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其中 乐在其中 ——谈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

发表时间:2021/7/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8期   作者:卢小红
[导读] 由于我国不断重视素质教育,因此小学德育正受到大多数人的关注。
        卢小红
        太平中心小学岭头校区   广东省 湛江市   524084
        摘要:由于我国不断重视素质教育,因此小学德育正受到大多数人的关注。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将爱渗入其中,可以为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做出贡献,这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不断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优化教学方法,将爱渗入小学德育中,让学生乐在其中。本文通过探讨了完善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对策
        在新时代,小学德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长远发展至关重要,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小学德育的重要性,不断深化小学教学改革,稳步推进小学德育的稳步发展。开展小学德育教育,需要社会、学校、教师的共同努力。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教育者不断学习,在小学阶段形成独特的德育教育体系,在教育的过程中,用爱去教育学生,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1]。
        一、小学开展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工作逐渐复杂化
        目前,小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正在增加,在这种环境中长大,他们很难理解思想和道德的真正含义,这也是小学教育发展德育的重要原因。现阶段的小学生正处于提高思想水平的阶段,他们各个方面都需要成人的指导,他们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延展性,还没有明辨是非的概念。此外,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小学生可以接触信息的方式有所增加,这些信息会影响小学生的思想观念,降低德育的有效性。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将面临更多的困难,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会非常吃力[2]。
        (二)对德育工作没有加以重视
        尽管在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已经展开,但是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和家长仍然以成绩作为评估学生进步的唯一标准,而没有意识到德育教育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漠不关心,这在小学阶段给小学生创造了极其激烈的竞争气氛。在父母和老师的压力下,小学生只能努力学习文化课程的内容,不能相应地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无法得到正确地指导思想观念,而且人格会产生缺陷。在这种畸形的状态下,学生可能学习成绩会非常的突出,但人际交往薄弱,缺乏朋友的帮助,并逐渐变得冷漠和自私,这将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二、完善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对策
        (一)坚持寓爱育人
        爱是教育事业的灵魂,在教育中融入师爱,才能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一位优秀的老师需要用爱培养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从而走进学生的心灵。优秀的老师应该将热情和情感奉献给每个学生,对学生积极赞赏,让学生建立其自信心,从而有信心去学习。让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享受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尊重学生,将学生视为一个独立的人格,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不能用粗鲁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要随意责骂学生,这会使他们觉得没有受到尊重。学生没有了束缚自己的思想,就会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学生的热情越高,教育效果越好。如果在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失去了耐心,会通过语言去辱骂学生,那样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伤害,虽然事后老师已经忘记了这个事情,但是学生仍然会记得,内心会受到创伤,并且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无法像以前那样。如果我们信任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快乐的学习,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看到学生更多的优势,以便尽可能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教师在教室里可以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以便学生可以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学生是具有独立个性、思想和情感的人,他们需要一个平台来表达自己的个性、想法和感受。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从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其他琐碎的问题开始,从关心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释放学生的潜能,找到学生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做到对学生的个性进行教育和管理,有效地激励他们成为更好的人才。
        (二)将爱与责任作为教育的标准
        责任是教师应具备的主要素质,认真履行职责是教师教育的基础,认真履行职责是对教师责任感和品质的考验。合格的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开展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才能和素质概念相符,养成责任感,主动履行职责,适应新形势,探索新形势,解决新的矛盾并采取创新行动,不断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主观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需要铭记,他们的使命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也需要用爱去感化学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更好地学习,所以爱在教育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如果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那么就会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立师生之间民主、和谐的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这意味着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地看待每个学生,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道德素养。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营造和谐的氛围,以便释放每个学生的潜力。教师的工作虽然很普通,但是教师的精神世界却是非常崇高的。在教师职业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真正重视每个学生的发展,以平等的语言对待学生,以极高的个人魅力感染学生,并运用崇高的感情和诚意激发学生,并在他们心中培养强烈的敬业精神、责任感和不断进取的生活意识;爱与责任是老师的核心道德操守,可以点燃学生理想的火花,以个人魅力照亮学生的学习道路。
        (三)用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
        教师需要相信学生可以学得很好,并且可以纠正自己的缺点。当老师的信任学生时,学生会觉得自己和其他同学一样,被老师欣赏,从而有勇气纠正自己的缺点。因此,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应保持镇定,并避免公开批评、嘲讽或变相的体罚。否则,将打击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难以改变。小学生们的性格有所不同,他们的课堂表现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教师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行为,还要从多方面考察学生的优势。
        例如,在每个班级中,都会出现一些不自信的学生,如由于学习成绩差而怀疑自己、因为自己比较胖而自卑等。因此,他们通常不喜欢参加课堂活动,这样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需要挖掘这些缺乏自信的学生的优势,同时给他们机会展示自己。教师应积极运用赏识教育来识别学生的长处,以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中,这会使学生觉得自己是很优秀的,而教师的信任会让他们更加自信,从而会更专注于学习。
        (四)强化教师的网络运用能力
        目前,智能手机对小学生的诱惑非常大。但是,小学生的思想不够成熟,自制力也很差。当面对网络诱惑时,他们经常会无法抵制。如果他们在面对网络诱惑时不能遵守行为准则,将很容易沉迷于互联网上的诱惑,并做出一些不利于他们成长的行动,这将影响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因此,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帮助学生对网络的应用有正确的认识,并结合发展德育实现对网络的有效利用,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在使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创建一个“微网络”的德育平台,并使用各种网络通信工具来传播德育教育内容,以便可以在网络环境中使用该平台,从而与学生有效沟通和互动。教师还可以在平台上发布学生一些感兴趣的各种类型的互动信息和校园内容,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并增加他们的参与热情。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决定着小学生正确三观的构建和素养品质的形成,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小学班主任需要落实教育改革要求,积极探索一条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道路,用爱心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引导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军文.幸福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实施探讨[J].新课程,2020,(33).
        [2]春艳.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途径[J].魅力中国,20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