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强
阳江市第三中学 广东省 阳江市 529500
摘要:优秀作业的设计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成绩,提高教学的质量,实现教学计划的目标。作业设计对与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老师可以利用作业这种形式,打好学生学习的基础,不断补全学生不完善的地方,拓展学生的地理知识面。笔者从高中地理教学的实践出发并结合相关外学者关于作业的研究成果,明确高中地理教学中作业的重要性,找出高中地理教学在作业时存在的问题,比如作业的内容设置不合理,内容形式比较单调以及知识比例划分缺失等问题。对此提出保证有效作业的对策建议,希望可以设计出更加科学有效的作业,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有效作业;设计思考
引言:地理作业设置是课堂内容的进一步延伸,是帮助学生增长见识的重要路径,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地理素养,加快学生成长的步伐。在现阶段的高中教学基本情况中,老师对于地理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作业的设计形式比较匮乏,理论知识相对欠缺,老师的作业设计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没有足够的兴趣完成课后作业,只是例行公事,并不愿意投入到作业本身上来。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学生相互抄袭作业的情况,学生完不成作业的情况时有发生。老师在课程教学中,要明确地理作业的重要性,不断创新创造良好的作业形式,优化布置作业的机制,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不断拓展他们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1高中地理教学作业的基本情况
1.1作业的基数较大
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不仅要面对升学的压力,还要完成大量的习题试卷。高中三年学习最终目标是高考,为了帮助学生赢得高考,学校在教学上的一刻也不敢放松,作业任务布置的满满当当的。为了讲新课时有很好的效果,每节新课前布置学生完成预习作业;一节新课之后,生怕学生对这节课知识不过关,要求每位学生完成课本的课后作业;讲完一节书后,马上布置学生完成练习册上本节的练习题,题量不少,跟高考试卷一样多;完成一章后,学生又要完成本章的练习题;每周进行一次周测;每月进行一次月考;最后期末还一次期末考试。这样一来,地理的作业基数是挺大的。
1.2作业的表现形式单一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不重视创新意识,只是让学生机械地按照教材内容完成作业,不允许学生有其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现阶段的高中地理作业都比较乏味,欠缺趣味性。高中地理作业的问题形式比较单一,如:某地区的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农业因素等分析问题。高中地理学科的专业性要求高,回答问题时用了非专业性术语是不可能得分的。老师布置作业的形式都比较单调,没有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激情,学生会处于被动状态。
1.3合作机制欠缺
老师在进行作业布置时不太关注团队协作精神的锻炼,高中地理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掌握地理的原理,让学生自己解决作业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在课堂中没有布置一些合作性的学习任务,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只关注自身的能力成长,不愿意与周围同学进行交流,没有办法解决相关的问题,成长的速度放缓。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生活后,学生之间的专业能力差距会越拉越大,学生还会产生消极抵触情绪,不愿意在地理作业上下功夫,进一步降低完成作业的效率。[]
2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作业的设计思考
笔者通过分析现阶段高中地理作业布置的基本情况,认为要不断优化作业的内容,制定正确的发展方向,提高作业设计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到自身知识的掌握水平,提高理论知识的能力,增加知识储备,把学习的质量提升起来。
2.1持续关注学生的兴趣点
老师要关注兴趣的重要作用,重视兴趣这一重要的驱动力,进行地理作业的设计时,不断引发学生的激情,保持地理作业的趣味性。[]老师不仅要把握好课堂的时间,还要在课余时间加强与同学之间的联系,完善沟通交流机制,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找出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的兴趣点。在深入研究之后,制作一些学生关注的作业内容,要不断提升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热情。比如,在对学生讲授关于冷空气这部分内容之前,可以布置课前作业:学生购置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每天的气温。一段时间后,让学生把每天测得的气温数值进行汇总,列表统计,接着总结气温变化的特点。依气温汇总数据设问:气温数值是不是出现了较大波动啊?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是不是与冷空气有关呢?这是生活中能体验到的问题,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提高作业的创新性
老师要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不脱离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更新作业的形式,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形式,集中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点。老师要创新创造出更合理的作业设计,将新课程标准要求渗透到作业设计中来,提高完成作业的多样性,让学生利用多种途径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老师还要关注课程的基本内容,要将社会生活与作业内容结合在一起,制作一些与现实相关的创新型题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归纳总结相关的问题,归纳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不断增强问题的引导作用,学生不仅可以拓展自身的知识面,还可以增强自身的理解力,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地理知识。老师要持续关注开放问题的研究,如: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基本情况,分析家乡的人口增长情况。人口数量是增多,还是减少啦?为什么?这样的作业不仅巩固知识基础,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2.3创新合作学习的形式
老师要在作业设计中加入合作机制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自己的成长经历,有长处和短处,老师要加强学生的合作机制,不断优化地理作业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合作,互相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联系,创造出更多协助融洽的学习氛围。老师进行作业设计时不能脱离课程的基本内容,要优化作业的基本形式,帮助学生找到恰当的合作伙伴,探索足够优秀的作业设计方向。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进行合理的团队成员配置,让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差的学生,让班级整体向前迈进。老师还可以将生活中的实例融入到课堂内容中,让学生积极开展合作任务,引导学生分析本地的基本情况,找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不断分析人口发展的基本方向。老师要让学生通过团队的形式不断开展调查的工作,分析人口的基本情况,不断锤炼学生的合作研究能力。老师还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分配学习任务,自主进行队伍建设机制,制作任务工作的简单图表,不断提高合作的效率,发挥合作的优势。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老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能忽视作业设计的重要意义,良好的作业设计能够满足学生对于教学的基本需求,不断拓展学生学习的路径,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适应学生成长的基本需求,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获取具有高价值的理论知识,还能打好所学知识的理论基础。老师要不断优化课程的设计,让课堂充满了趣味性,让课堂始终保持开放,促进各个主体之间合作互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还要关注学生的基本情况,不断调整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时刻微调地理作业的设计方案,找出课程设计的内部构造,保证作业能够真正发挥实际作用,要将教学效率提升起来,保持课堂的教学水平的高质量,要让学生具备发展地理课目的研究力。
参考文献:
[1]徐传兴. 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作业的设计思考[J]. 成才之路,2021(03):134-135.
[2]程志华,袁欣. 高中地理有效作业的设计与思考[J]. 地理教学,2015(20):29-32.
[3]罗定,曹开华. 高中地理有效作业的设计与思考[J]. 地理教学,2010(16):15-16.
[4]钱建.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作业设计的思考[J]. 高考(综合版),2014(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