味教学等,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生物的魅力,意识到全面发展对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生物的生活化教学进行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有效应用;策略
        引言
作为初中生物教师,我们要清楚地知道生活化教学在我们日常生物教学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生活化教学的质量越高,学生对生物基础知识的学习就越容易。为了能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生物的机会,掌握更多的生物知识,初中生物老师就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物的生活化教学上。老师在进行生物生活化教学实践之前,要对学生的整体情况做一次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实际状态、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还有助于提升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生活化教学运用于初中生物课程的优势探析
(一)提高学生自主自觉学习的能力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动力源泉,而在生活化情境教学中通过对相关案例的联想,并从生活化现象中找出其中所蕴含的生物知识和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老师在进行生活化情境的构建中,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能力的提升上,通过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更加积极。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积极运用生活化情境教学模式构建生物课堂,让学生能够在任何时刻都能在兴趣的驱使下自觉学习,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己的知识文化素养。
(二) 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当前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学生仅仅为了考试而学习的目标已经不适合现代教育教学的要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用”的能力,而生活化情境教学正是能够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老师通过将生物知识向生活化的案例进行转变,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活学活用,也能让学生通过一些有趣的生活现象牢牢掌握生物知识,并通过生活案例的引导进行自主学习,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将生活化教学与生物特色实践活动进行结合
生物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初中生物老师在带领学生开展生物特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当重点强调生物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并且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活动,深化学生的感受。

例如,老师在向学生讲解关于“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部分知识内容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开展生活化活动,如为家人设计营养食谱或者对家长每天做的饭菜进行营养分析等,之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亲手为家人做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并且对其中的能量进行估算。此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互相探讨各自食谱的优缺点。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另外,还强化了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使学生能够深刻了解生物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优化了活动效果,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结合生物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往往都是一些常识性的知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并不高,但是如果老师能够积极运用适当的教学情境,则可以使生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有趣,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兴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够产生自主思考的意识,并提升其对生物学科的探究欲望,这对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生物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有体现,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结合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提出相应的问题,给学生营造一个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进行紧密结合,让学生不再对生物课堂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生物老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尽量选择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案例,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生活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识,并且能够将一些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
例如,在学习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关生态系统的内容时,老师完全可以结合教材中的知识点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创设与之相应的教学情境。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并列举了多种生态系统的结构,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熟悉的校园内外寻找不同的生态系统,并通过查阅资料探究生态系统的工作循环模式,促进学生对身边环境观察意识的提升,使其意识到生物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
(三)设置生活化的生物实践作业
生物老师在进行学科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利用课堂上比较有限的时间,来让学生掌握大量的知识点显然是很难实现的,因此,课后作业的布置就成了学生巩固课堂学习内容的一个重要环节,这对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展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科学地布置课后作业,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更加深刻,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生物学习的综合能力。对此,初中生物老师一定要重视课后作业的重要性,并积极改变传统的作业布置形式,将一些习题类的作业转化为能够体现生活特色的实践活动,以此来有效提升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生活化的作业形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对知识探究的兴趣,转变学生将作业视为完成任务的态度,并能够增加学习过程的趣味性。
例如,在学习《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相关内容时,老师就要让学生自己选择一颗种子,并进行种植,每天进行浇水、护理,观察种子变化的全过程。种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老师通过布置这样的课后实践作业,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能够在观察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变化过程,激发学生对生物的探究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不是某一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多元化的,生物老师在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通过场景的创设,将课堂内容与实践生活有效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同时,老师还要了解教学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并结合实际的生活问题开展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儆.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实践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1,(04):67-68.
[2]连婷婷.生活化教学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框架构建[J].新课程,2021,(06):184.
[3]牛静.浅析如何将生活化教学引入初中生物课堂[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03):94.
[4]许艳花,段开锐.浅谈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21,17(01):13-14.
[5]毛红梅.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0,(36):95-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