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珊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幼儿园 430079
摘要:儿童美术活动对于儿童的美术能力发展、审美水平提升以及思维认识能力训练都会产生帮助,教师需要根据儿童不同类型的美术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引导方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适应于儿童美术的不同学习需求,有助于丰富活动的形式与内容。为此,教师需要对信息技术与儿童美术活动的融合进行研究,选择适当的方式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儿童美术活动;研究说明
引言:儿童时期的艺术学习,对于儿童今后的艺术表现能力以及艺术欣赏能力,会产生关键性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对儿童美术学习给予特别的关注,全面的研究儿童美术学习需求以及学习特点,选择适当的方式指导儿童的美术活动。在儿童美术学习中,参与性因素最为关键,为了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需要进行教学情境的构建、教学情感的培养以及教学内容的丰富等,信息技术可以满足儿童美术活动的不同需求,值得教师重视。
一、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美术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
美术活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是教师在展开美术活动引导之前需要完成的重要准备工作。借助于信息技术,能够为教师的美术资源整合提供便利,有助于教师收集到丰富的活动资源。
首先,教师需要结合具体的活动目标在网络中收集资源,现阶段中儿童对于图片信息以及视频信息等可视化的信息接受度更高,这也符合美术教育的需求。因此,教师需要收集的主要信息为可视化信息资源。教师可以结合地区中特色的美术形式,进行资料信息的收集,为活动提供特色地区信息资源的支持。
其次,教师需要应用网络交流平台,完成资源的持续整理与互相交换。如,可以在儿童美术教学相应微信群、QQ群以及论坛中,进行信息资源的收集与互换。这种方式有利于资源量的扩充,教师也可以吸收其他教师的相关教学经验。
另外,可以在本单位中建立起一个资源库,满足不同教师的美术教学需求,减少资源收集的时间,提升工作效率。
二、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儿童参与美术鉴赏活动
在儿童美术学习的初期阶段中,需要首先关注儿童美术鉴赏能力的提升,教师需要借助于信息资源向儿童展示出美术作品,并且构建起相应的作品欣赏情境,引导儿童实现情景化的作品欣赏。
首先,可以选择应用3D投影设备,对美术作品进行展示,或者展示与美术作品相关的影视资料。通过这种方式,儿童将会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沉浸到作品所构建出的艺术氛围当中。教师可以配合相关的音乐以及鉴赏讲解,对艺术作品以及相应的艺术家进行详细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在说明语言选择上,需要能够适应于儿童的语言习惯以及理解能力,具体语言方式可以参考儿童动画片中语言应用方式[1]。
其次,教师需要引导儿童进行独立的美术作品鉴赏。需要继续应用大屏幕对作品进行展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大幅的作品挂画;雕塑作品以及其他艺术作品的展示,更为适合于信息展示这种方式。应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要求儿童在观看作品的同时,说明自己产生的感受以及联想。美术作品所唤起的直接感受与联想,具有个人化的性质,有助于促进儿童独立的艺术思考能力发展。
三、借助信息技术训练儿童的美术技能
教师需要重视应用信息技术训练儿童的美术技能,信息设备对儿童具有更为明显的吸引力,同时应用信息设备所带来的资源消耗较少,相对而言是更有利环境保护与能源的节约,教师需要向儿童说明这一情况。
首先,可以借助于电子白板等教学设备,引导儿童进行简单的绘画技巧展示以及练习。如,要求儿童根据要求在电子白板中构建出画面结构信息,教师对此进行评价。相对其他的学习方式,儿童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将会获得更为深刻的学习印象,教师可以对画面的构建进行评价,要求儿童作出相应的绘画修改。
其次,平板电脑以及电子画板等设备,可以为儿童绘画提供不同类型的工具性支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儿童掌握平板电脑、电子画板的应用方式,根据不同的绘画目标,进行相应的美术创作。相较于传统的绘画方式,电子绘画能够适应于更多的绘画需求。此外,电子设备也可以满足一些手工制作的需求,如,搭建艺术模型、制作陶艺等。教师可以根据儿童学习的不同阶段,选择相应的电子设备引导儿童展开训练[2]。
四、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儿童参与自主学习活动
美术活动的形式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不同的场景条件下儿童的美术活动状况是有所区别的。除了教师进行统一的美术活动组织以及指导之外,儿童在家庭中也可以参与美术活动。
例如,在家庭旅行当中,借助电子设备进行摄影摄像,就是一项简单的艺术创作。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要求家长为儿童准备专门的摄影设备,逐渐提升色彩鉴赏、画面构造等不同的能力。同时,儿童的创作成果也可以提交给教师,教师选择优秀的作品进行集中的展示。
五、借助信息技术对儿童美术活动收获进行评价
应用信息技术对儿童美术活动的进行评价,能够增强评价的趣味性。
例如,教师可以制作出多个动态电子邮件模板,将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实况图片嵌入到美术模板当中,并且进行总体的评价。将相应的电子邮件分别发送给家长,有利于家长了解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参与状况,同时也具有收藏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式需要应用大量的制作时间,一般适合于总结阶段的活动评价需求[3]。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美术活动的融合,能够促进美术教育总体水平的提升。教师需要关注儿童的美术学习需求,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进行美术展示。首先,教师需要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美术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完成美术活动的基本准备。其次,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儿童参与美术鉴赏活动,应用信息设备创建出美术情境。同时,借助平板电脑、电子画板等可以训练儿童的美术技能、参与自主美术活动,实现家校合作的美术活动引导。最后,教师需要定期总结活动的状况,结合每一名儿童的参与状况,借助信息技术对美术活动收获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陈铭.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学课程整合的实践和思考[J].柳州师专学报(2):91-93.
[2]张雯.优化整合提升——信息技术让美术教学飞向更广阔的天空[J].小学教学研究,2020(24).
[3]张伟超.现代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结合[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No.247(02):65-65.