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洪霞
绥滨县第二小学
摘要:教育事业在近几年发展迅速,教育部对小学的教育非常看重,各种教学方式和理念也层出不穷,今天,最受教师们推崇的是“体验式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与我们以往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差别,但成效远比之前的教学模式更加显著,接下来,我将就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问题与大家共同讨论。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应用
引言:道德与法治是小学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帮助塑造孩子的道德观,提升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法治意识,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就是把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老师则是辅助,配合孩子的学习工作。这种模式教学方式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课更加专注,对上课这件事情不那么抵触,从而爱上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优化了以往的课堂教学结构,可以更大的帮助学生爱上学习这件事情。体验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学生让主动发现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从中获得成就感。
1、传统的小学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情况
我国小学中传统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的基本情况一般就是,老师上课时给学生一些时间先自己看一看,预习一下这节课要将什么内容,学生看完之后,老师就带领学生过一遍本章内容,再画一画考试重点,基本就是这样的一个流程。以前大多学校的老师在给学生能够们上这门课的时候普遍就是这样一个流程,这也不怪学生不好好听讲,只能说,实在是课堂太枯燥无味了,学生提不起兴趣听老师讲的内容,上课昏昏欲睡,精神萎靡。这就导致了一个非常不好的结果,一方面,学生上课不想听,感觉上课太痛苦。另一方面,老师一看学生不想听他讲的,自己也不会太认真讲了,这对双方都不好。因此,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老师的教学方式出了问题,课堂没有活力和激情。这些大概就是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情况,只能说情况不容乐观,客观一点来讲的话,这种模式只适应于一些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但是在小学阶段,大多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比较弱,因此,找到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过解决这个问题。
2、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
2.1与学生多互动
传统的教学课堂上专注于课本内容,忽略了与学生互动的重要性,体验式教学课堂上就要假情与学生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勇敢的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或者,老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一起谈论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最后可以推举出一位学生代表发言。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本的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中的第二章《这些东西哪里来》这一节课中,需要了解现代生活用品都从哪里来,老师就可以把学生分成4人一个的小组,给他们5分钟时将交流讨论像我们 现在用的生活中的洗衣机、冰箱什么的都是怎么来的,结合课本和已有的生活常识再加上小组4个人的智慧,选出一位代表发言人站起来与大家分享小组的最终答案,各小组分享结束后,老师在进行补充。以这种教学方式让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锻炼孩子的勇气。
2.2把多媒体技术融入到课堂中
将多媒体运用到课堂中,会使整个课堂效果更加富有成效,帮助孩子学习这一门学科。21世纪,大家都不入了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便利了人们的生活,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而且互联网还能被应用到课堂上,例如,在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中的第一节《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一课中,老师可以在上课前在网络上找一些比较真实的近今年的环境污染的影片短视频,不论国家地域限制,在老师讲这一节课是,给学生播放此影片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看到环境被污染的样子,这种视觉上的震撼强烈冲击学生的大脑,学生的课堂专注力会有明显的提高,这样一来,学生的听课效率有点大大的提升,老师的教学效率也会随之上升。
2.3关注学生的亲身感受
因为体验式教学的课堂中心是学生,因此,老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上课状态,观察学生的上课情况,或者可以在运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上课一段时间之后,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询问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是否适应,有没有什么不习惯的或不喜欢的地方。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适应情况来对这种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尽量调整出一个更适合大多是学生的教学方式。切实关注学生的反馈,合理采纳学生的意见。
结语:老师要注意,在运用这种体验式教学方法给小学生上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不要忘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老师要鼓励学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另外,老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注定科学的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更牢固的把握,让同学们多关系生活中那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小事情,可以把它们记录下来,带到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共同讨论这叫事情中涉及到了那些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在这些小事情中增长思想道德水品。
参考文献:
[1]黄海燕 .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J]. 新课程导学,2019,(22):86.
[2] 刘惠珠 .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 [J]. 科学咨询,2019,(30):78-79.
[3]肖礼海 . 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探究 [A]. 教育理论研究(第一辑)[C]. 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