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珊
陆军边海防学院 陕西西安 710108
摘要:在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回顾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提出、分析其内涵,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强国强军的梦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 实现中国梦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之一。在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回顾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提出、分析其内涵,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强国强军的梦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提出
(一)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萌生于党的初创时期。在建党初的1923年,由于“二七”罢工等起义的失败,党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就对工农运动、群众运动失去了信心。陈独秀断言开展农民运动“糟的很”,甚至提出“二次革命”论等错误主张。对此,毛泽东不畏权威,毅然到湖南农村进行调查,先后发表了《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称赞农民运动:“无数万成群的奴隶——农民,在那里打翻他们吃人的仇敌。农民的举动,完全是对的,他们的举动好得很”,“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若否认他们,便是否认革命。若打击他们,便是打击革命”。正是在与陈独秀进行革命领导权的论战中,毛泽东旗帜鲜明地主张革命应该依靠农民等劳动群众而不是资产阶级。这为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形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43年6月,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对群众路线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同时,他还详细阐释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这一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全过程及其各个环节。毛泽东郑重提出,运用这一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时要尤其注意的两个具体做法,即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也就是说,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化为领导方法,把群众路线提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进行理论概括,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
(三)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成熟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所做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了群众路线是我党无往不胜的秘密:“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又一个显著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党的七大使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具有鲜明准确的表述形式和清晰明确的科学内涵,标志着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全面成熟。
二、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内涵
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思想论述的内容较多,概括地说,群众路线在其中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一)主张坚持人民群众的立场作为群众路线的基本立场,“一切依靠群众”。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尊重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力量,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依靠力量。
如毛泽东所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提出依靠人民群众,打“人民战争”。在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认为仍然需要依靠群众。毛泽东在评价斯大林领导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说:“后来有了一点东西,就不再那么靠群众了。”就是说,无论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多大的成就,依靠群众必须始终坚持。
(二)主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群众路线的执政理念,“一切为了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此,毛泽东有许多的论述。如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的讲话中所说:“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成是为了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在1957年,毛泽东针对部分干部革命意志衰退,热情不足的情况下指出:“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透过这些思想,可以看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毛泽东的价值追求。
(三)主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从群众的实践中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一方面,毛泽东特别强调,拜群众为师,普通群众“就是我可敬爱的先生,我给他们当学生是必须恭谨勤劳……因此,没有满腔的热忱,没有眼睛向下的决心,没有求知的渴望,没有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的,也一定做不好的”。另一方面,在党的政策回“到群众中去”时,要注意运用灵活的方法引导群众、团结群众,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奋斗。他说:我们的同志要“跑到你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乡村中间去,夏天晒着酷热的太阳,冬天冒着严寒的风雪,搀着农民的手,问他们痛苦些什么,问他们要些什么。从他们的痛苦与需要中,引导他们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向土豪劣绅争斗;引导他们与城市工人学生等革命力量合作,建立起联合战线;引导他们参与反帝国主义军阀的国民运动”。
三、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要长期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领导,必须永远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长期以来,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但是,随着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我们面临各种考验,也面临“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这“四个危险”。在这四个危险中,最关键的、也是最可怕的是脱离群众的危险,因为一旦脱离群众,党就失去了执政的基础。目前脱离群众的现象,如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官僚主义等,已形成了很强的不正之风。这些不正之风正侵蚀着党的肌体,破坏党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根基。所以必须时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才能永远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长期保持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永远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历史证明:离开了人民群众,党的事业就成了无源之水,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从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历经磨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接近中华民族复兴的梦想。习主席说:“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更是人民的梦。”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和努力,这需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广大党员干部要团结、号召、组织人民群众,把党的目标变为群众实践的动力;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在群众中汇聚实现梦的力量。
(三)要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就必须永远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习主席强调:“无论形势如何变,人民军队的性质永远不能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不能变”,军队“要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习主席“三个与人民”的指示告诉我们,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在新时代,要实现习主席提出的强军梦,根本在于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革命战争年代,我军紧紧依靠人民,陷敌于人民的汪洋大海中,出现了一个一个战争奇迹。未来信息时代,要能战胜对手、打赢战争,更是要发扬好人民军队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把密切内部关系作为克敌制胜的法宝。
作者简介:(党珊,女,陕西汉中,1982年3月,硕研,讲师,陆军边海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